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待历史的态度,关乎着一个国家、民族兴衰的根本大事。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重新出现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历史虚无主义也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果放任其自由传播发展下去,必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要正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立场,从根本上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借口“重评历史”来解构、歪曲历史事实,质疑、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现,旨在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理论界造成很大混乱.本文通过透析抗日题材电视剧,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特点与表现、理论实质和危害等方面进行简要评析,以把握这一思潮的实质所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不断侵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同时,高校也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的意识,认清楚历史真实面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危害、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清除和阻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蔓延扩张。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否定我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有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政治诉求,有着让人们的思想混乱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加以批判和引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并有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程度高于教师。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是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迷惑性、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学存在不足、社会思想氛围和社会现实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因此,要从改进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和信息管理、深化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努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于近代,存在着载体多样化,形式更加隐蔽的特殊性。当前青年群体接收信息途径多元,猎奇心理和对中共历史认识的不全面,以及留学生的特殊群体和社会应然与实然的断裂,是青年群体接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原因。"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消解历史、激化社会矛盾、消解民族精神的危害。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家宣传渠道的管理,结合青年自身特点,警惕学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存在,来引导与应对青年群体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构建、削弱了其对主流历史结论的认同。极少部分大学生深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而不自知,对其各类典型观点的接受程度各异,不同专业领域大学生受影响情况不一。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迷惑性、极少数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较弱、"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纲要"课教学应着力在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借助互联网的隐蔽性,逐步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政治立场混乱,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原因出发,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肖潇  万小龙 《现代交际》2023,(8):46-53+122
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立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展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涵,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做出重要贡献,最终形成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重大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充分证明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守正创新的精神伟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文明建设,颂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本文就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驳斥,并对如何正确看待历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在法治化进程中经历着本国法律虚无主义思想复杂的历史文化考验。这其中,托尔斯泰的道德哲学为俄罗斯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本文探究了托尔斯泰道德哲学的非暴力伦理学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对俄罗斯法治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互动性强、受众面广、传播性快等特点的网络媒介,肆意散播错误言论,给当代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刻分析大数据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从其传播规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入手,引导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力和锤炼意识形态安全的斗争力这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以此来保障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传播,导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产生信仰危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并产生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责任,也有学校、媒体及普通公民的责任。基于此,我们认为国家应加强"四史"教育、影视作品的审核和网络舆情的监测,对违法者坚决予以打击。高校及教师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将"四史"学习融入课堂,通过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媒体应尽到"把关人"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管理,积极弘扬主旋律;公民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广阔、内容复杂,但其基本问题是国家和国家及非国家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化建设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背景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主要内容,探究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社会思潮,近年来它在网络上蔓延传播,集中表现为对英雄人物的"抹黑"。这是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也是网络监管不利的不良后果,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打击网络"抹黑"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占领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7.
历史虚无主义以反权威、反中心、反主流、反传统的非理性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大行其道、肆意泛滥而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充分做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工作,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揭露隐藏在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真正意图,为青少年创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蒋金坤 《现代妇女》2014,(12):341-342
近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它以否定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渗透传播,正日益搞乱人们的思想,阻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排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制定抵制其影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米娜 《现代妇女》2014,(4):205-205,217
随着伊宁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如何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该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立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认真学习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推动伊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转型开始在我国蔓延。其通过"重新评价"来歪曲否定党带领人民实现救国、兴国的辉煌过往,进而虚化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最终淡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感。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极其活跃,又没有完全形成"三观"的阶段,更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