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在中国的旅游发展处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过渡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湖南省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已蓄势待发。温泉旅游是一种典型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对其进行资源价值评估与价值实现的研究对于湖南省旅游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湖南省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概况、保护现状及经济效益,并运用模糊数学对其进行了价值评估,对其价值实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工建筑遗产作为京杭运河千年文化的历史见证,作为京杭运河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用价值转化为历史文化价值,造型别致的建筑特征对公众构成吸引力。文章分析了京杭运河江浙段水工建筑遗产类型及其旅游开发存在的遗产保护缺失、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融合性不强、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三种水工建筑遗产旅游开发产品:博物馆产品、主题文化街区产品、徒步和露营产品,为水工建筑遗产旅游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遗产旅游备受欢迎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当作旅游吸引力已不鲜见。但有学者发现在遗产不断被商业化、被转化提升为游客消费体验的产品的过程中,遗产丧失了其意义与真实性;也有专家认为,如果规划和管理得当,地方文化也许是社区最有价值的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是否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在云南省东南一带的田野案例,发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于旅游的过程中,由于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所以,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定的观念、价值可能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觉的活动被传递下去;同时,也可能在再生产的实践中根据策略的变通而出现消费遗产、遗产的再仪式化、文化借用等遗产变迁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工业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太原化肥厂外迁,留下了一座完整的前苏联援建工厂,是珍贵的工业遗产。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太原化肥厂的最优之路,可发展工业文化创意园、老工业展览、LOFT新生活方式、承接各种展会和主题文化广场等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5.
旅游定位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本地区旅游规划发展的方向。文章以分析西方游客在贵州旅游的话语语料和读图为手段,揭示西方游客来贵州的主要目的地——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他们体验少数民族人物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特征,并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审美体验和遁世体验。在明确西方游客特点及类别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贵州对外旅游宣传必须定位在少数民族人文景观上,打造好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总结国内外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有四种开发模式比较可行。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是广州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向,而其有效途径就在于维持原有功能型、文化场馆型、主题街区型与整合提升型等四种模式并举。  相似文献   

7.
肇庆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依托旅游城市,将城市的旅游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消费管理有机统一,通过不断规范与创新形成差异,提升地域文化的功能识别力、特色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承载力,从而强化整体竞争实力.作为传统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的肇庆市,应以发展城市旅游为主线,突出度假功能,增强企业实力,构建创新体系,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生态义化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文化的旅游产品.作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时尚和主要方向.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去年以来.湖熟街道把握区划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倾心于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以“四个点、一个中心”为核心的开发框架已经拉开.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正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是具有独特的市场形象、具备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能力、激发旅游者做出出游决策、满足旅游者获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的需要和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的综合地域单元.其系统构成要素包括部门构成、经营环境以及系统输入输出.旅游目的地可划分为城市型、胜地型、乡村型和综合型四种基本类型,他们都遵循"点-轴-网"的空间发展规律.只有出现网状模式时,区域旅游目的地格局才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殊性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以原地保护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保护和展示,并强调文化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在采用生态博物馆模式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须正确认识这一理念,遵循保护性、原生态、选择控制、社区参与和效益回报原则,以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游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品牌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旅游品牌化的作用以及当前我国旅游品牌化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标品牌战略、品牌规划战略、品牌再活化战略、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形象强化战略等旅游品牌化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结合旅游、地产、娱乐、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因其是促进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旅游综合体的“土地”、“产业”、“功能”和“运营”等四个要素。并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归纳其旅游综合体开发时序、规划布局和业态分布,分析其开发聚集模式为开发聚集、产品聚集、功能聚集和运营聚集,最终实现企业的放大效应、溢出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等聚集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核心,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时空演变对于了解区域旅游发展规律及旅游城镇形成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为例,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分析张家界旅游产品与乡村振兴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交互影响,贯穿于旅游产品的时空演化过程中。(2)张家界旅游产品演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旅游经济价值,外在动力来自于游客多元化和阶段性需求差异;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着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沿着一定轨迹不断演化和发展。(3)探索出一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城镇形成—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其本质是体验,其灵魂是文化。盐城基于体验的文化旅游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取向。盐文化作为盐城的特色文化,是人们在进行海盐生产、运销、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的、人文的成果总和,是行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特色文化。基于SWOT-PEST分析,从盐旅融合全价值链分析盐城盐文化旅游开发的竞争性优势,提出盐城盐旅融合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4种定义具有外延过大的缺点,笔者的定义着眼于它的内涵性。旅游学研究的意义,体现在揭示其对于旅游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旅游学理论建设与旅游业实务建设3个方面的价值。导游素质是旅游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导游代表旅行社的形象,是旅行社经济利益得以实现的关键,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导游的素养,应该体现为5个方面的才能。  相似文献   

16.
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是当前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两种模式,二者均奉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可持续的理解却"和而不同".生态博物馆奉行"严格的可持续",侧重于保护,并顺应发展;乡村旅游奉行"温和的可持续".侧重于开发,但也承认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于两种模式理念与实践的比较分析,透视在实现文化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上,梭嘎生态博物馆表现出的阶段性"失败"和巴拉河乡村旅游表现出的阶段性"成功",实质上有着不同于此种表象之下的、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榆林要建成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必须要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旅游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的特性,使得生态修复得以乘旅游发展之风和谐共进。分析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修复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榆林作为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国旅游业的功能转换经历了以下过程: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功能转换既伴随着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同时也和国际旅游研究思潮对“人”的重视有关。旅游可以帮助人类社会克服异化劳动,实现自身价值,达到“自然王国”。其功能转换的意义在于:为旅游学的学科定位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旅游法》的立法宗旨;指明了旅游学人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科尔沁地区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它对科尔沁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其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尚有待挖掘.只有依托科尔沁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增强科尔沁旅游的吸引力,才能增强科尔沁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支持科尔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生态负效应是指人类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因子及其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游客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极易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社区参与,建立生态认证制度和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长白山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