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舆论和网络公众舆论是理解网络公共领域的关键概念。文章通过对舆论和公众舆论、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的诠释和辨析,厘清了舆论与公众舆论不同、网络舆论与网络公众舆论不同。文章指出,网络舆论是上网者随意、随感而发的话语;其中带有"良知"及成见且带有情绪化倾向。而网络公众舆论要求参与批判讨论并赋予了公共精神和批判性的含义。这有助于网络公共领域建设和适宜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结构扁平化、主体多元化、过程互动化、监督主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网络反腐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对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网络反腐中存在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和网络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网络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路,从制度、技术、互动等维度去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与民间舆论,以期对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理性化、科学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加强网络环境下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对于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提升新闻传播“四力”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互联网为党的舆论引导提供了新场域,与此同时,网络传播视域下的扁平化传播格局、海量化网络信息、碎片化信息传播模式、非理性情绪表达对党的舆论掌控力、舆论反应力、舆论整合力和舆论公信力等构成挑战。鉴于此,应该从坚持党管网络媒体的根本原则、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则方法、构建科学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提升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等方面,加强网络时代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舆论的基本结构,从网络舆论本体、网络舆论客体、网络舆论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网络舆论的特点。网络舆论本体能够主张、维护公共利益,但网络是有缺陷的公共领域,所以网络舆论本体还是带有某些偏向的民意表达;网络舆论客体往往兼具聚光灯效应和舞台聚光灯效应;网络舆论作为一个过程,带有突出的非理性,但理性是其总体趋向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舆论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舆论现象,它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同时,也可能对政治认同、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面对网络政治舆论中存在的情绪化表达突出、网络民意的偏颇性、群体极化倾向严重和传播信息失真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以正确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加强伦理道德与网络立法相结合以规范民众的网络行为、增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以扩大主流政治舆论的影响力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治理,推动网络政治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舆论形成与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舆论是在网络普及、上网者有充分自主话语权以及拥有共同关注话题事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公众的意见和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其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具体分析网络舆论形成并发生作用的过程:一般是通过传统媒体适当的介入,舆论立体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而形成的。其原因是网络舆论对传统舆论传播“瀑布模式”的打破和补充,形成“蒸腾模式”。当前存在某些过分夸大网络舆论作用的观点,我们必须科学看待网络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折射出改革阵痛与体制弊端,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耦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直接诱因离不开信息的广泛传播.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是形成网络舆情的导火索,随着越来越多的有关群体性事件正面和负面的网络信息传播形成网络舆情气候,群体性事件升级演化导致网络舆情危机,形成网络舆论.公共话题上的聚合、公共舆论场的形成、意见领袖的引领、媒介间的议程互动等分别提供了网络舆情向舆论转化的前提条件、重要平台、引领者及催化剂.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民意,执政者必须更新执政理念,适应网络化生存,尊重网民自由表达权;适时引导网络舆论,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对网络舆论进行适度干预,确保国家舆论安全.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差异。文章在分析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前提下构建网络舆论和突发舆论事件管理体系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与政府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舆论的风险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从网络舆论的概念入手,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对政府的新要求,提出提高政府部门网络舆论应对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社交网络的兴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文章以“什邡事件”为例,通过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社交网络上相关言论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从中心议题的形成与导入、议题受众的聚集与分化、意见领袖的出现与交锋、舆论形态的衰减与消退等四个阶段分析了基于社交网络的舆论成长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推动其与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邓玉娇案”为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流行语的演变过程,证实流行语对社会舆论的作用。流行语的产生就是舆论从潜性走向显性的过程,是社会舆论显化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流行语,不同的流行语又是不同时期舆论的体现。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更是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代社会舆论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校网络舆情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性别、出生地、性格、政治面貌、上网时间、家庭成员、专业类型、感兴趣程度、发泄情绪频率、情感因素、事件话题热度在不同程度上、不同方向上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建议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学校信息发布、培养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提高网络道德等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舆论的广泛传播,网络舆论集群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构建了网络舆论集群行为的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系统可视化仿真,以期为形成有效的网络舆论集群行为调控机制指明方向。该研究对于正确理解网络舆论集群行为的发生、演变规律和传导路径,为管理层进行合适的时机和防控策略选择提供直观和有价值的参考,对网络社会舆论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网络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并进而导致网络舆论的产生。网络舆论突破了传统媒体由于时空间隔而造成的信息传输的种种障碍,赋予其巨大的整合功能。网络舆论将一系列公众诉求通过政治输入系统进入政策过程,政府不断回应产生公共政策输出,在网络公共领域中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如何有效把握这种互动成为提高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有关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上,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沟通;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应对处置机制;在加强与媒体互动的同时,要加强网络评论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降低和控制负面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并正确地引导网络舆情,形成主流舆论强势,从而有效、及时地应对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应运而生,并显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论引导日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但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消解其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广大民众获得了真正自由抒发意见的渠道,促生了网络民意。网络民意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我国的民主化提供了理性选择,另一方面其中的情绪化因素也引起人们的担忧。结合分析"日记局长事件"和"袁腾飞事件",阐述了我国网络民意中的情绪化表现及其成因,并论述了网络民意中的理性存在,最后提出了合理引导网络民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舆情主体自身特征有密切关联。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来看,青年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其理性认知能力不足、自我及社会认同受挫、从众心理明显、被边缘化的现实及猎奇心理和娱乐态度等特征经过某些相关敏感事件的催化及自媒体的传播,就有可能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社会体制、多元文化背景、公众话语权缺失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做好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主体的引导工作,就必须在深入分析和把握舆情主体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以疏代堵”的互动对话机制、“因势利导”的舆情引导机制、“以情人理”的多重教育机制以及“理性、自省”的自我调试机制,以期多层面教育和引导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及舆论走向,营造开放、包容、平等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