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早期五姓巴人"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辞海>记载:巴人"周以前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廪君为著名领袖."[1]廪君巴人的发源地"武落钟离山(又称难留山)"、"赤、黑二穴"在不在湖北长阳?在长阳什么地方?学术界有过争论.2004年9月,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对比历史文献与考古报告,认为长阳西部的柳山是武落钟离山,柳山的榨洞与虎洞是赤、黑二穴.  相似文献   

2.
廪君巴人“武落钟离山”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廪君巴人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又名难留山。有些学者认为湖北长阳佷山即巴人发源地武落钟离山。本文从山名、方位、难留山、赤黑二穴、阴阳石、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多方面论证了此观点不能成立。然后,从地名、地貌、民俗、姓氏、县志、古文献、古地图、考古发现等,论证了长阳西部今柳山为武落钟离山所在地。  相似文献   

3.
巴文化与土家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即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的很(音恒)山,附近有石穴,相传为廪君掷剑处,《世本》中“廪君种”的神话传说,是我们研究巴人早期活动的重要史影.《太平寰宇记》说“廪君种不知何代”,今朝也难为详考.在秦并巴以前(即公元前三二九年以前),四川境内有一个较大的奴隶王国,叫做巴国.巴人见于记载较晚,其中可靠者开始于春秋,巴人的活动地域,据《华阳国志》说:“其地,东至鱼腹(奉节),西至(?)道(今宜宾东境),北接汉中(即汉水流域)南极黔涪”.这些地域均今之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全国解放后,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又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巴的遗物和遗迹.  相似文献   

4.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古代民族,围绕着廪君巴人的发源地"赤穴",充满着探索、争辩与悬疑。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初步认为,赤穴不在长阳东部的佷山,而在长阳西部的柳山。柳山南麓、清江岸边的榨洞是赤穴。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巴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巴人发源于湖北长阳武落钟离山,廪君是巴人的始祖,巴人是廪君的后裔.1982年,笔者同朴永子同志在《吉首大学学报》第一、二期上发表了《羌人、巴人、土家族》一文,对此观点进行了商榷,提出了“巴人是伏羲之后,伏羲是古羌人之后”、“古代巴人就是‘降处于巴’的古羌人的一支、“古代巴人是古羌人的后裔”的观点.因当时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未能充分地展开论述,现就“巴人源于古羌人”问题作补充论证,请史家特别是巴蜀史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古文献记载早期巴人发源于武落钟离山,学术界经过争论,一般认同长阳山即武落钟离山.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撰文从六个方面论证长阳柳山即古籍所载武落钟离山.笔者认为,此六条依据不足以得出柳山即武落钟离山的结论,言柳山即武落钟离山还存在重大疑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湖北长阳是廪君巴人的发源地 ,廪君巴人是由“赤穴巴姓”与“黑穴四姓”组成的。本文拟从巴人“五姓”中来探索廪君巴人的组成源流 ,以及巴姓在“五姓”中的地位及影响 ,从而说明廪君巴人生存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8.
1995年8月23日,上海《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赴仙居韦羌山“考察”蝌蚪崖后,即于同月30日在该报发表《中国文化史一大悬案将被揭开——仙居发现蝌蚪文石刻》的报导,1995年11月1日,即徐“数次深入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畲家村寨”“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勘查”的两个月后,又在“福建省畲族风情习俗研讨会”上拿出论文《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据徐说,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反响”。确实,不久中新社即发表了《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的消息,《人民日报》又作了《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作者黄冬初)的报导。据说,海外报刊也进行了转载。对于这一“震聋发聩的观点”,引起了浙江省考古、历史、民族学界和民族管理部门及广大畲族干部群众的极大关注。我们也步尘徐学者,于1997年1月29日和2月10口两次赴仙居韦羌山勘查考察,觉得轰动一时的“韦羌山蝌蚪文为畲族远古文化遗迹”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9.
古文献记载早期巴人发源于武落钟离山,学术界经过争论,一般认同长阳假山即武落钟离山。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撰文从6个方面论证长阳柳山即古籍所载武落钟离山。笔者认为,此6条依据不足于得出柳山即武落钟离山的结论,言柳山即武落钟离山还存在5大疑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巴人主体生活在川东、鄂西、陕西汉中的广大区域内,有本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随着该区域内巴人地下遗迹、遗物的不断发掘,结合现有的文献、民俗资料,先秦时期巴人的信仰状况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古代巴人,是活动于我国南方长江中游一带地区的一个旺盛的民族,强悍的民族,有许多传奇和优美的历史故事。但由于历史久远,历史文献记载尚有不少疑难问题。因此,对于巴人的起源地望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未能形成共识。直到近1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鄂西清江长阳发现了我国早期巴人的典型遗址-香炉石遗址和大批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物之后,巴人的起源之谜,才终于成功揭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从一九七五到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共有四十七篇。这些重要论著是我们党和国家在这个时期的历史记录,是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典范。《邓选》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雁翼同志的童年回忆《我心上的河流》已列入《作家的童年》丛书,一九八二年由天津新蕾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回忆录中,作者以纯真而美好的情感,较详细地记录了他童年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当年燃烧在河北平原上的抗日烈火,闻到民族解放战争的硝烟。作者把历史上的革命风云,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在偶然的机会中读到陈丽琳同志的一篇短文:题曰:“白日”与“白首”孰好?”(载《南充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读后颇感其说难信,所以,改易其题,以抒己说,并向陈丽琳同志及读者请教。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16.
《况钟的笔》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杂文家巴人同志发表在1956年5月6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杂文,后收入杂文集《遵命集》。本文不但命意好,而且针对性强,可称得上是文质兼优的杂文佳品。它闪光耀目,至今不衰。  相似文献   

17.
在一九八二年《天津师大学报》第五期上,刊出吴振清、杜淑芬二同志的《对“元杂剧选注”部份注释的浅见》一文,对王季思等同志的《元杂剧选注》中的部分注释,提出了不同看法,我认为是有道理、富于说服力的。兹再举出几则为例,表达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与王季思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8.
虎蜒氏族的历史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廪君是父系氏族时代巴人的祖先,这已为研究清江丈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学者所共识。但是,在廪君之前,古代清江流域还活跃着一个以巨蜒为图腾的蛇人氏族,人们对此知之不多。本文将探讨这个巨蛇氏族与白虎氏族在清江流域斗争相融合的历史过程,揭示鄂西土家族远古历史中的一段悲壮史诗。一、廪君的祖先鄂西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曾出土早更新世晚期的南方古猿化石,长阳下钟湾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长阳人”化石。这表明清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原始人类生存。但是,在“长阳人”与廪君之间的清江流域人类文明史,文献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仅《世本》有“廪君  相似文献   

19.
对“廪君”巴人起源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战国以来人世本》、《后汉书人《水经注》、《晋书》、《通典》、《蛮书》等典籍中都见有“虞君”传说的历史记载。在论述“摩君”巴人历史时,学术界一般多根据《世本》中有关“摩君”出赤穴的一些历史传说记载,从而认为“廪君”是巴人的祖先,并且还认为“摩君巴人”就起源于清江流域。不仅学术界十分流行这一说法,而且分布在湘西、鄂西、川东、贵州等地区巴人后裔土家族居民中,人们世世代代都广为流传说“感君”巴人是他们的祖先。那么,“‘摩君”到底是不是巴人始祖?“质君”又是不是起源于清江流域?““廪君”其人究竟出现在中…  相似文献   

20.
自50年代以来,在鄂西地区的利川、建始、秭归、长阳、五峰、枝江、宜都、当阳等县市,先后出土有许多属于巴国和楚国的音乐文物。这些巴楚乐器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些乐器始自新石器时代,其后不断发展,一脉相承,至今在民间尚留有深厚的根基。楚人善歌,楚俗尚巫,楚音乐文化虽带有浓郁的巫风色彩,但它却是以楚公族诸候国为依托,具有与中原诸侯列国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这是中原华夏音乐文化的传统,楚也沿袭和发展了这个音乐文化的传统。巴人居于长江中上游,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是巴人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也造就了巴人善干,音乐节奏明快、跳动等多方面的特点。以乐舞见长的巴文化对楚音乐文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文选》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中之《巴人》当为楚民熟悉并传唱的巴人俗曲,其和者达数千人之多,足见巴人音乐的和唱表演方式,尤其是旋律、腔调对楚人的影响是何等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