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李德洙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史研究的新局面,至今仍是学术界众所乐道的热门话题。其中,黑龙江省民族史学家杨茂盛先生撰写的《赫哲文化史》可以说是,在当今文化研究的学术热流中,犹如装载着赫哲人文化瑰宝的一叶扁舟。这是一部尽可能地吸取学者们研究赫哲族文化史的最新成果,对赫哲族的族名文化史、物质文化史、社会文化史和精神文化史,全面、扼要地研究和阐述的首部专著,对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赫哲族的文化源流、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以及弘扬和发展赫哲族的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文化辉煌灿烂,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政策等方面对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作了探析,这些原因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民族声乐唱法的借鉴、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都是歌唱的艺术,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发展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就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同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中国民族声乐真正走向更科学、更系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高兴地读了由李德洙等同志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可以认为,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编写和出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标志。这部310多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出版和发行,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5.
文化史     
文化史是通史的分支,它研究今昔无文化民族的历史发展。如果我们把考古学家和人类语言学家这类专家统称为人类文化学家,那么文化史几乎总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这个定义意味着,专业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同文化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主席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我们民族的祖先,造就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我们今天的科学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我想着重介绍和论述我国原始艺术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从一斑而窥见我国人  相似文献   

7.
(一) 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般指由一个社会的艺术、思想和风俗所构成的特殊体系或指一个民族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艺术、风俗、信仰及一切思维产物。一个国家或民族,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历史,其文化背景亦是各不相同的。人们学习外语,就是要以此为工具,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学习其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一方面促进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语言不是孤立的一种现象,语言中渗透着文化。学习语言(外语)是为了了解人家的文化,学习他人好的东西,但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要学好外语也是不容易的。比如一个词如果我们没有见过或者一点也不理解,那么要记住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既然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关系密切,那么在外语学习中就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来说,情况亦然。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分析研究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本文浅析了阿凡提笑话的文化特色,以期对促进了解新疆的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文明进程的加快,上世纪后半期开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呈上升趋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倍受关注.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进行的民族教育、跨文化教育、双语教育,对我们进行少数民族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们今天的文化艺术,既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又是现代的和民族的。如何通过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和借鉴外来文化成果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的实践问题。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文化艺术如何继承和借鉴的理论阐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广告设计艺术中都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尽管文化的相互交融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但要使一个民族真正接受外民族文化 ,还须经过一个过程。在广告设计艺术中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但是简单否定民族文化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也是设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史证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能力的演进过程。与此相关,人的精神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内化和外化,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成哲学、宗教、法律、艺术、道德等等文化现象,并模塑为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定势,制约和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独具的特色。艺术,是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感受、感觉和思想的综合记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人口、经济潜力等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国家的人民对生活是否充满信心,每一个公民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则更为重要。而公民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往往产生于其对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学校历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青年学生了解本国本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奋斗的过程和在文化科学上值得自豪的成就。青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就要加强思想教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我们祖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做出过重大贡献。探讨维吾尔族的人名,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维吾尔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一些情况和今天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教育应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其音乐价值、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形质丰实,伴随国家走向和平崛起的宏大的文化资源库。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来看,将民族文化资源置于优先地位,是其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民族化的艺术生产的内在欲求;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看,我国的艺术生产应该努力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当代文化的世界格局有两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声音,它以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操持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力量,凌驾于他国文化之上,向其他民族国家传播渗透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业已对某些弱势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文化伤害;另一种声音是来自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呼吁文化多元化的声音,这是一种阻止文化霸权的声音。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生产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取决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忽略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谁就会失去文化建设和艺术生产的主体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悠长,他们的文化艺术也各有特色,建国以后近40年来,各地音乐刊物,陆续发表了许多大家在各民族地区所收集的民歌,使我们对各民族的歌曲,可略有所了解,但对于整个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这不过是一鳞半爪而已。在  相似文献   

18.
五四前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第一次大的冲击,伴随着这场冲击,新思想、新观念在相当的范围内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此,一部思想文化史,就不仅有悠久的古典遗产,而且也有了辉煌的现代馈赠。五四新文化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现代馈赠”。①今天,当我们重新理解和估价五四新文化内涵的时候,当我们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心理、生活态度和思维指向的影响之利弊的时候,我们自然便想到了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杰出的领袖人物陈独秀。他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清理、反省和批判,随着时间的流逝愈益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来。在五四运动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是对先驱者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动画艺术与传统元素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和谐相生的.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大众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需求,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研究,探寻适合动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符号,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动画创作.  相似文献   

20.
歌唱艺术要想走向世界,首先必须加强民族个性。民族个性越浓,世界性越强。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就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时代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时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渠道,让国人喜爱自己的声乐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并进而喜欢、热爱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在传承中国传统声乐文化中,发展和创新我国民族声乐文化;打造经济强国的同时,也必须打造文化强国的形象。因此,加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发展,以及世界性的传播,就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