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秦始皇,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但是他死后,代表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宦官赵高篡夺了政权,尊儒反法,改变了秦始皇的思想政治路线,秦二世、赵高对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公元前二○九年,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战争爆发了。在它的革命权威号召下,“天下云集响应”,各地农民武装“从之如流水”。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二世的统治,推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贾谊:《过秦论》),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可是,秦王朝自秦始皇统一继二世胡亥(子婴为秦王仅四十六天),仅仅维持了十五年的短暂统治,最后复灭于农民大起义的汹湧怒涛之中。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其中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秦始皇广泛推行的移民活动对秦王朝统治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统一、政治制度确立和边疆的开发有积极作用.移民政策成为秦始皇维护政治统治和消除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从东巡看秦始皇对统治思想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巡看秦始皇对统治思想的探索黄宛峰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次年便开始巡游天下。到前210前病死沙丘为止.十年之中他共有五次大张旗鼓的出巡,其中四次是巡游东方原六国地区。对秦始皇此举.论者或曰他是游山玩水,寻求不死之药;或曰他是为镇压东方复...  相似文献   

5.
自上古 ,中华大地万国林立 ,至于秦一统天下 ,统一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周初大封建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家机构统治能力相适应的 ,是统一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西周领主封建制的统治结构和政治秩序自身固有的内在矛盾 ,必将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动 ,变动的目标是促使天下统一。激烈的社会变动既是社会进步 ,同时也给人们造成很大痛苦 ,只有实现天下统一 ,才能使人们得以解脱出来。秦始皇有幸成为统一的集大成者 ,是统一的大趋势造就了秦始皇  相似文献   

6.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里的两大对立阶级,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和注重阶级斗争,因而有的人就认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只有斗争关系,进而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斗争性被夸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似乎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就只有斗争、斗争。这种看法,其实是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6,(6):31-36
秦统一之后各地的分裂势力一直存在,先后制造了一系列危及大一统政治的特殊事件,这让秦始皇意识到帝国的统治并不稳固,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震慑分裂势力,维持帝国的统一局面,而通过求取仙药以实现长生不死正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手段。所以秦始皇求仙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福佑,还应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考察。另外,秦始皇对方术士的尊崇除了寄希望他们取得仙药之外,其实还有着实际政治层面的考虑,他想要通过抬高方术士的地位打压具有分裂倾向的原六国巫祝势力,并试图放弃使用传统的巫鬼之说进行统治,而让六国人民接受一直在秦地实行的法律令。可以发现,秦始皇的求仙行为其实也是试图对当时人们的信仰进行控制,实际着眼点是帝国的统一稳定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进步的阶级,要想巩固自己的政权,取得反复辟斗争的胜利,都必须执行一条正确的路线。 历史上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秦始皇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统一了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然而,他死去以后,秦二世和赵高却改变了他的正确路线,大搞复辟倒退,激化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果,赫赫功业,毁于一旦。新兴地主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仅仅经过十五年,就灭亡了。  相似文献   

9.
《古博浪沙》石碑位於原阳县东关秦时张良狙击秦始皇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後,采取不少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他的暴虐统治也使生产遭到破坏,不断引起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18年,他东巡至博浪沙,韩国贵族後裔张良结力士暗怀大铁锥隐於道旁。当秦始皇车辇到跟前时,用铁锥袭击,误中付车,秦始皇幸免於难。张良逃跑,投奔下邳刘邦。张良谋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在《史记》、《前汉书》上均有记载,後人把张良当作英雄来进行歌颂。李白诗:“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了山东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并继而拓宽疆域,为中华民族统一的领土版图勾画出第一个蓝本。同时,秦王朝的建立为以后各封建王朝治理国家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是故秦也者,古今之界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汉承秦法,略加损益,而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二千余年的统治模式。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之长,封建统治思想如此丰富,与秦始皇的统一观及家天下思想难脱干系。本文拟就此谈点认识,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夏增民 《南都学坛》1999,19(2):13-15,24
廷议制度是秦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而博士制度是将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是把六国政治精华吸纳入行政体系的制度创新,是统一后新统治模式的尝试和政治运行模式的重大转折。反映了秦始皇“文治理国”的构想,是文化统一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政治形势的变换,秦始皇又不得不回归单一法家行政决策模式,并因此引起秦国的速亡。  相似文献   

12.
论李斯的法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李斯(?一公元前208年),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代著名政治家和法学思想家。李斯在辅佐秦始皇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的作用,极力主张实行封建法治。李斯的法律思想,集中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封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实行封建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充分地运用了法律武器。秦始皇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废除了战国时各国条文和制度不尽相同的规定,在原有秦律的基  相似文献   

13.
在“四人邦”,利用史学篡党夺权的丑恶表演中,秦始皇被吹捧到“耸入云霄”的高度。“四人邦”的御用写作班子罗思鼎之流,在他们炮制的《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论“黔首”》等黑文中,不顾历史事实地胡说秦始皇对农民“缓刑罚薄赋敛”,肆意篡改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抹煞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美化秦始皇的统  相似文献   

14.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建立,标志着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代之而起的则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营造新的上层建筑,选择、确立新的统治思想的艰巨任务。 秦王朝未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秦始皇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世袭的封国制度,推行了在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官僚制度,在法律上确认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度;同时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和度量衡,修驰道,实行“行同伦,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措施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生产的发展,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他在选择、确立新的统治思想方面却打了个大败仗,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取得了全国政权  相似文献   

15.
一,李斯反分封反分裂之有利于统一市场的经济思想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为了政治上的集权和经济上的统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徙天下富豪于咸阳以削弱六国的复辟势力,建立郡县以集中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衡量、货币、文字、车轨、法制,及大力修筑驰道,兴修水利等。无疑地,这些措施对于生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市场统一,都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这些措施,主要是由于李斯力排众议,说服了秦始皇,才最后得以实现的。他当时是站在新兴商人地主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开明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其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  相似文献   

17.
论秦始皇与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经过十数年的征战,终于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政治大统一。此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的政治体制。那么秦始皇接受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呢?我们认为主要是齐文化。文章主要从齐文化在秦朝的影响和“焚书坑儒”与齐文化的沉寂两方面探析秦始皇与齐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帝与皇帝     
秦始皇并吞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这以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因  相似文献   

19.
一五二五年爆发的波澜壮阔的德国农民战争,是现代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先声,它第一次把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引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正因为如此,这个农民战争的最杰出的领袖闵采尔思想的阶级属性的问题便显得十分复杂,国内对此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举例来说,一种意见认为闵采尔的空想共产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当时农民阶级要求的反映,例如“消灭私有财产”就代表了劳动农民的要求;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尽管闵采尔是农民战争的领袖,但不能因此把闵采尔的思想简单地看作农民阶级的思想,它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也超出了农  相似文献   

20.
大法家刘邦     
公元前二二一年,新兴地主阶级革命家秦始皇横扫六国,饼吞群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秦始皇坚定地实行法家路线,通过“焚书坑儒”等革命措施,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由于秦始皇对反动势力的镇压不彻底,到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一死,“奸宄内发”,钻进秦王朝内部的六国贵族代表赵高在沙丘发动反革命政变,六国余孽一起跳了出来,进行残酷的阶级报复,秦始皇的重臣大将以及郡县地方官,遭到大屠杀,儒家路线又占了统治地位,法家路线中断了。挣脱了奴隶制束缚的广大农民又沦为奴隶,“黔首振恐”,于是陈胜、吴广斩木揭竿而起,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爆发了。仅仅三个年头,秦二世和赵高复辟政权被摧毁了,秦王朝也灭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