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謇的慈善活动对比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而言知名度较小,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却非常深远。对张謇慈善活动的研究与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是当今南通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謇的慈善活动分为以创办传统慈善机构为主的早期和建立新式慈善机构为主的中晚期,张謇投身慈善活动的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和西方博爱思想,并在其慈善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张謇的慈善活动总体而言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模式新,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不仅造福了当时的南通社会、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更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謇与清末民初南通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政局变幻,张謇立足南通,致力于实业,教育、慈善事业.成果卓著。其慈善事业主要包括兴办新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等。为兴办慈善事业,张謇取法西人,虚心借鉴;广开渠道,多方筹措;立足南通,自治为本。慈善事业使张窖倾注大量财力,精力。在纷繁芜杂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由张謇兴办的南通慈善事业取得良好社会效应,赢得世人赞许。  相似文献   

3.
张謇举办慈善事业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行为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清末民初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张謇的慈善理念向近代化转变,爱国情结是其举办慈善事业的第一要旨,实业的发展为其举办慈善事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多元的人格特征则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张謇的慈善事业在清末民初的转折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发展现代慈善事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謇和他苦心经营的南通地方自治模式,一度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楷模。南通也因此而在全国享有"模范县"的称号。然而,随着大生集团的衰败,南通的地方自治发展也就此止步。是何原因导致张謇及其南通模式的失败呢?本文以为张謇个人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人的名字已经和张謇研究联在一起,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如同"人们谈到张謇必然想到南通,谈到南通又必然想起张謇"一样;人们谈到张謇研究必然想到章开沅,谈到章开沅又必然想到张謇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圣贤才子、英雄豪杰虽然扮演了中国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其经历多半跟家乡没有关系。例外的估计就要数大清状元张謇,他的成名不仅跟故乡南通的关系密切,而且在故乡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张謇的科第之路非常坎坷。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他排行第四,故南通民间称他为"四先生"。13岁时,张謇  相似文献   

7.
张謇的业绩及声誉是南通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宝藏。可以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旅游业,发展以张謇为中心的旅游,实质是实业文化的旅游:唐闸是其核心区域,南通旧城区是旅游的重要基地,并可以辐射到所属县市,与外地联手,形成旅游网络,使之成为有明显经济效益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羌建 《江海纵横》2009,(3):51-53
正南通,地处江海交汇处,与上海仅一江之隔,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一个世纪前的南通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辉煌,这个辉煌的缔造者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思想家——张謇(1853~1926)。张謇毕生呕心沥血,寻求"救国之策",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造就了他的"棉铁主义"思想,张謇穷其一生都在为这一理想奋斗着,不只限于故乡南通,而是以南通为示范,放眼全国。  相似文献   

9.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通过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大学精神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因此弘扬大学精神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南通大学虽说刚组建不久,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并且这些学校都源自同一创办人——张謇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謇的精神体现了南通大学的精神,因此我们要学习张謇先生的不断进取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南通大学精神文化,全面提升南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张謇在二十世纪初任农商总长,大力倡导棉铁主义、注重棉种改良、设立棉作试验场进行、驯化、在沿海垦区大规模引进陆地棉推广种植,开成我国最早的美棉专业棉区。由张謇任校长的南通大学农科棉花改良选育在全国启动是,成绩斐然。张棉种改良的主张和实践为建国后岱字棉15在南通垦区引种成功和全国大范围棉区迅速推广确定了基础,张謇作为中国近代引种示范棉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1.
孙儆在南通的业绩规模不可与张謇相比,尤其他离开南通很久,所以很多人至今对孙做不甚了解。其实,孙儆在金沙一带办教育及地方事业很有贡献,金沙一带的后人一直对孙儆怀有感激之情,“金沙的张謇”的褒奖传扬至今。孙儆集经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甲骨文学家于一身。本文试就孙儆和张謇的爱国观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张謇既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实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创立了中国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同时构建了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特别是对南通早期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謇的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学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重视“基础类、师范类、社会类”全方位教育。以此为指导,张謇在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为近代南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謇责任意识是张謇在其成长和创办实业、教育及其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国家、社会、事业和他人高度负责的心理状态与理性自觉,是张謇人生观、价值观及其道德情感、信念和意志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使命感及其义务观念.张謇责任意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和时代特征,表现在爱国、爱乡、爱家等众多方面.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4.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后成为南通学院纺、农、医三科之一)1912年由张謇先生创建于南通唐闸,是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1918年8月25日,美国《新贝德福周日标准报(THE NEW BEDFORD SUNDAY STANDARD)》 在15版和18版用两个半版的篇幅,对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进行了长篇报道。报道提供了学校早期在创建、经费、校舍、设备、教学、实验、以及校办企业、职工夜校的详细资料,是南通工学院院史研究及张謇研究的一份难得的史料。此文为报道全文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张謇业绩是南通所拥有的一份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作为张謇墓园的啬园是保护和开发的重点之一。啬园的建设应有自身的特色,即以名人文化为主,突出张謇一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加强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张謇一百多年前为南通设计的“一城三镇”格局,不仅在当时凸现出超前的城市设计理念,奠定了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基础,而且给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留下了许多启示。张謇在丰富的创业实践中体现出的环保意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南通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中国近代,张謇先生开风气之先,在南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南通大学,江海人民的百年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张謇开创我国纺织教育的先河,本文阐述了张謇历尽艰辛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历程,培养急需人才的办学目的;力求忠实精进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特色,张謇办学所体现的纺织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办学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謇从一名晚清状元转变为一名倡导地方实业建设的商业家,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也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张謇在他实业思想的指导下,一生建树很多,包括实业建设、交通水利、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等。他在地方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南通及周边区域早期的城市现代化,当今南通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成就与之密不可分。可以说张謇是中国早期城市现代化实践的伟大开拓者,他所进行的创新与开拓,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今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张謇先生在南通开工厂、办教育,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个“第一”,使南通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闻名遐迩的全国模范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