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全胜 《城市》2018,(3):59-68
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类型和城市化发展方式等的选择,城市化道路决定城市化成败,需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道路的形成机制、具体类型、提升路径等做了研究.国外学者主要考察了城市化道路的发展特征、城乡融合的路径和理想城市的规划等问题.国内学者注重考察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未来的城市化路径等问题.这些相关研究为分析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晓玲 《城市》2016,(7):20-24
准确、全面地把握城市化内涵是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起点。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化内涵的片面理解,导致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笔者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时代的特征,对饶会林先生的城市化和城市化时代思想进行阐释,并对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泽爽  胡剑双 《城市观察》2014,34(6):123-132
本文通过对美国城市化道路的回顾,提出美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传统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化两个时期,并对各阶段城市化发展特征和问题进行总结,然后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升级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美国在新型城市化时期所采取的空间措施与政策安排,最后结合广东城市化发展的现阶段特征,提出广东应大力推行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城市化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率先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人们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而我们的城市化却实现了四个伪幸福,被城市化——强加的幸福,物质城市化——表面的幸福,人口城市化——虚假的幸福,静态城市化——搁置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化的本质和内涵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因此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尤其是赋予中国城市化的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内涵,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城市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余剑  杨忠伟  熊虎 《城市观察》2013,23(1):142-149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总结现有城市化模式,指出我国的城市化模式有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分,接着具体阐述了现行不同城市化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并对比研究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在形成动力机制、表征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为目标,根据不同城市化模式其自身所特有的问题提出深层次城市化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加速推进农村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农村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过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问题,应该与市场化观点结合起来.市场是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和主要活动空间.市场化就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这一过程日益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新疆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慢的省份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曾经历过因政治变革而使城市化发展严重受创的时期,甚至还出现过停滞。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开拓了新疆城市化发展的新局面,城市化水平迅猛提升。2011年,新疆城市化水平已达43.5%,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与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新疆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的地区之一,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已经较明显地反映在区域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分布的空间格局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共生经济现象。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究其原因,除了传统经济体制对城市化这一进程缺乏足够认识之外,在宏观指导上也缺乏一个符合国情的城市化战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对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历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指导我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存在的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模式和推动河北省产业集群、城市化、产业结构优化联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