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行”与“旅游”两个概念虽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不能割裂的。通过对“旅游”一词出现的时间、中西古代旅游活动、国际级旅游大家及其旅游文献进行历史考察,可以认定工业革命前并非只有旅行而无近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2.
旅游市场是一个世界性的综合市场,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的。纵观世界旅游历史,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上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古代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大部分是以宗教为目的的。所以旅游市场比较狭小,以国內旅游和毗邻国家的短距离旅游为主;参加人数有限,多以贵族、僧侣、武士等特权阶层为主体;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一般是教会,其动机是加强人们的宗教思想。第二个阶段是以19世纪40年代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需求之一,宗教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静而肃穆的宗教建筑环境有助于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宗教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教义促使人们思考人生;深邃的宗教审美文化陶冶游客的心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宗教旅游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即"思"的享受。"思"是整个旅游活动中重要的精神食粮,为旅游活动层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因此,"思"应被列为旅游的第七要素,宗教旅游是"思"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岁时节日旅游、宗教节日旅游、烧香之旅三个方面对明代民间的节日旅游作了系统的探讨。文章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民间大众的闲暇时间更趋增多,进而形成了明代民间大众一种“好游”之习。明代民间的节日旅游,正好反映了士大夫精英阶层与民间大众之间文化传统的雅俗之别。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特定的宗教,每一种特定的信仰,都同时是一种思维方式,都遵从一定的理性,即依据一定原则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理解的世界图示和行为准则。宗教理性不同于科学理性或哲学(世俗)理性。所谓“信仰”与“理性”冲突,只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之间相互冲突和交汇所产生的现象.只有在宗教固有的文本中,遵循它的内在逻辑去解读宗教,才能把握它的真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宗教与旅游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业已日益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越来越兴旺的旅游活动中,人们常常发现大量的旅游风景名胜都是与宗教密切相关。为什么宗教在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仍长盛不衰?为什么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宗教文化遗产?宗教与旅游究竟有什么联系?这一切都成为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了宗教与旅游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旅游者等主体的交互活动越来越具有民间外交属性。旅游业民间外交功能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辨析旅游民间外交内涵、主体的基础上,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城市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构建合作框架;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搭建外交平台;旅游企业作为外交载体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出境游客担当文明旅游“外交大使”。据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发展路径:城市地方政府营造旅游民间外交环境;旅游行业组织和机构促进市场开发,提升中国旅游业公信力;旅游企业外拓合作共赢,共筑国际旅游联通网络;出境游客化身外交“形象大使”,塑造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佛教文化因素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的关系 ,旅游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关系 ,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管理与利益分配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促进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形势下有利于佛教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是旅游理想媒介,构筑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平台,改变传统的旅游活动方式,将使旅行及旅游在电子商务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旅游电子商务的前景非常看好.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旅游活动新要素的探讨实质是提倡把旅游活动提高到和谐旅游的境界。本文对旅游活动要素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旅游阶段旅游活动出现的新要素为:旅游资源、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文化底蕴、文明状况、员工素质。并以德国与四川两个区域的旅游活动新要素作为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