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图书目录主要有六分法和四分法两大分类系统。汉代刘歆编撰的《七略》首创六分法;魏晋至隋,书目编制和图书分类有了发展;唐代魏征等人编撰的《隋书·经籍忘》将图书则并为经、史、子、集四部,即为四部法。初步形成了图书目录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唐代李璋编撰的《太原事迹记》,是我省最早的地方志之一。然明代亡佚,不为人们所知,明清以来地方志史亦未见征引。《太原事迹记》,一名《太原事迹》,又名《晋阳事迹杂记》。其撰人李璋,字重礼,宰相李绛之子,赞皇人,唐宣宗大中初年擢进士第,卢均镇守太原时辟为从事,以后“出刺两郡”。新旧唐书皆有传。此书最早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乙部史录·地理类。南宗时期陈振孙,有简略介绍和评  相似文献   

3.
《乐记》现存两个文本,即《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通过比较发现,两文本间文字书写多有不同,但《乐书》与《史记》的书写方式却有高度的一致性。由此可推测今本《乐书》虽是由后人补入《史记》的,但其中的《乐记》文本却有可能曾为司马迁所亲见并经手,或为司马迁为撰写《乐书》收集、准备的原始资料。这表明《乐记》应是传自先秦的一种关于礼乐文化的古文献,《乐记》在西汉多本并存、分途传播的事实也可证明此点。  相似文献   

4.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曾先后在上海速成学堂、杭州养正书塾、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等校任史学教习,1913年后任北京大学史学教授。其史学著述主要有《独史》、《地史原理》、《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和《中国通史》等。然其史学成就久被湮没,现仅就陈氏的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加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笔者就所见陈氏著述,对其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作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  相似文献   

5.
辽、金史《国语解》是其编撰者所独创的史著编撰形式,体现了《辽史》、《金史》的民族史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其作者把握历史特点的史识。本文分析了《国语解》的史学价值,指出了其在中国史学编撰史中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上之《条灾异封事》引《诗》为研究对象,考察后可知:刘向用《诗》确不守家法,甚至无今古文之别;在不同场合运用相同《诗》典时,取义亦有不同,据此可知刘向"通经致用"的汉儒品格。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的图书编撰思想十分丰富,在图书编撰史和图书编撰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图书编撰方法上总结出经验"条其大者","操其大要";不主门户之见;取材应该多途径并进行考订求实.  相似文献   

8.
杨作龙同志《秦商鞅变法后田制问题商榷》(简称《商榷》)一文,对拙作《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简称《制度》)一文提出商榷意见。读后颇有收益。然而唯觉其全部论据、论证与结论皆误,故于1989年4月即作《对<秦商鞅变法后田制问题商榷>的商榷》四万余言以答驳之。拙文寄《中国史研究》,幸得编辑部应允为刊布之。然因版面所限,不能尽意刊出,无奈析为二篇,一篇载于《中国史研究》,一  相似文献   

9.
蔡絛系北宋奸相蔡京之子,宋人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共指为恶,因负千载骂名。本文意在论证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肆为奸利"之评不可信。蔡絛之为人不过纨绔任性,并非奸恶。蔡絛喜著述,乃宋代笔记作家中的大家。《铁围山丛谈》为世所共悉,然其所著《西清诗话》、《北征纪实》、《国史补》、《国史后补》等则未受世人注目,实价值亦颇大,本文特为表出之。  相似文献   

10.
李吉甫是唐代有名的政治家、地理学家,也是中唐很有贡献的编纂家。然而,哪些诗文总集乃其编纂,学界颇有异议。而且,其编集特点与地位也没有得到深入的认识研究。据本文考,李吉甫编撰的诗文总集有《古今文集略》《国朝哀策文》《梁大同古铭记》《丽则集》《类表》五种,其编选文体具有复杂性、编选范围具有宽泛性、编选方法具有多样性、编纂目的具有明确性。在唐代诗文总集编撰史上,李吉甫有其特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行《筹海图编》共十三卷.它的编撰过程以郑若曾入胡宗宪幕府为界分为两个阶段.郑若曾在未入幕府之前已经完成了《筹海图编》前七卷部分内容的编撰,而前七卷的大部分内容及后六卷完成于胡宗宪幕府之中.在《筹海图编》第二阶段的编撰中,虽然郑若曾仍然担任着资料收集和执笔撰写等主要编撰工作,但幕府主人胡宗宪在这一阶段编撰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组织其幕府成员共同辅翼郑若曾完成《筹海图编》的编撰,并最终促成了此书最终的出版刊行,而且还为《筹海图编》后期编撰特别是《筹海图编》的后六卷内容的编撰贡献了自己的思路.因此,在不否认郑若曾为《筹海图编》主要编撰者的前提下,胡宗宪的编撰功绩不应该被埋没,同时“胡宗宪辑议”这种署名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史记.乐书》蕴涵了先秦儒家丰富的诗乐思想,司马迁汲取并实践了先儒的思想,他的诗乐思想除了主要保存在《史记.乐书》中之外,还反映在他对“诗”的引用和评论方面。他认为“乐自内出”是诗乐的发生过程,“诗以达意”是诗歌的本质,并且通过诗乐表现、情感浸染来发挥其教化作用,这些思想在《史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 ,我很关注近期问世的《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以下简称《专史提要》 ,陈飞教授主编 ,大象出版社 2 0 0 4年 7月出版 )。据本书的序言和后记 ,陈飞教授在撰写“九五”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文学史学史”之“专题史”时 ,受其著作既多却少有关注的感动 ,遂发愿编撰此书。编者历时三年 ,艰辛搜罗 ,广泛收集 ,细心编撰 ,复经多方努力 ,终得成书。今读之颇有感想。一是视角独到 ,选题新颖 ,是前人所不曾为 ,有填补空白之意义。“文学史”自从上个世纪输入中国以后 ,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迅速…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墓志属出土文献,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其中有数量不菲的词语被《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等普通辞书所失载,这里抽出10条词语试加诠释,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因少日读书宅之东偏(东厢书塾),又著有《东塾读书记》,学者遂称为东塾先生。澧博洽群书,著述繁富。生平除肆力经、史、子部之学外,旁及天文、地理、文字、音韵、乐律、算术、诗词、古文、书法、摹印、绘事,而又靡不精研,继以述造,海内学者咸服其精博。1935年汪宗衍氏著有《陈东塾先生年谱》,末附《东塾先生著述考略》(载《岭南学报》四卷一期),对陈氏著作及遗文佚稿,广为蒐采编列,堪称详备。然自兹迄今,时逾四纪,陈氏佚著稍稍复见于人间。颇有为《考略》所来见、未收者,虽其间有黄荫普氏《广东文献书目知见录》网罗粤省文献书目,征考以至海外,稍补其阙,然沧海遗珠,仍所在多有。爰就知见所及,据  相似文献   

17.
宋人庄绰与王明清曾谓周邦彦因受王寀、刘昺"谋逆"事件牵连而出知真定,然当代学者却反以为邦彦因反对蔡京而外任.此文则考出所谓王、刘"谋逆"事件纯属冤案,是当时郑居中与蔡京政治角逐的产物.但邦彦的确受此事件牵连,几乎获罪,因得到蔡京及其集团其他成员的营救而豁免,遂出知真定.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是史学研究十分重要的方法。探讨《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在编撰背景、体裁、史学思想和学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为推进史学史的研究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綦毋潜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其生平事迹,世人所知甚少,.目前有关綦毋潜事迹的考证,主要有马茂元《綦毋潜里贯仕履及诗》(《唐诗札丛》,载《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4辑),傅如一《綦毋潜生平事迹考辨》(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以下简称《考辨》),陈铁民执写的《唐才子传校笺》中“綦毋潜传”笺注(以下简称《校笺》),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的有关论述.经数家检索查考,潜之身世渐明.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家却各持一说,歧异颇大.问题主要集中在綦母潜的乡贯及其江东别业所在、任宜寿尉及初次归隐的时间上.本文拟就此四个问题,辨析诸家之说,出以新证,以期有所澄清.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楚、越两地文化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活跃和深化.所不同的是,越地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了楚地的道家思想、楚辞创作和重史传统,在哲学思想、经学研究、汉赋创作和史著编撰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充满创新与活力.楚地在楚辞研究和古文经学研究上颇有成就,在其他方面则少有建树,略显沉寂和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