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且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人类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因而从汉字的本身就可以认识到中  相似文献   

2.
汉字部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首的产生把繁多庞杂的汉字分门别类,使之各有归宿,这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语文学者许慎的一大发明。那时,通行的汉字,数目大约在一万左右。许慎根据当时对文字形音义关系的认识,并以“六书说”的理论为指导,发现汉字有些是“依类象形”的“独体”  相似文献   

3.
方块汉字究竟有无优越性,有多大的优越性?这是前人议论过今人还在议论着的问题。很多人不喜欢方块汉字,说它“难”。有的说是二“难”:难学、难用;有的说是三“难”:难认、难记、难写;还有的说到七“难”、八“难”。既然“难”,人们也就产生一个理想:废除它,代之以不“难”的拼音文字。当然,也有持相反意见的。我们也认为,方块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象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注1) 微积分学,又称“数学分折”,它不仅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又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是打开科学技术之门的一把锁匙。这门科学在逻辑上的严谨性,在理论上的严密性,常被人们赞叹为“千锤百炼,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5.
论汉字的两度成熟──兼论《说文解字》在汉字史上的地位何丹众所周知,汉字是现存文字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欧美人类文字学著作中普遍把汉字与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归划在一起,作为“古典文宇”的代表,认为这三种文字共同标志着人类文...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利己心论”,还是边际效用学派的“追享避苦说”,抑或是“两种需要论”,都不能视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者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字演变轨迹:从“神化”到“人化”——兼论今体字的产生杨光辉对于汉字由古体(大、小篆)阶段发展到今体(隶、草、楷)阶段,一般观点是沿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似成定论的旧说:“是时(秦)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有易,施之于徒隶也。”诚然,“文随时...  相似文献   

8.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降文人画一直主导中国画坛近千年,这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和佛家禅学思想是影响中国画发展的主要根源。在这种思想基础中派生出来的“人品、画品论”、“南北宗说”以及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中产生的“书画同源同法论”对文人画的形成、发展、衰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论”,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一些同志对此似乎持有保留态度。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现在又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实质上这是不是“创造”和“发展”;还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怎么又讲“科学技术第一”呢?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保留”和“疑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  相似文献   

10.
文字是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因此,恩格斯以之作为划分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他说:“从铁矿的冶炼的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文字是随生产发展和阶级斗争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正如斯大林所说:“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  相似文献   

11.
论创造能力及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王兴南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类社会的进步史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推动人类...  相似文献   

12.
<正>长寿,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一梦想可以说到目前已经基本实现。“花甲”之年已经低于人们平均寿命,“古稀”之年已经不稀,“耄耋”老人已经大有人在,“期颐”之年也已为数不少。世界上已先后有40多个国家继法国之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联合国确定的老龄化国家的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据统计,我  相似文献   

13.
“以客观公正性、公众利益优先性为原则 ,追求人类的终极价值 ,造福全人类” ,这是“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成立的逻辑大前提 ,而这个“前提”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无视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在实践职能上的异质性 ,把本该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于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或科技共同体的头上 ;忽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它是批判科技决定论形式下的变相的科技决定论 ;抹杀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 ;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 ,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科技的社会伦理取向只能导致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 ,这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恰恰是非人道的、不伦理的 ,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声律论与新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律论的研讨,遵致了中国格律诗的形成,这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值得特别注意的事。从此,中国的汉字特点以及中国与他国文学的不同,才更显示出来,而格律诗的讲究字的平仄、句的字数篇的长短、韵的定位,都有律可依,而格又多样,以显示其繁富多采。声律论和格律诗是有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声律论的来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为中国传统的文气说;一为外来的印度声明论。文气说是认为文学是有气势曲,气势和声调有关。中国诗文注重朗诵,读起来有一定的腔调。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谈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所以说  相似文献   

15.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2010年美国学者创造出了“人造细胞”。无论人工生命是“潘多拉魔盒”,还是人类的福音,这些技术都将对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生物技术、人工生命可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探讨,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专业委员会、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申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历史上,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不会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自我束缚,而是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相互传播,把人类的科学技术推向前进。马克思指出:“某一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正因为“交往”对于科技发展如此重要,所以,研究历史上中外科技交流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曾经多次说过:“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但是“四人帮”却喧嚣一时,疯狂攻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我们必须深入批判“四人帮”这些反动谬论,把被他们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 科学技术是什么,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  相似文献   

18.
汉字起源问题牵涉到汉字产生的时间,起源于何种记事方法。目前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存在时、物两方面的分歧,焦点集中在对汉字性质的理解和对原始陶器刻符的认识上。在汉字产生的时间上,有三千多年说、四千多年说、六七千年说和八千年说;在汉字起源的渊源物上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  相似文献   

19.
论汉字长期处在表意阶段的原因徐凤汉字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字,即使不象唐兰先生所说的“至少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也总该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而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一直处在表意的阶段。为此,人们大都从文字的发展规律出发,同古埃及的象形字和巴比伦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作为运载和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科学思想的首报,新创造新发明技术的推广,都往往得力于当时的科技期刊。而新科学思想的产生,新创造新技术的发明,又都大大促进了新的科技期刊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科技期刊也正如此,是在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从萌芽到诞生,并伴随着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建构成其早期的最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