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傣泰民族起源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民族研究》2006,1(5):85-93
本文认为,傣泰民族虽然不是像早先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从西亚或中国北方迁徙而来的,南诏王国也不是傣泰民族建立的,但这个民族也不是自古以来就居住在他们今天居住的这一地区的土著。他们的发祥地是在今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一带的壮族及其支系聚居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读了黄兴球博士著的<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即其研究成果为解决国际泰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关于傣泰民族起源问题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民族关系的"历史记忆"建构是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定历史背景下曾经对民族团结、民族关系影响积极的所谓的"还账说"、"驱赶说",其负面影响逐渐放大,对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及时调试,这是把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进一步推向深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罗美珍 《民族研究》2006,2(5):94-96
笔者在《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上发表了《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一文。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笔者对此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探讨一些民族的发展脉络及文化历史,尤其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史,除了考古发现外,就是靠语言这种“活化石”的证据了。对于傣泰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当地土著说和迁徙说。笔者的看法是:傣泰族(即操侗-泰语族语言的广义“泰人”)的先民属于原始马来人种的一支,即古书记载的我国上古时期东南沿海的“东夷”。古书上说,这支人民好冒险,喜迁移。在那时他们就有一部分人从海路迁徙,经过台湾(…  相似文献   

5.
谢胜君 《民族论坛》2012,(24):45-49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力求构建各民族交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出国际上处理民族事务的"两种模式",并主张在民族问题上的"三个强化"和"三个淡化"以及"去政治化"、去标签化"的处理方式。"第二次民族政策"说引发了民族学界激烈的学术争论,其中有其说类似的学术主张,也有持不同意见的学术主张。"第二代民族政策"不仅在学界上引起新一轮的学术分化和学术大讨论,还为民族关系投下阴影,并制造了社会上的思想混乱,其在现实政治中具有难以预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泰语民族的迁徙与现代傣、老、泰、掸诸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平 《广西民族研究》2005,84(2):134-143
泰语民族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或者说今天分布在中国云南和与之毗邻的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的现代傣、老、泰、掸诸民族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是国际泰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泰语民族的发祥地是在今广西、云南和越南交界一带地区,其先民是后来才辗转迁徙到今天他们居住的这一带地区并形成今天分布在中国云南和东南亚的傣、泰、老、掸诸民族的。  相似文献   

7.
泰北主体民族泰庸人和中国西双版纳主体民族傣泐人属同一族属,由于分化时间较晚,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相互之间有协作,也有冲突。但协作大于冲突。14世纪末泰庸文化圈的形成,对傣泐人影响深远,进一步增强了泰庸人与傣泐人之间的相似性。了解两地主体民族在历史上形成、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增进人们对两个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了解,增进中泰双方共识,加强两个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边疆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人类学用DNA材料和计算生物学方法解答了很多人类学的问题.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族群,侗傣族群和马来族群,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他们有共同的起源--百越族群,所以可以定义为"澳泰族群".闽越是这个族群历史上重要的一支,曾经是福建的主体民族.通过对现代福建和其他闽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并没有看到闽越的结构.闽语人群基本都是来源于北方的汉族移民.所以可以确定历史上的闽越族在福建地区基本上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傣泰编年史认为洛人是东南亚大陆傣泰王国的原住民.傣泰人定居于肥沃的河谷低地以后,政治上控制了洛人原住民.为了彻底统治洛人,傣泰统治阶级认同洛人的存在并融入他们的文化,祭拜洛人守护神、让洛人参加重要的王室仪式等,这都反映了洛人对傣泰王国的特殊意义.洛人和傣泰人生活在一起,资源与文化共享.洛人的历史正是景栋历史与清迈历史的发端.无人知晓傣泰人历史上从何迁徙而来,但洛人却在这里安居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张媚玲  邹念琴 《民族学刊》2018,9(4):39-49, 108-111
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与日耳曼民族"赎罪金"制度虽属不同宗教法律文化场域中的金钱损害赔偿制度,但其起源均出自于宗教禁忌规则体系,其本质与当时其生活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是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提出的观点,其思想主要是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交融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等,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方面推行具体的民族政策,即在政治上以"去标签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策略,"取消民族优惠政策"等;在经济上促进各民族的经济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经济联系的纽带;在文化上对各民族的文化进行整合,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等;在社会上推进"各民族混居杂居",主张"制度性通婚","取消民族学校"等。  相似文献   

13.
哀牢是我国古籍中提到的一个民族群体的名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哀牢人的族属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在所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哀牢的族属进行了进一步地考察,认为我国史籍中提到的哀牢,应该就是今天傣泰民族的先民之一.  相似文献   

14.
立足田野调查,从起源、仪式、诗经、"巫"身份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天"信仰、"做天"仪式、"天琴"法师及法事操持者等内容,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基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傣”这个字在傣族语言里,一说是和平的意思,另一种解释说“傣”就是犁。不管“傣”字的含义是和平也好,是犁也罢,总之,这一点是不错的:傣族,这是一个爱和平、爱劳动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语言学的实践多局限于今南岛语族族群分布范围,忽视了华南上古百越这一重要的古南岛系统文化.最近的民族考古学研究又将"原南岛语族"文化说成是闽台沿海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大坌坑文化和富国墩类型,与百越一南岛一体化的民族文化格局和我国大陆东南到东南亚、太平洋群岛间土著民族考古文化的统一性不相吻合.将富国墩类型之后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等说成是"南岛语族"文化的终结、"汉藏语族"文化的开端,更割裂了东南史前、上古土著民族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在学界引发了广泛争议,如何正确认识"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剖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国家政治合法性、国家形态的民族政治体系以及国家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入手对"第二代民族政策"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初步阐述,以此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8.
冯瑜 《回族研究》2003,(4):39-44
"帕西"是傣语对回族的称呼.在云南和中国民族学界,"帕西傣"这一概念,专指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乡曼短村公所的曼峦回、曼赛回两个寨子的特殊穆斯林族群.本文以两份新发现的家谱为线索讨论"帕西傣"这一特殊穆斯林族群的形成问题,认为"帕西傣"通过不同的婚姻形式来稳定、发展自己,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是云南回族穆斯林从清代以来,在适应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过程中,通过族际婚姻而形成的回族派生族群.  相似文献   

19.
“那”文化圈论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认为,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着冠以“那”(壮语:水田)字的地名,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那”文化,“那”地名分布的范围,称为“那”文化圈。在“那”文化圈中生活的主要是操壮侗语族语言的族群,包括中国的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泰国的泰,老挝的老,越南的岱、侬,缅甸的掸等民族以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他们的主要文化特征是:语言同源,以稻作为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使用双肩石器,制造和使用铜鼓等。文章还论述了“那”文化圈族群及其文化与汉文化及印度化的关系,“那”文化圈研究对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族群认同的变迁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位于广西西南部边境村落的傣人和侬人,从历史上两族群之间界线明晰到今天的"傣侬不分",其族群意识的变迁深深烙上了现代国家话语的痕迹。同时,族群特有的内在文化认知作为一种排异的力量始终在发生作用。本文着力呈现国家语境下傣人和侬人的关系及演变,深入探讨现代民族国家如何通过自身的话语表述将不同文化特质的族群个体纳入到统一的政治和经济体之中,而当地的族群成员又是如何接受或拒绝这些表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