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周碧旋 《职业》2014,(6):40-41
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正不断深入,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正在推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切实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中职学校直接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技术、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吃苦耐劳、能说会做的一线劳动者.笔者以为,顺利做好并不断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蒋翠华 《职业》2014,(20):26-28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企业的一线工人,他们的素质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而且,中职学校若要获得较大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学校适时地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所以,中职教育不能离开企业的需求,中职教育要为现代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电子系统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并具备一定电子设计的能力,所学内容涉及电子及相关专业,旨在为社会提供能生产、懂管理、会经营、能够胜任相关岗位职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很多中职学校都在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开发方面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在于专业教师能力受限、学校教学资源受限和企业参与程度不高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吴家宏 《职业》2013,(20):14-15
为响应浙江省政府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目标,实现培养创新型的技能人才的教育使命,自2008年开始,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创新创业教育。5年来,“两创教育”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些成果深化了校企合作,弘扬了传统文化,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届浙江中职行”采访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选择义鸟国际商贸学校、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温州市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1所中职学校作为采访对象,侧重展示各校在内涵建设(如学生德育、校园文化、专业建设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海洋经济、家政专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等方面的新风貌、新动向、新成效。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习明 《职业》2015,(6):27
在学校的国家示范校建设基础上,本文从确定本市机械加工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论述了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保障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通过改革探索,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韩良 《职业》2013,(29):8-9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核心技能”课程改革模式的实践研究,从课程生成到教材编写,从教学实施到学生与教师、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用课程及教材实例加以阐述。职业素养与核心技能是个联合体,对于中职学生就业发展来说两者不可缺少,对于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来说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4,(29):F0002-F0002
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首批合格中专、浙江省首批“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学校、浙江省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浙江省课程改革基地学校、浙江省首批“半工半读”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学校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9.
孙艳玲 《职业》2015,(8):141-143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学习观、专业观、职业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软实力角度,就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文体活动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教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叶玲红 《职业》2016,(12):49-51
中职毕业生因为无法适应企业制度而频频换岗的情况已非鲜见,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职教育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就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作进行阐述,紧扣培养“准职业人”的目标,以“校企嫁接”为抓手,即以企业工作媒介的迁移、企业工作形式的迁移、企业考核机制的迁移,来探究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以突显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特点和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1.
林丽萍  梁宇 《职业》2012,(30):45
企业对中职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日益提高。中职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礼仪教育作为中职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需途径之一。本研究分析了中职学校职业礼仪教育现状及加强职业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探讨了加强中职学校职业礼仪教育的途径,旨在引起广大中职学校对职业礼仪教育的关注,以推动符合企业需求的综合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灵芝  吴家宏 《职业》2013,(17):8-9
为响应浙江省政府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目标,实现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教育使命,自2008年开始,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创新创业教育。5年来,“两创教育”促进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些成果深化了校企合作,弘扬了传统文化,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届浙江中职行”采访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选择义乌国际商贸学校、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温州市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1所中职学校作为采访对象,侧重展示各校在内涵建设(如学生德育、校园文化、专业建设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如海洋经济、家政专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等方面的新风貌、新动向、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晶晶 《职业》2023,(13):53-55
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关乎学校的行稳致远。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综合素养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阐述了中职语文与职业素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中职语文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对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策略进行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然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却面临着职业岗位技术要求的挑战。文中从职业岗位群、专业方向定位及改革途径等方面分析,探讨行而有效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学顺应国家“2+3中职升高职”教学模式的尝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孙晓瑜 《职业》2012,(17):31-32
外资企业及国有大中小企业对供电、机电、数控、电子、机车、计算机等专业学生有大量需求。笔者学校向这些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源。很多企业对于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拥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的中职人才很受企业的欢迎。笔者学校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职业模块英语课程,适应了这种社会需求,除了各专业通用的职业英语模块,还有个别专业开设了本专业英语课程,如电工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职业能力培养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各行各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些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亟须教学理念的改革。中职英语教学要从职业能力的视角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把实用和创新作为英语教学模式的主线,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柳春鹏 《职业》2016,(18):152-152
技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型的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而且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需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中职技校的体育教学特点,并对技校学生应具备的体育能力进行分析,希望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邹会玲 《职业》2013,(30):108-109
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基层技工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中职化工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差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尝试对如何提高化工专业中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刘小雄 《职业》2013,(12):140-141
本文针对中职技能人才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分销沙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宗斌  徐星灵 《职业》2016,(5):38-39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办学经验和专业建设的定位,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就如何构筑特色鲜明、注重职业能力养成的"全程交互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