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与变化相关联,不变的东西没有时间性。事物变化系列的连续状态更替表现出一过往之流的效果,时间由此形成;它以变化为本质,依存于事物变化而存在。变化的原因在物性而非时间,没有独立于事物变化的纯粹时间。时间是相对的,时间的特性由事物的运动变化方式所规定。一切事物都可用时钟来计时,事物因而就有两种时间:一是由时钟计量的公共时间,二是由事物变化过程形成的自身时间。但事物的兴衰是由其自身时间主导的,这为人们管控时间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时间有客观的和主观的两种,都是真实的现象。世界的时间是有开端的。  相似文献   

2.
清季俸制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清季十年改革中,俸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正俸中出现了外交官新俸制,养廉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此外还出现了公费、津贴、薪水等制度。综而观之,这十年的俸制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元混杂,二是名不副实。从这两点看来,清季十年的俸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而且对清廷的覆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晁冲之为人豪华自放,倜傥不羁,主体人格高扬,崇尚盛唐诗歌的风骨气象,发而为诗,有两种面貌:一为宋调,一为唐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由宋调向唐音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吴利 《山西老年》2010,(6):56-56
体育运动有益身心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剧烈的竞技运动对人体是有伤害的,相对于剧烈的体育竞技运动而言,一些运动量不大、散发热量不多、老中青皆宜的"轻体育"更受人们的欢迎,也更对  相似文献   

5.
在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社会的剧烈变化推动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建筑心理的复杂变化。本文从救国强种、民主与科学观念、中西建筑文化关系以及洋化心理等角度出发,对当时的近代建筑与人们的心理的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关系进行论述,说明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成为了人们认识新事物,理解复杂、抽象事物的桥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人体隐喻,它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本文将运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隐喻现象,比较其异同、分析其语用价值,从而使人们更好的理解和使用人体隐喻,以满足对外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函数周期性问题,特别是论述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有现实意义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至今还有不少问题未解决,有待人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秦人的行为及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变化的动态形式。本文将对这一题目分统一前后两大时期,探讨这一变化与秦人自身的传统、统治者的决策与实施以及战争与否对秦人行为及心理之变化的影响。循此,使我们对秦人的行为与心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哥卖的不是西瓜,是气象 澳大利亚一家超市有位叫约·道尔顿的经理,靠商业气象学发了财。道尔顿早年在瓜果经营中发现,销售额居然与天气变化有极大关系。于是,他求教统计学家,一起分析了西瓜销售与气象的关系,这种关系符合概率论的某种分布函数。他还与气象台签订合同,以便及时得到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与气象要素情报。  相似文献   

10.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广告投入和广告策划的“风向仪”。广告策划的首要环节是市场调查,而市场调查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变化预测,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如问卷法)主要是着眼于过去和目前。而疏于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前瞻性的预测,即使带有预测味,也是根据过去和目前的调查结果加以推估,由引而导致调查结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其或然性越大,广告策划偏离目标市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有必要对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缜密的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变化可以通过市场占有率和广告回应率系数投射出来。但是,通过计算市场占有率和广告回应系数来预测市场需求变化,方法各有利弊,若能将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则可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概念变化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以往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别进行的研究却严重相互脱离 ,阻碍了人们对个体概念变化机制的认识。将概念变化过程看作一个连续体 ,分别考察个体通过对已有观念和外部理由进行立即思考或延期思考给概念变化带来的影响 ,可以发现认知参与有积极作用 ,思考会使个体的判断合理化 ;同时 ,整合两种不同研究范式可能性的探讨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是恒一的 ,而是动态变化的。这是因为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必须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 ,从而翻译活动本身的某些因素 ,包括翻译标准、方法 ,翻译过程等呈现出动态性。也就是说 ,以上因素随时间的变化和文化因子的变换而发生变化。翻译的动态性有两种表现形式 ,即共时性变化和历时性变化。世界上没有从一而终的万能的翻译理论 ,所以运动的观点应是翻译研究的根本观点 ;翻译理论应该关注翻译动态性的研究 ,并努力适应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变化义名谓句属于动态义名谓句,其谓语大都是“顺序义名词 了”的结构形式。变化义名谓句的变化主要是名词的语义值的变化,根据其语义值的变化度将变化义名谓句分为增值变化句、等值变化句、减值变化句和比值变化句四种类型。名词在谓语位置上表现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变化和社会性的变化两种形式。变化总是在一定序列当中发生的,名词的顺序序列有三种:绝对顺序序列、相对顺序序列和临时顺序序列。变化是以参照点为背景的,每个名词所指的事物既以其他事物为背景,同时又是其他事物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疲劳是指人体工作或运动到一定强度或时间,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经过休息后工作能力又能恢复的一种生理状态。在运动时,人们感到有局部肌肉疲劳或全身疲劳,并伴有精神疲乏和肌肉酸痛的感觉,这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是防止机体过度消耗而发生过度疲劳或机能失调的一种警报性或保护性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说,疲劳对人体有积极意义。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消除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从运动生理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根据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强度大小,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短时间剧…  相似文献   

15.
目前,郑州的商品房市场正呈周期性的变化,短期内影响房价和交易量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心理预期和关注程度,长期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理性的有效需求,住房价格在长期内必然回归到与人们理性预期相一致的价位上。  相似文献   

16.
依据相关认知隐喻理论对比分析语料的结果显示,英汉语言中都存在"荣誉/尊严/尊重是脸"等概念隐喻,体现了两民族人们对人体部位概念隐喻的认知共性,但生活在两种文化背景中的认知主体因地理位置、社会习俗、价值观等差别在建构和解读同一隐喻时侧重点有不同,在相同侧重点上关注程度也有异。加强英汉语人体部位概念隐喻及其衍生隐喻认知的文化对比研究将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隐喻认知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结构也在剧烈变动。在经营组织结构方面,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和规模经营。投入结构上出现了资金、技术投入代替土地、劳动投入的转变。农业生产结构也按市场经济需要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总的情况是健康的,但也有一定负面影响,应注意解决。  相似文献   

18.
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1500--190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驱动.明中叶以后,徽州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地失衡带来的社会系统压力加快了土地管理方式调整和农业人口转化;发展中的徽商把资金投向土地则加速了变化进程,尤其族田开始膨胀.棚民大规模"土地上山",引发严重的土地生态问题,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这一形势并影响到粮食生产及土地质量.同时上述几种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又是关联互动的.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时期,英国人依据季节的变化安排一年的周期性劳作和生活,而这种周期性的劳作和生活又以各种节日划分阶段,在节日中人们按传统习俗和宗教举行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可以预防衰老张延玺(南阳师专体育系,473061)1人体发生衰老变化的基础人们都希望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在今天,这种希望已不是过份的奢望。因为,根据人体发生衰老变化的基础,以探索推迟和预防衰老的方法,势在必行。人体发生衰老变化的基础,是组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