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家庭教育名著《颜氏家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教育思想。颜之推以其"一生三化"的特殊经历,从自身学艺经验出发,结合生活素材,援引历史典故:告诫子孙在学习艺术时须以追求德艺周厚、助益立身应世、兼重博文执一为原则。这种深厚的人文关怀思想,对于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觉醒的深层背景以及剖析该时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颜之推,他一生没有做过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但是他的著作中包涵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是当时士族教育的一面镜子。他为“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而撰写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时代一部最系统、最完整而又最有影响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这部书论述的问题和它的价值,实际上都超越了家庭教育的范围。就是在今天,颜之推的许多教育观点,也仍然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因此,认真研究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乃是十分必要的。一、南北朝末期的产物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是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和社会条件的产物。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字介,琅邪临沂人。世善《周官》、《左氏》之学,早传家业,博览群书。梁元帝时,官至散骑常侍。梁亡,被俘入关中;他不愿给国仇作臣属,率妻子奔北齐,为黄门侍郎。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不久就病死了。颜之推著述宏富,除文集三十卷(现已亡佚)外,流传至今的有《颜氏家训》二十篇。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自言一生关切两个密不可分的问题: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他对人生问题的追问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重事功、遁空门及归儒学;与之相对,在思考社会问题上,梁基本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态度,即寻求建立一种适合中国文化特质与社会结构的现代公共生活。从历史发展过程上讲,梁漱溟对民主的认知始于其思想历程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中暂时回避讨论民主,第三阶段则重新回顾民主的内涵与价值,反思其对中国社会进步之意义。就逻辑发展脉络而言,弃事功而遁空门与出佛家而归儒学的两次思想转变造就了他能够在文化比较的思路中观照现代公共生活并对民主政治给出独特的儒学式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4.
朱寅 《殷都学刊》2011,32(1):150-153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一生著述甚富。作为一个在文学、史学、书法艺术上都有相当成就的著名学者,其学术成就与其思想也自然有密切关联。他在青少年时期为其祖父岳飞辩诬的同时,也怀有积极用世的热忱之心,中年时期因为官运亨通而对朝廷尽心尽力,到晚年因遭构陷罢官而有消极避世情绪;这三段人生态度构成其一生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概括岳珂的一生思想,儒家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无疑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佛家的禅悦之风、道家的清静无为和消极避世心态同样也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创作,这些都使得他的人生、思想和创作具有南宋文人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以一生的生活实践为指导,为后世子孙留下的一部垂诫之书,平实的语言,谆谆的教导,力显一位老者对后世的殷切希望.但是由于颜之推特殊的生活时代以及特别的生活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南北不同地域的不同民间风俗,在<颜氏家训>中以南北不同风俗为载体教育子孙为人之法、处世之道,成为颇有特色的家训,爬梳其中的南北风俗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民俗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旭 《殷都学刊》2010,31(1):92-98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的小说。他所描写的是一批生活在"人生边上"的非主流社会的上层知识分子。小说以方鸿渐的爱情、事业、婚姻、家庭等人生经历演绎了"围城"这一意象,表现了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撞击后的畸形社会特征,着重剖析了这些知识分子个性与道德方面的弱点,并从中反映出一个行将崩溃的病态社会的真相,透视了在社会人生重压下主人公的精神受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表达了作者对整个旧时代生活的讽刺和感伤,寓示出人生处处是围城的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7.
救世情怀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价值根基是他的救世情怀。他对以救世为旨归的"宇宙人生真相"的探寻与他的以建立"少年中国"为目标的人格建构的思考促成了他美学思想的发生。在由救世情怀所激发的美学思考中,宗白华把自己人格建构的思想与其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追求结合了起来,使他的人格建构思想在具有社会意义的同时更具有了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云萍 《船山学刊》2010,(2):98-100
中国古代最成熟的家庭教育著作《颜氏家训》蕴含了丰富的美育思想,颜之推美育观的重要特征是社本主义的经世致用和人本主义的终极关怀的交织,其哲学基础来源于他思想深处儒家和佛家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本文主要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人生经历对其早年人生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将其思想的形成阶段概括为孩童时代传统思想观念的塑造,少年时代近代思想观念的启蒙,以及旅美时期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确立。由此进一步对胡适早年思想中的那种复杂性做简要思考和分析,认为这种复杂性是其思想多元性和矛盾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较多论述,又着力实践。他以"蒙以养正"为基本原则,从儿童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特点出发,在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教育方法。朱熹凭借其先进的儒学思维和独特的人生经历,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构建了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本文主要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人生经历对其早年人生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将其思想的形成阶段概括为孩童时代传统思想观念的塑造,少年时代近代思想观念的启蒙,以及旅美时期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确立。由此进一步对胡适早年思想中的那种复杂性做简要思考和分析,认为这种复杂性是其思想多元性和矛盾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曹植是汉末建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建安之杰"。他之所以取得这样成就,主要与个人的读书、性格、人生经历和社会思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他通过自己的阅读背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并理解当时的社会,反映并诠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世界,为社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丰富史料。  相似文献   

13.
哈代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常常被称作"性格与环境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宿命论和悲剧色彩。本文从哈代的生长环境、教育过程和社会背景入手,简要分析了他的部分作品中主要人物在维多利亚时代旧有习俗观念和制度下,为生存和幸福而挣扎、奋斗、追求、幻灭;并从其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出发,通过对其社会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的思考,对哈代的悲剧思想和社会观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友冰 《江淮论坛》2003,(5):133-140
主要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唐代诗人李贺诗作及其创作行为作出新的解读.文章认为无论是其批判社会现实的诗篇,还是表现冶游夜饮场面宫体;也无论是表白其坎坷经历或人生志向的抒情诗,还是表现对宇宙人生思考的游仙体,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皇族意识植根于其中.这是他度过困窘一生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他自我安慰、维系其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一些论者从社会学角度将其诗作分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几个方面,并对此作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并不符合李贺的创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胡适是热情讴歌西方近代文明,特别是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代表人物,这与他青年时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胡适青年时期有7年(1910年至1917年)是在美国度过的,这段时间正是胡适的思想孕育成熟的时期,成名之后胡适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此时找到萌芽。因此,研究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变迁,是把握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乃至其一生思想的重要环节。一要分析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变迁,需要对他留美前的思想状况先有所了解,包括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态度,等等。胡适不满3岁时,开始从父亲学认…  相似文献   

16.
赵歌东 《东岳论丛》2019,40(3):105-112
蒋光慈是最早倡导并实践"普罗文艺"的革命作家,他的小说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真实地记录了"五四"运动以后到大革命前后这一段历史的社会动荡和人生沉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性。作为一个从农村社会底层走进中国革命运动中心的知识分子,蒋光慈短暂的一生是孤独的、矛盾的,他在革命进程中常常处于痛苦的挣扎状态,显示了革命时代先驱者丰富的灵魂冲突。蒋光慈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革命文学初级阶段的概念化、脸谱化的局限和缺陷,他在创作上的"失败"代表了左翼文学的"一种集团的倾向",对于左翼文坛的"全体的进向"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由《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不仅是中国古代“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一部重要典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心态。通过《颜氏家训》可以看出,颜之推一生主张人要立身扬名于世,但险恶的时代环境和他个人及家庭的沉浮漂泊使他的心灵扭曲变形,其行为则显现为时时心存顾忌,事事谨小慎微;在立身扬名的理想追求与谨小慎微的心理障碍冲突中,贵学务实的心愿成为颜之推平衡心理的一剂良药,他也于此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之所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认为,杜甫的思想"奉儒守素"、"忠君恋阙"、"仁民爱物",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然而,由于时代思潮的影响、家庭影响、人生经历和命运变化以及他特殊的人生行藏,杜甫思想错综复杂,并非儒家思想所能涵盖,儒道佛三家思想在杜甫身上并存,因此"去儒化"思想也时不时在其身上通过种种不同方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和诗人,都是他自己民族的和时代的产儿。他的思想和创作,既是对前代进步的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继承,更要受他所生活的时代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状况的制约。也就是说,作家所处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政治态度,决定着他对传统文化吸收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着他对同时代的思想和艺术进行取舍的范围与标准。所有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作家特有的世界观。凡是进步的作家,都能站在他生活的时代进步的潮流的前头,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对时间的思考由来已久,他长期以来一直陷于人生有限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中,在贬谪黄州时期,站在历史与哲理的高度之上,他最终实现了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夜雨对眠”意象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的一生,是其生命意识的集中外化,表现了苏轼在时光流逝而亲情故园无法回归的矛盾中的精神寄托,自然的人伦亲情是其抵御人生虚无感的精神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