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的本质是谈话,具有主体间性。但现实语言语言本质失落,成为主体性的语言,即独白的语言,语言形式成为主体性的工具。文学语言恢复了语言的主体间性,使人与世界充分地对话,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克服了现实语言形式的工具性和抽象性,以审美的魅力恢复了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2.
论教学语言的审美性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高度的语言素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审美性.教学语言的审美性要求教学语言既要饱含情味、充满趣味,又要富有韵味、突出风味才既能彰显语文教学魅力,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感情是影响人们选择语言工具的主要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地理环境对人们选择语言工具虽然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正在降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人们选择和使用语言有很大影响 ;感情因素是人们选择语言工具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人文性:外语教育与大学通识教育的接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人文性是其本质特征。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又是通识教育的实践方法;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外语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英、德、汉三种语言吸收外来语的不同情况,发现语言吸收外来语的情况和其词汇系统的理据性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理据性高的语言,呈现出对外来异质成分较强的排斥倾向,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内部资源满足产生新词的需求;而理据性低的语言,对外来异质成分的排斥较弱,倾向于较多地利用外部资源产生新词.语言有词化需求时,依照经济原则在利用语言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之间做出选择;而语言的"开放性"则是这种选择的结果.本文认为,各种语言为满足其真正的需要而吸收外来语的能力是同等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表达思想的有效工具,语言与语言之间应当是可译的。但由于语言结构及文化上的差异,有时又不完全可译,甚至是不可译的。本文对翻译的可译性的限度的表现及其一些补救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示人们在翻译时要充分认识两种语言中可译性的限度,以便翻出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陶渊明的接受史上,诗僧释子从外在的语言形式到内在的精神实质,以其社会整体文化选择的力量和个体追求需要的合力,赋予被选择的对象陶渊明以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在实用工具性、日常审美性、文艺鉴赏性三个层面。虽然他们学习接受渊明的深度、广度无法与宋代文人等量齐观,但这异代因缘毕竟揭示了北宋释子在士夫化背景下对精英文化的吸收融合,而这也构成了北宋文学的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8.
从强调白话的实用意义到关注白话的美学品格,从工具层面的思想传输,到本体层面的价值呈现,五四小说语言的变革不再是被动选择,正逐步向语言的本质靠近,从而直接亲近了时代,亲近了大众,亲近了生活的原生态感受.五四小说开创了从工具性到本体性的新的语言之道,但也存在误区.这一历史进程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深入考察不仅是论题的需要,对于今天再造文学语言的诗性辉煌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运用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建构性。法律以语言来指涉社会和历史的起源,并把法律文本与言语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主体间通过理解与服从促成一种关于规则的共识。法律内部的道德性无法仅根据法律本身体系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严谨来判断。会话包涵的现实利益分析中涉及多元因果模型,经过拆分离析和有目的性的选择,必然在进入立法者视野下时融进导向明确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0.
日常语言是哲学语言产生的基础,但哲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相互区别.日常语言具有经验性、非系统性和含混性等特征;哲学语言具有超验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特点.探讨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的差异性,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哲学语言的本质,以表达哲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就是对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就新闻传播的本质而言,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传播者与受众对信息选择指向的契合性。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就是要充分表现出新闻信息中的人性光辉和时代超越。新闻美的人性光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新闻人物的至爱情怀,一种是新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深刻人性给观众带来的启迪。对新闻美的深度追求,在充分表现人性的光辉的同时,还要充分表现时代的超越,即前瞻性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理论研究对新闻人力资源开发给以现实的关照,新闻思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命题。就新闻思维性质而言,新闻思维是社会思维、证实思维、政治思维、大众思维的综合运用。它们相互渗透,交叉辐射,共同构成新闻主体的思维大厦。  相似文献   

13.
同其他精神产品一样 ,新闻产品也是商品。但由于新闻商品的党性、公共物品特性、新闻商品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以及新闻商品造成的受众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新闻市场上新闻商品不能进行纯粹的商品化运作 ,这就是新闻商品的悖论。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商品的特征及其悖论 ,结合目前新闻市场运作的特点和缺陷 ,表明作者对此状况的担心。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对新闻商品及新闻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新闻已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一个便捷手段,而作为新闻的“眼睛”的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而英语新闻标题的阅读也是新闻报纸阅读的难点之一。不同文化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到读者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理解。对文化差异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数量模糊语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应用,在对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网络新闻均具有时效性强、真实性、简明扼要等特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在语义上具有可对译性及语用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汉英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语在结构、词序、使用词汇的丰富程度及频率上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对于价值观的建构方式、内容和强度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国际新闻对于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功不可没。在全球化时代,应通过国际新闻的传播来开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以促进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为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能否为从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规则提供合适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则是问题的核心,三种较常见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形式:谓词--论元结构、题元角色及事件结构从不同的角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8.
徐铸成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 ,他在四十多年的办报生涯中 ,辛勤耕耘 ,不断追求 ,为我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宝贵的业绩。他的办报思想是 :坚持真理 ,站在人民一边 ;多搞独家新闻、特色新闻 ;从实际出发 ,提高宣传实效 ;讲究新闻艺术 ,办出报纸特色 ;用人唯贤 ,培养人才。其编辑特色是 :深入调查、机动有效的采写 ;巧妙化用、多样引人的选编 ;总体部署、创新编辑的版面编排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文体之一,在众多种类的新闻报道中,体育新闻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可读性,隐喻的大量运用成为中文体育新闻的重要特点之一。该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中文体育新闻中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和特点,旨在深化对中文体育新闻中隐喻的认识,扩展认知隐喻的应用语域。  相似文献   

20.
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创精品过程中,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新闻精品质量明显提高;名牌栏目光彩夺目;一批业务精、思想正、贡献大的中青年记者崭露头角。但是依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新闻商业化倾向、新闻产品"易碎论"的影响以及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的滞后等,成为制约新闻精品的因素。新闻精品生产的对策:一是进一步树立精品意识;二是要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四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