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日语假名「す」、「す」类常用动词的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始词根词「す」的模糊语义进行了剖析,发现假名「す」就是「す」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重要部分。尽管「す」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但都与编结、空隙、流过、打捞、澄清有关。确认编结、空隙、流过、打捞、澄清就是本类动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并由此推断出所有的「す」类常用动词处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日语“ま”类常用动词进行认知分析,探析“ま”类常用动词的类属划分以及家族相似性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并且以人们的客观世界经验和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基础,阐释“ま”类常用动词共同模糊语义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从而建立一个解释“ま”类常用动词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3.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4.
根据日语复合动词"見+V"的语义结构分类分别对其相对应的汉译表达进行考察,发现日语复合动词的汉译中,"一词化"现象突出,且词义凸显日语复合动词的主要部。这种不对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母语学习者在日语复合动词习得过程中所受到的母语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由同一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若送假名不同,其词类、读法、释义亦不同,可见,送假名在日语词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文部省一九五九年和一九七三年先后公布了“送假名标记法”及其改正案,但由于其规则过于笼统,往往难于掌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日语广播讲座”教学中,也常收到不少听众来函询问有关日语送假名的用法。因此,笔者根据历年所搜集的素材和教学中的体会,试图按词类对送假名提出一些规律性的见解,旨在抛砖引玉,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文首先梳理了趋向动词框架内"开"类趋向动词的形成过程,并基于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探讨了"开来"、"开去"的归属问题。依据以往的研究,论文探讨了趋向的"向度"(即单向、双向和多向)问题,以及方向的实指、虚指和无指问题。同时,论文不仅分析了"V开来"和"V开去"的语义类别,还对两者的语义类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省略动作发生的主体或者动作作用的对象,而省略掉的内容常常根据句中作为补助动词使用的授受动词得以体现。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在汉语及英语里都没有,因此,日语学习过程中对补助动词的掌握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的困惑。如何在接触这个语法现象的最初,找到一个能让学生领会并接受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典型“被”字连动句首项动词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典型"被"字连动句的首项动词,总结出它们都有获得这个共同的语义特征,又把它们分为水平获得、提升获得等七个小类,并分析了首项动词结构中补语的特点,首项动词的获得义和其补语的特点可以从认知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9.
中日语同形词“结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对中日同形词"结束"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在汉语中"结束"一词始出于汉代,使用频率较高,词性上基本上是作为动词使用,意义上发轫于"捆缚",衍生出"完毕"与"嫁妆"两支现代语义;在日文中,"结束"为汉语借用词。隋唐期间经由汉文典籍进入日本,在正式场合或书面文体中使用频率较高,词性上都是作为名词使用,添加词尾可构成动词,意义上起源于"捆束",发展到现代基本上表示"团结"之意。日语中大量的日汉同形词在日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应该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稿从自他动词的语形、自他动词表达的语义、自他动词的意义分类三方面来探讨自他动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要正确使用日语语义相对应的自他动词首先需要从它们的共同特征中了解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1.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所"字词组的结构类型,总结得出"所"字词组应包括"所+动"、"主(之)+所+谓(动)"、"宾(之)+所+动"、"状(之)+所+动"四种结构样式。四种结构中,"所"字皆用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皆具有将与之结合的词或词组变成自己逻辑定语的功能,或具有将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变成自己结构定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结构皆相当于一个名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明清小说中的用例,解释了《红楼梦》中"熬煎"一词的不同义项。认为无论是表示"忍耐",还是表示"烧煮"、"烦恼"、"(被)折磨"、"痛苦",都有"折磨"的意味在里面,这个"折磨"多数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生理上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动词虚化发展而来的,汉语的双音节化和注重口语表达影响着介词的词汇化过程,而"乘"和"趁"在经历了一个"相异→趋同→替代"的过程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假借→类推"的融合型词汇化模式。通过共时性的研究,明确了介词性和使用规律;而历时性分析,加深了对二者的区分度,确立了词汇化机制;现代汉语中,"乘"和"趁"不再具有能产性,只在固定格式中出现。  相似文献   

15.
叶永烈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他的纪实文学写作坚持"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的原则,但对其内涵并未解释;评论界论述叶永烈的著作时也多次引用这一说法,对其具体含义也未界定。笔者认为这三个词精准的概括了叶永烈纪实性史传文学创作的特点,笔者还结合叶永烈的创作实际,对"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序,即"大题材"——政治题材的独创性、"第一手"——史学的科学理性、"高层次"——文史结合的兼容性,并尝试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精心创作的《邓小平改变中国》为切入点,分析叶永烈史传报告文学的这三个特点以及叶永烈这三点的创作经验对史传报告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汉语方言中,体标记“在”由“在这(那)里”脱变而来,这在丹江方言中也得到了印证。丹江方言句尾体标记“在”是动词结构后“在里”的缩略,不是来源于表存在的动词“在”。动词短语后虚化的“在这(那)里”表示状态的持续,和动词前虚化的“在(这)那里”有相同的来源,都是相应位置的介宾结构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ガ~テアル”和“ヲ~テアル”两种句型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其所适用的动词及成立条件等问题。笔者认为适用“ガ~テアル”句型的动词不仅有配置动词和状态变化动词,还有创造性动词、授受动词和记述动词等。  相似文献   

18.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示、凸显理论及空间隐喻理论,研究英语中的方位词outof的基本意象图示、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意义结构。研究表明,outof的核心意义来自其在空间范畴中的意象图示,这种基本意象图示可分为静态图示和动态图示两种。通过隐喻机制的作用,这种基本意象图式得以扩展,从而实现了outof从空间范畴向"范围"、"状态"、"分离"、"来源"、"原因"等多种抽象范畴的辐射,由此延伸出大量的隐喻意义,从而形成了outof的多种语义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词汇史上,"掘"、"凿"、"穿"、"抇"、"搰"、"挑"、"撅"、"挖"均表达过"挖掘"义,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其消长变化特点。先秦"掘"字鼎盛,"凿"、"穿"、"抇"初兴;两汉至唐宋"掘"、"凿"、"穿"并驾齐驱,元末明初"穿"、"凿"淡出此义,"掘"字独占鳌头。明清之际,"挖"字兴起,并迅速一统天下,成为表"挖掘"义的专用动词。  相似文献   

20.
英语短语动词结构复杂,语义丰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比较难把握的语言现象,但是其多义性的形成是遵循我们的认知规律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根源于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动词和小品词的多义性主要由我们对它们本身的意象图式的不同视角焦点和隐喻思维形成的,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分别形成不同的输入空间,两输入空间之间经过有选择性的投射,在整合空间的加工而形成了短语动词的多义性。为了探讨多义性形成的机制,文章以"go up"为例,对其多义性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