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文创作是考察其接受陶渊明影响的生动材料,结合司空图的人生轨迹、思想倾向,更可以验证他对陶渊明的接受。考察司空图与陶渊明的历史性关联,既可透视陶渊明在晚唐士人中的接受情形,亦可见中国士人思想、文学传统之传承与流变。  相似文献   

2.
隋唐五代陶渊明接受史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隋代初唐读者来说陶渊明已不陌生,但主要还是一位风雅高士,而非诗人.盛唐人虽有不满陶的一面,但总体上欣赏渊明风流,以群体的形式发现并开拓了田园诗.中唐人则将陶的平淡自然精神进一步凝定、普遍化.晚唐对陶的接受无多大进展,但也有特色.隋唐五代人之所以接受陶渊明是有其特定原因和条件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和中国文人的隐逸人格精神紧密相连的。晚唐以来,以皎然、贯休为代表的诗僧创作了一批描写田园生活,反映隐逸思想的诗作,这些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境界有别于盛唐时代诗人们亦官亦隐的心态和观念,而是对陶渊明时代那种亲近自然、躬耕陇亩的状态的某种复归。这种复归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诗人与田园的距离,一是诗人受儒教与佛...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歌是唐、宋诗风转变的铺垫。本文结合晚唐的衰微国势、政治空间、士大夫文人生活水平、宗教哲学对晚唐诗人的影响以及文学思想的转变,探讨晚唐诗人内向幽微心理产生的原因,并进而分析内向心理带来的诗歌特色:冲淡玄远和含蓄委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晚唐诗歌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5.
贾岛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五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从中唐到晚唐五代社会境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学贾岛一派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他们对贾岛诗歌的取向.因为作家心理情感的改变与诗风的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晚唐五代贾派诗人的思想境况对于我们研究贾岛诗风和晚唐五代诗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对辛弃疾的影响是多面深刻的,从个性思想到精神品格,从作品风格到兴趣爱好,从生活情趣到心理倾向,辛弃疾无不打上了陶渊明的烙印。但辛弃疾在接受陶渊明的同时又用自己的个性心灵丰富和发展了陶渊明。而陶渊明之所以能影响辛弃疾,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个人遭遇是极其相似的。  相似文献   

7.
唐人受到科举制度及崇道思想等时代因素的影响,对陶渊明的人格与诗歌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评判、接受乃至崇拜,至此,曾经被冷淡的陶渊明的诗歌方才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同时,陶渊明又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与突出的诗歌成就,分别影响着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气。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平民化诗人、哲理诗诗人、儒道释融合而臻化境的诗人、首开平淡自然之风的诗人、首创无我之境的诗人。这七大开拓 ,奠定了陶渊明古今一流诗人的崇高地位。陶诗也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堡垒、精神归宿和心向往之的最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人曹邺在诗歌意象、体裁选择和思想情趣等方面效仿陶渊明,其诗形成了"高古奥逸"的风格,在历代效陶诗中颇引入注目.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曹邺个人对陶诗的主观选择;其次,他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第三,他与陶渊明的思想皆杂糅儒、道,能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晚唐五代诗人非常推崇陶渊明的为人,甚至有将陶理想化的倾向。他们较为普遍地肯定了陶诗,并在创作实践中对陶诗的情趣、风格多有效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是汉魏六朝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自唐宋以降,陶渊明一直是诗人和学者探讨的热点所在。近年来,学术界更出现了陶渊明研究的热潮。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受“左”的,有时却又是右的思潮的影响,在陶渊明的研究中,仍然出现以今类昔,用现成的理论构架去框束古人的倾向。新近读到的王春来同志的《论陶渊明阶级成分的变化》一文(下面简称王文),提出的陶渊明“立场彻底转变”说,就有上  相似文献   

12.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吴绍钅九陈彩娟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千百年来,随着陶渊明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海内外,许多中外诗人不仅在他们的生活道路上有意学习、仿效陶渊明的隐德、隐趣,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刻意仿效陶诗,从而使得崇陶、学陶成为中...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虽然仅有一百二十余首,但却影响深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位伟大诗人,自唐以后评论者代不乏人。因时代不同,美学趣味不同,评论自然是毁誉纷纭,五花八门。解放后,学术界关于陶渊明的一番讨论,广泛涉及到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取得可喜成果。我做为一个喜欢陶诗的读者,读陶之余,也偶或有一些粗浅的想法。这些零碎想法,涉及到诗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因自己学识浅薄,这些想法也很难出前人之外,只是作为读陶笔记、感想,写出来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4.
郝经和方回作为元代追和陶渊明《饮酒》诗人的代表,其诗歌都是借和陶诗的形式浇自己之块垒。但由于各自人生追求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在对诗酒生活的描写、对功名节操的态度以及对陶渊明精神的取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陶渊明《饮酒》诗对元代诗人多层面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中唐元稹、白居易写实派,到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柳宗元风雅“美刺”比兴的积极倡导,再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颂美讽刺”的文学主张,均是《诗经》精神的最好体现。至于屈骚精神,则得到了中、晚唐诗人普遍而自觉的接受。韩愈、柳宗元继承并发扬了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言说方式,揭露黑暗,反映社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杜牧、李贺、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等优秀诗人,或追慕屈骚精神,或力仿屈骚作品,或承传“香草美人”,或同情屈原遭遇,屈骚精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颂与赞美,并取得“风骚共一源”的认同,尤其是屈原为唐哀帝诏封为昭灵侯之后,屈原形象则更是空前高大。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诗体大备,特别是盛唐时期那些诗人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给予后世诗歌以积极的影响。它对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勿庸赘言,对晚唐诗人的影响也很显著。尽管晚唐诗坛上笼罩着浓厚的没落和感伤的气氛,但杜牧、李商隐,特别是皮口休、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唐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危机四伏的社会面貌,成为这个动乱不安、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从中唐元稹、白居易写实派,到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柳宗元风雅“美刺”比兴的积极倡导,再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颂美讽刺”的文学主张,均是《诗经》精神的最好体现。至于屈骚精神,则得到了中、晚唐诗人普遍而自觉的接受。韩愈、柳宗元继承并发扬了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言说方式,揭露黑暗,反映社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杜牧、李贺、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等优秀诗人,或追慕屈骚精神,或力仿屈骚作品,或承传“香草美人”,或同情屈原遭遇,屈骚精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颂与赞美,并取得“风骚共一源”的认同,尤其是屈原为唐哀帝诏封为昭灵侯之后,屈原形象则更是空前高大。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诗文与酒关系密切,史籍里记载了大量陶渊明和酒的故事。陶渊明也是第一个写作饮酒诗题材的诗人,从而进一步拉近了诗人和酒的关系。蔡松年将陶渊明作为异代知音,对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做了全面接受,其中"酒"在蔡松年诗词中共出现了70次,足见其对"酒"意象的喜爱。在蔡松年看来,酒能助豪情,酒能浇忧愁,酒能寄闲情,酒与酬唱宴饮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南宋初年,胡安国父子与陈渊就杨时墓志铭的写作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便涉及到双方对陶渊明的不同认识:胡氏父子主张以陶渊明的高洁比附杨时之贤,陈渊则认为渊明去就随意、不合于义,与任事行义的时代精神不相吻合。在宋代的陶渊明接受史上,胡氏父子的推崇、认同是常调,而陈渊的批评、否定当属别调。对这一别调的探析,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陶渊明接受史,也有助于把握南渡士人的精神导向——"行义以达道"。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研究随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陶渊明研究,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 其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历代为陶诗作注者之多,仅次于杜甫。朱自清先生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①这是反映了历史的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