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和统帅,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曾国藩治军思想的内容:以“礼、诚”为本;“勤、恕、廉、明”为要义;军事训练与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并举。其治军思想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治军方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藩作为近代盛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理学家,其治军方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曾国藩的治军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仁”、“礼”为治军之源,“忠”、“信”为行军作仗之本;二是实行“训”与“练”兼施之法,训营规,训家规,练技艺,练陈法;三是协调军队内外的各种关系,使诸将一心,万众一气。曾国藩治军思想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曾国藩成为社会上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纷纷从曾国藩的自我完善、治学态度、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等方面去寻找可资借鉴的地方.从曾氏治军原则出发,分析湘军建军之初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流传甚广的八字家诀,可供我军现代文化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八本"家训、"八字诀"和作诗练笔中蕴含着和谐文化思想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曾氏家族的教育、治军、处世之中,且长期坚持不懈、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具有推崇理学、注重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的文化特色,对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非常深远.这表现在他在治军上坚持以"礼"治军;在战争策略上贯彻"灵活多变,择善而从","以主待客,正奇互用";在人的因素上,主张"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的建军理论,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浓厚儒学特征的思想体系。他创导的建军宗旨、选将募兵的标准、练兵驻军的方法等治军方略,皆可坐实曾国藩确系近代颇有建树的军事家和军事改革家。  相似文献   

7.
袁跃兴 《社区》2013,(23):58-59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这些写给他的父母、夫人、兄弟、儿子等人的家书,涉及了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养生,也是曾国藩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日常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研习历史的首要目的在于资治,从史书中挖掘各类宝贵的经验教训,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曾国藩的史鉴观表现在史鉴与修身、史鉴与从政、史鉴与治军、史鉴与用各等方面,是格物致知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留存的诸多文字言论,蕴涵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探本溯源,曾国藩仕宦生涯中矢志不渝所诚挚信奉、躬身践行、聚力维护的,就是儒家的道统与清廷的政统。围绕着道统与政统这个核心,曾国藩在为官治军实践中极力倡行礼治德政、经世致用和人才兴政的政治伦理主张,试图通过自己的体悟开化,为道统与政统的延续寻求某种定力或门径。  相似文献   

10.
正文章摘自:《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作者:郦波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版次:2012年第一版本书简介:清代曾国藩不仅精通为官之道,又是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的思想谋略精华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以清新的文笔,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军事统帅。后世对其军事思想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建军治军思想,对其指挥作战的理论和实践极少涉及。本文从以上制下、居高控远的战略决策,以活济呆、稳慎徐图的战役指挥,以主待客、奇正结合的战术原则,以水辅陆、呼吸相顾的协同思想四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时期的曾国藩深受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影响,曾国藩的文化品性中打下了这两种相互交汇的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影响在湘军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挑兵选将还是治军打仗,其思想文化理念无不烙上了这两种文化影响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与近代军阀制度的关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命题,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历史变革的重要学术枢纽。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曾国藩创建湘军在源流上的特点、湘军幕府在组织上的特点、湘军对近代化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的勾勒。相对于曾国藩建军、治军与战略战术这几个传统的研究板块来说,该主题的研究是曾国藩军事思想研究新的"增长点",成为了解读近代中国军事制度变革的历程与基本规律的重要历史命题。但在研究的视角、深度与立意上尚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一生在治国、治军方面建树颇多,被后人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英雄”,他的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他在国家管理、军队管理方面始终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富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德治"思想既有对古代"德治"思想的承继,同时又根据时势的变迁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尤其是他在选拔和启用人才时,动态考察人之德操,重视"自律"慎独"作用的发挥及"以德治军"的思想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曾国藩理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是一种为人之道,一种治学方法,而且是具有接近认识论的初步分析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准则。它源于宋学、汉学,是儒家思想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但曾国藩给予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在办事治学、治军打仗、政局评议诸方面进行实践。其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军阀的首创者。其军事思想集中在建军、治军和战略战术三方面。其建军思想主要有:兵员自募、权归主将;军饷自筹、官职私授;各尊其长、各护其主。其治军思想主要有:以礼治军,诚字为本;勤恕廉明,修己治人;刚柔互用,宽严相济。其战略战术思想主要有:以主待客,以静待动;以上判下,步步进逼;先剪枝叶,后拔本根。三宗归一,军为私家军,将为私家将.近代军阀制度由兹形成。  相似文献   

18.
冯玉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毕生都充满着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与此相联系 ,其治军的重要特色 ,就是注重对军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以反帝爱国思想教育和启迪官兵 ,鼓舞和提高官兵的士气与斗志。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在其一生中,坚持用廉政理念治政、治军、治吏、治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死后,穆宗皇帝震悼,追赠太傅,赏银三千两治丧,赐祭一坛,谥曰文正。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学术名家与军政名臣的曾国藩,毕生致力于以礼为中心的学术与治术的贯通。为维护封建统治,将"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信条作为治理湘军的原则,形成了他独特的治军思想,并因此而获得政治、军事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