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老龄化的21世纪,中国的养老保障已成为日益严峻的一个社会经济大问题,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解决部分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缺位问题的重要举措,构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战略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要实行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社会、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使人才能够合理流动,就必须考虑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机衔接,就必须要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一体化管理.必须从城乡分割的居民身份制入手,拆掉构成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老龄社会来临的必然选择.开展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的实证研究,对于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体系,作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措施和实施“八五”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了日程。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始于1986年,现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不同程度地建立起统筹养老保险体制。这个体制,实行  相似文献   

4.
任学功 《南方论刊》2010,(4):85-85,8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而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既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为民服务执政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中的重要特殊群体.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形势下,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势在必行.在分析我国各地现行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利弊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抉择过程中的制度困境的深入剖析,构建了以"大账户+小统筹+公共财政补贴"为特点、可转移、易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适应农民工特点、全国统一的新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隔的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损害了社会和谐.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损害了城乡居民的和谐;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非衔接性损害了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我们采取反哺式的策略,根据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性质和特征,明确政府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为农村居民建立非缴费型的年金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分别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周心怡 《东南学术》2021,(3):96-104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可持续问题,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大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建立和完善了包括个人、雇主和政府三方责任主体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由各主体共同承担筹资责任,通过机制设计调动各微观主体的缴费积极性,同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养老保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分担.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责任分担改革经验对我国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充分发挥和有效平衡各主体间的责任分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农业大省,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江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江西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现有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通过政府组织、引导、扶持和激励,加快建立与江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均衡地区发展,保证各社会群体平等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地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初步建立了省域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这为"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快省域社会保障从区隔到统筹的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并有可能领先全国实现省域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挑战、目标与阶段性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全国统筹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面临着旧约束与新挑战,应以实现统一性、提高互济性、促进公平性和保障可持续性为基本目标,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系统性思维,分阶段推进改革。"十四五"时期,应从中央调剂制度过渡到以收支平衡为目标的中央差额缴拨制度,同时优化管理体制并强化激励约束;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基本养老保险推进到全国统筹的高级阶段。具体来说,需要从基金运行和管理制度两方面搭建起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基本框架,完善全面预算、责任分担和激励约束等关键机制,同时防范因此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辉  刘斌 《江淮论坛》2008,(1):102-10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充分借鉴各地的制度经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应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重点解决覆盖范围、统筹层次、筹资模式、缴费办法、领取条件、接续转移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丽 《河北学刊》2015,(2):150-153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而"实际全覆盖"的实现将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下一个奋斗主目标。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放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进行考察,是对城乡居民养老问题从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的转换,为进一步提高整体养老保险参保率、实现养老保险的真正实际全覆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剖析了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促进效应和阻滞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消除公众误区、多方位壮大地方财力、尽快实现全国统筹等措施,以有助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全覆盖的稳定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直接涉及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和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政策的不稳定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当前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及时制定出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无疑会加快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试点的进程.但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筹集层次较低、筹集方式单一和基金保值增值渠道不畅等问题,亟需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完善,并通过法律的方式予以确认,从而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一)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经济安全保障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解决养老问题。依据政府在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养老保险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直接参与统筹和管理,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个人养老储蓄,市场化运作,属于商业保险范畴。它们形成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中国的老龄化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并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但是,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别过大,已经成为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全面分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两种养老制度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养老待遇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需要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1915—1935年养老保险制度建立、1936—1979年养老保险制度快速发展、1980年至今养老保险制度调整和改革三个阶段,遵循"制度建立—制度扩面—制度责权关系调整"的演变路径,受到本国意识形态和政党执政理念的深刻影响。这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从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经验出发,中国应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制度责权关系,重视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执政理念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就公平视角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转变制度设计理念;优化制度设计;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党和政府设立的既定目标,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还面临着利益、政策、管理、技术和风险等方面的障碍,这既有制度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去除这些障碍、加快推动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利益均衡机制、逐步统一各个省份的养老金政策、建立中央垂直领导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加快整合各地基础养老金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潜在道德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乏力和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风险的双重压力挑战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一方面,由人口数量产生的"第一次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养老金支出导致财政负担不断加重。激励相容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储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为减少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应引入弹性退休制度、激发自愿性养老储蓄、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由此推动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