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古代丝绸之路西域段的儒家经典写本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考索,分析了西域儒学的特色和形成原因。古代西域至少有7部儒家经典写本,它们是:《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孝经》《尔雅》。这些写本和注本带有浓郁北方经学的特色,古代西域的儒学,受到河西、北魏、梁朝、隋唐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和多彩的风姿。  相似文献   

2.
《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述略李亚明《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疏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义疏》写本(即节本)①刊误案语中、肖璋在《王石胭删订(尔雅义疏)声韵谬...  相似文献   

3.
《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疏误略说李亚明《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疏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义疏》写本(即节本)①刊误案语中、肖璋在《王石删订<尔雅义疏>声韵...  相似文献   

4.
甘肃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维摩诘经注》系列写卷为北朝写本,是《维摩诘经》罗什译本的早期注本.本文辑录并考释了其中的部分俗字.  相似文献   

5.
对敦煌出土的回鹘写本《说心性经》中出现的各种夹写汉字现象进行探讨,并找出回鹘文《说心性经》中,有一种跟其他回鹘佛教写本不同的特殊情况,即有先写回鹘文,后夹写汉字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6.
传世的敦煌《汉书》唐写本有十一件,它们有着较高的辑佚、校勘、文字学、音韵学、版本学等方面的学术价值。敦煌《汉书》唐写本的校勘价值远非吐鲁番《汉书》唐写本所能媲美。利用敦煌《汉书》唐写本,可校中华本《汉书》中存在的讹脱衍倒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校读拾零张子开关键词: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敦煌发现的《六祖坛经》五个写本,可以分为四个系统,即:斯5475号;敦煌市博物馆藏077号;北京图书馆藏8024v号残卷,西夏语译本(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天理图...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大的写本类书──《永乐大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永乐年间纂修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写本类书.所谓写本类书,是指既不是刻本,又不是稿本,也不是据其它版本录写的抄本,而是一成书即为手写形成的类书.《永乐大典》这部巨大的写本类书,八开本,装帧华丽,黄绫面,硬包背装.朱色的版框界行,朱色的句读,墨笔正文.引用的书名全部用醒目的红字标出,字迹工整.我们可从中华书局照原书影印的卷二千三百四十五至二千三百四十七“乌字目”一册窥见到《永乐大典》的原貌。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由明代翰林学上解结等主…  相似文献   

9.
戴震(字东原)《屈原赋注》书后附《音义》三卷,习惯上称为《屈赋音义》,其作者为何人,有清以来无定说。笔者论定其为戴震作,请略述如下。一、写本与刻本的异同戴震《屈原赋注》,今所见有刻本与写本两种。刻本十二卷(《注》七卷,书后附《通释》二卷,《音义》三卷...  相似文献   

10.
1934年去北京,在北平图书馆见九家校本《经典释文》,即托贺君昌群用通志堂本觅人照写一部。过南京谒黄季刚先生,谓我当作《广韵疏证》、当读《释文》,并语殷孟伦用丛刊本临写先生过录吴梅代藏刘履芬众家校本,次年先后得到。又三年在巴县红糟房乡寓,用两本互校,遂注其同异于孟伦本之眉及行间,同者注云“北馆本同”,异者则云“北馆本作某”;北馆本《尔雅》二卷缺校。42年殷焕先承罗莘田先生命。手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乾隆时期一部大型的官修目录,收书万余种。《尔雅》是一部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原典,自汉代开始就有不少人为之作注。但《总目》对《尔雅》在历史上的研究情况,并未能做到辨其学术、考其源流,而从类目调整来看,它却是我们研究学科发展演变轨迹最好的助手。《总目》对《尔雅》研究中一些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精当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今人探求。  相似文献   

12.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包括了古语、今语、方言、雅言、俗语等各种语料。在对《尔雅》的双音词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后,共归纳出双音词1261个。现代汉语语法构词中的联合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表述式及附加前缀等构词法在《尔雅》中均有体现,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尔雅》中还出现形容词“老”虚化为词头的现象,从而形成了附加前缀式构词法。  相似文献   

13.
从历代史志著录看《尔雅》归类的逐步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占有特殊地位的文化典籍 ,在西汉时开始被收入史志目录。本文就汉至清代史志目录对《尔雅》的归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尔雅》在历代史志目录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 ,进而说明它的归类是逐步向科学化迈进的  相似文献   

14.
要确定《尔雅》中的被释词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字与词的关系问题,一是被释词语的位置问题。《尔雅》全书被释词语总计2877,以往学者们都说《尔雅》汇集了4000多个词语,是将训释词与被释词语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5.
名学是先秦逻辑思想的重点和核心,名书则是名学逻辑理论的实际应用。成书于战国的《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名书。中国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扩展到应用逻辑领域。本文以《尔雅》为例,探讨了《尔雅》所体现的名实释义系统和分类归纳方法。可以说,《尔雅》所体现的逻辑思想代表了当时的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沟通"正统语言"与其他语言系统问的词义关系的词学专著.它在语词训释实践中,反映了诸多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开创了中国训诂中的"词义互释"方法和"义界释词"方法,为训诂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传道、授业、解惑”是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每一个师范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都理应学会写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由于不少大学生对书法学习这个问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他们的汉字书写水平很不令人满意。摆脱手头那些平庸浅陋的钢笔字帖,认真临习经典书法作品,这是师范专业大学生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经》又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本文仅选取《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二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为底本,重点选取《尔雅》词义与多个通行注本作简略比对校读,通过观察同义词语变化现象简要总结词语历史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响泉公书丹崖乐志吟》是一本集名人文章、名家书法、名师刻石及名胜古迹之无锡乡邦文献的精拓古帖。从其所纪顾门之史事及顾光旭注文可得知 :海瑞是洞阳公祠飨堂的最初创建者 ,且是洞阳公顾可久门下士 ;真武殿中之铜像 ,乃明刘伯温所铸。其中关于东林书院石坊一事 ,反映了其落成前后的因果、宋杨时及后人讲学于斯之事迹 ,以及顾宪成“东林党”之起因。  相似文献   

20.
散落在民间的婺剧手写孤本由于保存条件等原因濒临消失,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需要开拓创新传承发展方式,在认同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手绘形式、拼贴混合形式、卡通漫画形式等构建婺剧孤本剧目的现代绘本,借用绘本和绘本载体的辐射作用促进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