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思政教育对高校整体工作的导引力度,就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若干要素的发展与演进有新的认识。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各种要素都要演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为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提供行动配合和智力支持。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基本要素新的变化,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有巨大的作用,更有利于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不高,主要表现在人文关怀缺乏、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差、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育者不了解大学生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要等方面。心理疏导作为一种工作理念和方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利弊均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在网络时代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充分把握网络时代的特点和三个着力点,才能开辟新阵地,创造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与目标归宿,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际效能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成败。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是要体现出教育的功能性与目标期望的价值性,具体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其预设的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特定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会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罩上不同的心理气氛,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说,环境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  相似文献   

6.
当前,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网络以其开放性与便捷性、平等性与互动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征,成为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介。网络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要从教育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高校加强网络监督和思想引导等方面来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门户网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从其基本功能特性出发,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对高校门户网兴起的原因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下的功能模型,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门户网站相结合的策略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难得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新对策和新途径,从工作实际出发降低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地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引起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降低,使教育内容的权威性被削弱,使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多元化,教育效果弱化。本文试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效果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力求扬长避短、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角色势能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各自的角色位置上所具有的能量以及角色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角色势能缺乏,表现为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势能不足,受教育者角色定位偏差,主体势能、选择势能、创造势能缺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角色势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明晰其角色定位,履行其角色责任。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多个环节和因素.主体间性理论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指明了方向.科学地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对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这一主题,论述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主导性作用发挥欠佳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阵地,搭建了新平台;另一方面,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大学生受其影响日盛。网络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这就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既带来极大的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努力适应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开辟网络时代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积极的态度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从而全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纠正青年思想、影响青年行为的重要阵地,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所以,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大学生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建构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况,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切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启示思考,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网络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法,并按照组织者、参与者所起的主次作用的不同,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分为:教育工作者主导的网络“三育人”方法、受教育者主动的网络自我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参与的网络双向互动方法、师生员工共同营造的网络环境优化方法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网络合力育人方法,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其互相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低效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国外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不断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造成冲击,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新课题。开发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既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和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背景下,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重视、海量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多元碎片化的现状,都为当代话语权开辟了新的路径。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受教育者话语权滥用、教育者信息权威削弱和行政权受到冲击等问题,应通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转变教育思维完善话语平台、提升教育者自身素养和重视学生个人价值引导等方式来建构更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