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谈数学美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创造了两种图景: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这两种图景,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法,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具体的形象思维,人们无不在这两种图景中生活,并在两种图景中发展。数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是科学图景的空间形式与数量描述。数学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具有抽象的特征,又有一套精确的语言和奇特的符号,人们常把她看成是严谨、抽象的理论,甚至觉得深奥莫测,冷漠无情。殊不知,科学和艺术是植根于同一基础的并蒂之花,虽然数学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和概括。但古往今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形象的思维、激越的感情始终贯穿在数学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规律,不完全自觉或完全自觉地按照客观世界辩证规律进行的思维。普通思维是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不自觉或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认识世界的思维。普通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同、异,辩证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矛盾的发展和转化。和谐思维是以和谐(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正确地处理非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对抗思维是以对抗(双方激烈地抗争,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正确处理事物的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不仅以实践方式现实地改变世界,以理论方式在思维中认识世界,而且以实践精神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搭起一座桥梁,促使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一种哲学思维,是人类认识自我、改造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活动。本文从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反思的概念,总结其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活动具有的连贯性、事后性、批判性、指导性和普遍性特征,并对反思的价值做了深刻探讨,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哲学的反思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倡导和谐思维.和谐思维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强调统一性、均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经过缩小矛盾化解矛盾,追求事物和谐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人本性、系统性、辩证性、战略性、预测性是和谐思维的基本特征.研究和谐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把握和运用和谐思维方式的理论前提.只有真正把握和谐思维的基本特征,才能有效运用和谐思维,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实践.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认识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思维总是在一定方式下进行的。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用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亦即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一般说来,思维方式有  相似文献   

7.
"计算思维"概念的讨论发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是关于科学思想和方法之深刻价值的进一步觉醒;"计算思维"概念正在走出计算机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显现为一种新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思想方法,预示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同时,"计算思维"又是一个有待澄明的概念,因此,廓清"计算思维"的结构图景将有助于其普适价值的顺利彰显。从主体与世界的交互关系类型出发,可将"计算思维"概念解析为三组相互关联的思维结构:对象化思维和过程思维,兼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分别指向世界的空间和时间维度;抽象思维和可视化思维,它们主要体现在认识世界的活动当中,分别指向世界的内在层面和外在层面;工程思维和自动化思维,它们处在表现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分别指向改造世界的必然性和自由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世界图景是记录在语言中的某一民族对世界认知成果的总和。语言世界图景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各类语言文本中,谚语便是其中之一。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集中了民族语言的精华,反映了民族文化和思维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记录在俄语谚语中的俄罗斯民族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作为谋生手段的农业生产活动的认识,揭示俄罗斯民族语言世界图景中的一个重要片段——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矛盾性思维,指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辩证思维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领导者应当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本文从正视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度、化解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协调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动因三个方面,论述了领导者在正视矛盾与化解矛盾的联结中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单维和单向的视域采分析和考察和谐的意义,难免最终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之中,而不能窥见"和谐"的全貌.跳出传统的研究框架,从多维的视界透视"和谐"范畴,并将其与相关概念作比较分析,才能真正科学地把握"和谐"的内蕴.因为,从内在的本质关系来看,和谐是事物内部诸要素有机结合和有序运行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状态;从辩证方法的角度来看,和谐是分析问题、处理矛盾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和谐思维方式;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和谐是人们所崇尚和追求的一种正向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评判事物的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11.
和合思维是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内在精髓和灵魂,与西方注重矛盾思维的传统相比,它以对立和谐与系统和谐为其观测视域和理论致思,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建设和谐文化和确立和谐思维方式,必须以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为基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实践中开创中华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着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文化品格,即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的观念体系。作为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和谐文化主要有价值导向、实践规范、精神整合、环境协调、智力扶持、思维方法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在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以“和合”思想为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原则,探讨建构和谐文化可能性之根据、困境和路径。在此基础上建构和谐融洽、平等合作、共生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观念、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行为规范、和谐的社会风尚等五个层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其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具有科学性与人本性相结合、先进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辩证的宇宙观是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社会单体意在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与之相对应。构建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与主导,它应该是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它与和谐社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哲学视域下,和谐文化构建的关键点是通过创新先进文化,更新人们思维深处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和谐校园为思想内涵,以和谐文化为表现方式,将学校的核心价值、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校园文化、舆论宣传融为一体,对创建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进行总体的感受、认识、评价、研究和总结,以实现大学和谐目标的价值追求,提升大学和谐文化精神、境界、品位,推进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包括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是对立统一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并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人际和谐交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际和谐交往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际和谐交往思想,其中老庄思想独具特色,他们倡导人际交往的和谐,试图消解人际冲突,提出"慈"、"不争"、"信"、"贵和"等人际和谐交往道德原则。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消解社会矛盾和人际冲突,有利于淡化人际交往的功利性,有利于正确对待名利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睦,乃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主流范式,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主题思考,也决定与导引了政府领导文化和行政哲学的范式转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会导致领导文化范式的转变,并建构起适应和谐社会总要求的新的领导文化范式。为此,按照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谐社会视闽下的领导文化应是由“以人为本”的领导价值观、变革创新的领导思维方式及民主法治的领导行为模式等基本因子组成的文化,具有人本性、服务性及包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