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展     
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车建全对描述事物的态度和对风格的选择可以使人联系到现象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从中思考和体验回到原初的起点、回归完整的经验。他透过模糊的视觉语言沟通了绘画和影像的边界,并以影像化的方式将时间凝固。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一系列举世公认的艺术大家的绘画作品在意境的营造与艺术手法表现上,都与儿童美术欣赏的审美特征有着契合之处。儿童国画本身就是一种简单的出自内心的绘画作品。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了爱心和好奇心,对他们的艺术教育是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努力在绘画大师和学前儿童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大师走向孩子,让孩子从较高的起点学习艺术,了解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主持语:陈文骥不是一个以社会重大主题和文学情节表现见长的画家,而是一个专注绘画语言魅力、尊重自己的绘画性感觉的抒情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有对油画艺术历史的尊重、有对绘画语言变化的敏感。他努力学习中国早期油画家那种广阔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作品有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种流派此起彼伏的20世纪,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统辖着艺术。意大利画家乔尔乔·莫兰迪以他特有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幽雅、宁静、文质彬彬乃至含蓄,以完全纯净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解读莫兰迪的绘画作品,学习他对艺术的态度及创作意图,我们或许能收获一些启发和对艺术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5.
形与神是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在艺术领域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艺术理论很早就提出了形神兼备的思想,强调艺术作品的“传神写照”,尤其是在绘画领域,这一思想更是获得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简要介绍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并围绕绘画作品的形似及神似问题,初步探讨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实现形与神的统一,达到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6.
将绘画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体现着哈代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文章从哈代创作的绘画艺术入手,将《德伯家的苔丝》的细节描述中对绘画手段的运用加以分拆,阐述绘画艺术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及对作品主题的影响,探索哈代运用绘画艺术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绘画作品是对历史文明、人文素养的承栽,是特定时期政治上的形象化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和需要增强素质教育的时代趋势,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绘画作品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深远意义,在变化中感悟艺术的魅力。欣赏绘画产生的美,能使学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强调造型和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秩序,力图使自己的绘画达到绝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着这方面,进行异常执着的追求,但其艺术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为人们所理解,加之他怪异、孤僻的性格,不善与人相处,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内容多是室内静物、野外风光、自画像和少数亲友,题材元素的选择极为有限。本文通过对其绘画作品在题材的表达和元素的选择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来试图了解画家本人极富个性的内心世界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艺术史上,立体主义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空间观,创立了新的艺术语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乔治·勃拉克作为两位立体主义创始人之一,他的的名字明显没有毕加索那样响亮,但实际上他的影响力并不比毕加索小,勃拉克继承了法国的人文艺术传统,作品更富于哲学思考,他对画面语言的探索及拼贴材料的自由运用,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影响至深,他在立体主义运动中的地位是开创性的和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0.
马蒂斯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壁画、雕塑、插图、剪纸等。他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优点于一身,融汇贯通梵高、高更、塞尚的精髓,在形体上吸收了印象派反对再现的绘画理论;在色彩上突破了写实主义的灰暗画面,获得了自印象派以来全新的明快色彩光辉。基于客观与内心的需要,他发展了东方绘画平面观念及装饰因素,放弃了焦点透视,追求艺术“表现”的感受。他的绘画,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生命,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认识、心灵和个性。马蒂斯为20世纪现代艺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布莱克的诗画艺术演绎了一种率真质朴的风格,呈现出自然写真的诗意与画境,纯美的想象在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其画境中的色彩基调是再现诗意的视觉表征,色彩镜像由表及里地映射出诗歌的主题、思想、意境、隐喻及象征内涵。他的诗歌富有伦理教化作用,充满对善与恶的审度,追求心灵升华,表达他对世界大同的愿景。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神曲》,体现出返璞归真、爱憎分明、向往美好的创作主旨并成为布莱克创作思想的一条主线,前者由诗歌艺术趋向绘画艺术,后者由绘画艺术回归诗歌艺术。布莱克的创作之途可谓“诗心入画”,将视觉审美意象融会贯通,实现了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早期绘画表现形式的特点罗群在欧洲绘画史上,15世纪即文艺复兴早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但在我国美术理论界,对文艺复兴早期绘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处于新旧艺术的交接点,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巨匠。他们的作品,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13.
石涛山水绘画作品的风格变化多端,又能自圆其成,体现了他极大的艺术创造能力。他非常擅于在自然形态中寻找合适的山水造型元素,并将其转化成多样的绘画语言,给人们良好的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4.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各自不同 ,因此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自然 ,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的偏离 ;偏离客体的同时促使绘画语言的偏离。对绘画语言的偏离的探讨 ,在绘画艺术中 ,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认识绘画语言的偏离现象 ,有助于真正地理解千变万化的绘画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以他的油画艺术饮誉画坛,被誉为当代写实绘画领域的代表。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油画语言的运用上,还是对当代人类在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表现上,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卢西恩.弗洛伊德是20世纪后半期在国际艺坛倍受推崇的一位艺术大师.弗洛伊德坚持油画创作,他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强烈个性化的技法和形式风格,作品传达出二战后时代的人特有的惊悸、冷漠的特殊精神意味及探入人性深处的深刻洞察力,突破了西方五百多年的写实油画传统。本文从三个时期对弗洛伊德绘画风格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剖析,并且从造型、笔触肌理、色彩及精神意味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以期全面认识这位现代具象写实绘画领域大师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绘画艺术中的匠气,指某一作品缺乏灵气和特点.对匠气的不同评价,彰显了中西绘画艺术不同的追求和发展路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绘画艺术对匠气的不同评价,探讨中西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评价体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夏尔丹对欧洲传统的风俗画、静物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夏尔丹的思想感情、道德修养以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感受、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是他绘画作品具有独特魅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绘画创作生涯中,存在古典主义情结,同时还对工业革命时代变革语境中的印象主义绘画创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的绘画艺术是在借鉴古典绘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瞬间的真实"。德加的绘画语言在题材、构图上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均有突破。他的绘画艺术对我国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构图是装饰绘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幅作品首先打动人的是构图,而不是绘画的内容。我国传统装饰艺术更是在构图上大胆取舍,发挥了超自然的想象力,给装饰绘画作品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