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7):82-87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前设的身心发展目标,该目标所隐含的强制性可以确证教师惩戒权的必要性。正当的教师惩戒权,其具体实施行为,虽然形式上符合刑法上特定罪名要件,实质上可以通过刑法学上的违法性阻却原理予以排除。教师违法滥用惩戒权,刑法应该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学界时生存权的理解众说纷纭.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生存权争议的解决和生存权的实现,也会给学术交流带来重重困难.对生存权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国际社会对生存权的理解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存权既不是与生存有关的所有权利的总称,也不仅是温饱权,而是温饱权基础上最低限度合于人性尊严的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适当生活水准权和健康权.生存权属于社会权的范畴,因而不但要从权利角度,还要从国家义务的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与实体正义相比,程序正义更关注过程,在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惩戒中有其独特价值.但受人治文化传统与行政管理主义思想影响,中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带有人治化与行政化倾向,呈现出操作执行的规则体系尚不健全、调查处理的中立立场缺乏制度保障等程序疴疾,导致惩戒社会公信力下降,给高校蒙上了灰暗之影.优化其机制需突破人治化与行政化思维窠臼,以程序正义为合法性基础,形成结构层次完善、内容逻辑严密的精细化流程,建立学术与行政、审查与处理相互分离的制度性保障,健全民主参与和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培育尊重当事主体合法权益和具有公正平等精神的权力主体.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义务,而高校教师担负着更为神圣的使命,有着超出教师法范围的三项义务:作为特殊行业——教育的从业者,教师有保护好学生的救助义务;高校作为科研基地,教师有提高科研水平的职业义务;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教师有培养具有潜力学生的育人义务。高校教师履行义务正是为了保障学生权利特别是学生的"卓越发展"权得到充分实现,为国家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欧阳景根 《浙江学刊》2007,1(4):118-124
作为公民身份的要素之一,社会福利权利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而作为法律权利的社会福利权利,是公民的公民权与政治权的根本保障,从而也是实现自由基础上的平等的根本制度保障。社会福利可以分为积极福利与消极福利。通过社会福利权的形式,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能够把自由与平等统一起来。作为一种实在权利与积极权利,社会福利权的落实不能侵犯到公民的自然权利与消极权利,也不能以牺牲他人的社会福利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6.
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利政治与权力政治的较量,冷战结束后权力政治处于主导地位,权利政治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权利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主权、人权与“球权”。要特别重视“球权” 问题的重要性,应该强化“球权” 建设,认真分析主权与“球权”,以及主权、“球权” 与霸权的关系。在主权与“球权” 两大领域内,开展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第三代人权"(也称"团结权"或者"集体权")是70年代西欧政治和法律通用的一个概念.认为"第一代人权"出现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特点是主张公民自由和个人政治权利;"第二代人权"出现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当时开始承认个人的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第三代人权"据说是出现在民族解放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时期,当时产生了集体权利的要求,它包括亚非拉等国的民族权利.那么,"第三代人权"的说法是否恰当呢?引用"第三代人权"这一术语首先在历史和法律上是站不  相似文献   

8.
司法裁判视野中的祭奠权:性质、行使与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奠权属于法定权利之外的新型权利,其在性质上属于具有身份特征的人格权而非身份权。祭奠权主体不限于死者的近亲属,近亲属之外与死者生前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人,死者的直系非近亲属,以及死者子女的配偶或死者配偶的父母都属于祭奠权的主体。祭奠权中对身份性要求较高的权益的行使具有顺位上的要求,其顺位应该以亲等为依据进行构建。现行民事立法实质上确立了对法定权利与非法定权利不同的保护模式,法律对法定权利的保护侧重的是力度,而对非法定权利的保护则侧重其密度。祭奠权在被上升为法定权利之前,不能够获得与法定权利同等的保护,只能够诉诸基本原则、一般条款等不确定概念,并借助自由裁量权和类型化的思维获得法律最低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期待权性质之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权是在民事权利的本质属性研究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性思维.在期待权概念基础上,通过对期待权分类标准的分析和对期待权独立性地位的重新审视,对期待权性质做出了法理学的分析和解读.传统的民事权利分类标准已经不能够将期待权纳入其原有体系,期待权有着自己独特的分类标准,结合具体的将来完成之权利才能判断和具体认定它所具有的权利属性,期待权是一种区别于物权、债权的新型综合财产权利,但它具有传统民事权利的属性.在探讨期待权研究的现实和制度意义后,强调应加强和完善期待权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我国民事权利体系,以确保市场主体的期待利益得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学生为维护自己的权益状告母校的诉讼案件,尚未真正引起高校管理者对依法治校之迫切性的充分认识,高校仍然停留在理念层面的探讨中,侵权行为仍在继续。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获得公正评价权,以及行使陈述权、申辩权、申诉权和诉讼权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基于此,构建学生权益的法治保障体系,拓宽学生权益救济路径应采取的举措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高校管理者、教师的法治意识和学生的维权意识;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对高校责任的追究机制,限制其自由裁量权,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与剥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依法治教,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5,(6):69-76
对公民福利权的生成与实施的研究成为近现代公法发展的趋势。从权利的生成角度看,公民福利权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权利实施路径看,法治成为公民福利权保障的主要方式体现在三个层面:宪法为公民福利权提供最高法依据,代议机关以立法形成权将公民福利权内容具体化,司法机关为公民福利权展开适度审查救济。我国公民福利权在权利生成的内在动力与法治实施机制上尚存诸多问题,宪法层面也未确认公民福利权保障理念,立法机关对福利权的回应机制还不健全,健全与完善公民福利权保障制度应加快民主法治进程,从宪法上确立福利权规范,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在公民福利权立法与监督上的作用,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咨询、合作等谨慎而灵活的方法来促进公民福利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史军  郝晓雅 《阅江学刊》2011,3(6):35-40
气候变化会对基本人权,如生命权、健康权、食物权、住房权、财产权、文化权、迁移定居权、安全权等,造成许多严重的伤害。可从生存排放权、人均排放权和发展排放权三个方面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分析与考查。在保护人民的气候权利方面,国家和政府负有不可推托的责任。在当前的背景下,提出气候权利问题的直接目的就是保护发展中国家与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促使发达国家和富人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包含国家对个人账户资金的筹集权、公民对个人账户资金的所有权、公民基本养老金的申领权.这三项权利共同构成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筹集权为公权属性,所有权为私权属性,申领权兼有公权和私权属性.三项权利的属性在现行法律制度中尚未明确,致使中国对三项权利的保护呈现不力状态.在筹集权的保护上,需增设公民未按规定缴纳个人账户资金的法律责任、统一个人账户资金的筹集部门、规范社会保险争议的救济时效;在所有权的保护上,需增强个人账户基金的信息透明度、增设个人账户基金为信托财产;在申领权的保护上,需建立选择性申领基本养老金制度、延长行政给付的请求时效.  相似文献   

14.
赵美珍 《阅江学刊》2011,3(4):76-79
命题自主权是高等教育命题教师的重要权利。合理行使命题自主权,对于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公正均具有重大意义。命题教师的命题自主权包括了决定课程考核标准权、决定命题方式权、指导考生学习权、命题自治权、命题知情权、命题研究权和权利救济权等。与此向时,其权利也应受到相应的约束,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考试机构的管理权、考生的学习自由权和办学机构的教学权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的学者对剩余权的归属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解说:股东至上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权扩散假说,是指剩余权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从出资人手中逐渐转移到了经营者手中,并有可能继续向“新的更重要的要素”的转移。剩余权扩散使得剩余权利在不同的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了重新的配置,也是剩余权不断被再分配的过程,并且决定了组成企业的各要素对剩余控制与拥有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将剩余权利配置给重要的要素所有者,应该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目录修订时间过长,专业设置形式单一,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自主设计专业的权利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相似文献   

17.
所有权保留合同买受人之期待权地位是备受各国学者关注的法学问题,其中期待权之让与性争论颇多,这是现代民法关注研究社会生活中所蕴涵的法律实益的主要体现.期待权理论最初由德国法学说判例所提出,作为私权体系的一个分支,期待权是取得完整权利之前的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变化的量的积累.期待权让与性的基础在于保留买主对标的物的占有,随着价金的支付保留买主期待权的价值逐渐增加,加之法律的完备保护使期待权占有具有了较强的对抗力.在转让过程中受让人期待权的效力不但可对抗原所有权的受让人,而且还可对抗善意第三人,实现权利转让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梁文韬 《浙江学刊》2007,(3):115-125
自然权利自由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的重要流派,亦深深影响了西方的宪政发展,当中最主要的人物乃洛克与当代的诺齐克。本文探讨作为此流派的政治道德基础,即自然权利,主要的探讨对象为洛克及诺齐克的自然权利论。文章主要研究自由的自然权利及财产的自然权利,并提出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自由权、财产权甚至可能有福利权,但这些权利都不是所谓的自然权利。文章重申,反对自然权利并不意味反对权利本身,反对自然权利更完善的做法是发展出合理的权利论,而这有赖能否建构合理的价值论。  相似文献   

19.
张清  梁军 《学习与探索》2012,(12):71-76
适足住房权属于社会权范畴。中国的住房权至今还未被列入宪法。为促进中国公民住房权的实现,应该以宪法明文规定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尽快使其成为宪法上的权利。同时,作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政府也应该尽快承担起保护住房权的义务。当前,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集体申诉制度、社会权利的延伸解释、公益诉讼、肯定性救济手段以及"可抗辩居住权"是实现中国适足住房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郑万青 《浙江学刊》2007,(5):150-155
传统资源权不同于现有的知识产权,它同现有的知识产权体制有冲突。笔者认为,在人权的框架内,传统资源权属于集体人权。有关国际人权文献中关于文化权利的条文,实质上规定的是人民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集体权利,旨在确认整个民族或原住民社区对整个文化遗产具有财产所有权,而西方知识产权体制迄今为止并不承认此种类型的所有权,知识产权与集体文化权利的概念是相冲突的。相关案例说明了传统资源权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存在。而全球治理无疑是消除这种冲突的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