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有过多次爱情经历,他早年的爱情诗,都是其爱情经历的生动写照。他的爱情诗丰富了人类对自身情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己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3.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已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4.
中西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本文从中外爱情诗的发展历史入题,探讨了中西方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对中西爱情诗实例作出比较分析。文章指出,中西爱情诗的异同是相对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也正是因为它们有某种共同之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读者才会彼此欣赏异国爱情诗  相似文献   

5.
丘特切夫的诗是独具特色的哲学抒情诗,抒写的主要对象是自然和爱情。他的自然诗和爱情诗在其创作中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具有深邃的内涵,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更是俄国诗苑的瑰宝,世界诗史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丘特切夫的爱情诗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了对爱情细腻独特的体察,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索。从青年到晚年,丘特切大的爱情诗多达四五十首,约占其全部诗歌创作四百余首的十分之一强。如果说丘特切夫早年最注重对爱情的细腻深刻的体察的话,那么,到晚年,他在此基础上更侧重对人生深刻悲沉的探寻,因此,丘特切夫的爱情诗以1850年为界,分为早晚两个时期。下面拟分两个部分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兆剑 《新天地》2011,(8):124-124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广的影响。李商隐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从爱情关系上,可将李商隐的爱情诗大略划分为两类。一是实有其事的,这类爱情诗抒情对象明显、特定,与诗人具体的爱情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白客居他乡时 ,常借助自然物 (月、水等 )思念着家乡。他自己的婚姻家庭虽谈不上美满幸福 ,没有多少写自己的爱情诗 ,但他通过“代人作”的表现手法 ,写了不少别人的爱情诗。他的漫游诗涉及到四百多友人 ,无论是以相聚、远交为题材 ,还是以离别为题材 ,都充满着真挚的友情。从乡情、爱情、友情三个侧面 ,表现出李白诗歌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9.
穆旦与现代爱情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穆旦虽然诗作不多,但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的爱情诗,显示出了对爱情的独特领悟和艺术追求。首先,穆旦的现代爱情诗中凸现出对爱情观念的颠覆性质疑和辩证拷问与思索;其次,穆旦爱情诗中表达了压迫感、绝望感、怀疑感及其复杂的思绪;第三,穆旦爱情诗具有独特的诗艺表现和诗学特征。对穆旦的“溶解综合力”概念的正确阐释及对其爱情诗从沉郁压抑向明快抒情变化轨迹的细致描述,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准确地理解穆旦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10.
埃德蒙·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理想主义,对美的热爱,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使他被后人誉为"诗人的诗人"。《爱情小诗》是他的一部十四行诗集。这部诗集在内容上赞颂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格律上运用自己独创的"斯宾塞式"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入后现代的美国社会极度物质化,人们的情感日趋沙漠化,表现在爱情诗上,可以看到自古以来被无限讴歌的爱情已经失去了夺目光芒。后现代爱情诗通过意象的日常化、语调的零度化、视角的他化以及音乐性的缺失,体现着后现代爱情日常的悲哀。  相似文献   

12.
《沈园》(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是他对自己年轻时爱情岁月的文学回忆,寄托着对妻子唐琬的真挚情意。在《沈园》(二首)中,陆游通过多重的文学意象构建起自己心中的"沈园",将其升华为古典文学中经典的爱情境域。陆游笔下的"沈园"由三种文学意象相互交融而营构,即"时间"的沈园、"空间"的沈园和"诗意"的沈园,而"诗意"的沈园是陆游所建构的"沈园"这一爱情境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拓荒者,他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爱之神》。1919年4月又在《新青年》发表了新诗《他》,这首诗标志着现代爱情诗的成熟与完美,是奠基之作。鲁迅还提倡并保护爱情诗创作,他不仅鼓励、指导"湖畔"诗社年轻的爱情诗人汪静之写爱情诗,而且当封建顽固者攻击、抵制甚至扬言封杀汪静之时,他挺身而出发表反击文章为汪静之辩诬,并当面鼓励汪静之要勇敢地写爱情诗,因为青年有写恋爱诗的权利。年轻的汪静之在处境最困难时受到鲁迅的支持与保护,又积极投入爱情诗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不成功的爱情成就了他的爱情诗,他的自卑、忧郁的心理气质决定了他爱情诗哀怨悲愁的情感内涵和旷男诉爱的抒情模式.幽暗暧昧的"夜"和明灭闪烁的"灯",筑起了戴诗的意象世界,显示了戴诗和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抒情意象之间的关联.夜的温馨与安谧,灯的敞开与照拂,给了诗人爱的源泉和意境、灵感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道教对唐代三大女冠爱情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冠诗歌是唐诗中特殊且重要的一类,其中爱情是其最重要题材。李冶、薛涛、鱼玄机三大女冠的爱情诗受道教影响颇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女冠道观生活对其爱情意识的催化;道教重阴、房中、辩证、无为淡泊的思想对其爱情诗内容的影响;道教典故在其爱情诗中的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彭斯(1759-1796)是苏格兰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农民诗人。他短暂的人生,为世界人民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是家乡美丽风光的陶冶,是善良农民质朴性格的哺育,是苏格兰优美民歌扣动了他写诗的灵感。他用了近10年时间收集民歌,并在民歌基础加工或创作,1786年出版了他的诗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轰动了整个苏格兰,给英国诗坛带来新气息,成了诗歌史上享有盛名的佳作。 在诗歌的艺术殿堂里,爱情诗是诗歌王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这里名家辈出,诗作如林,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然而在这繁花似锦的爱情诗文苑中,彭斯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却独树一帜,其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景交融意境美,题材新颖构思美,妙用修辞语言美。他以高超的艺术技巧,赞美坚贞不渝的爱情,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凝聚在一首首美妙的诗中,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唤起人们一种追求纯真质朴爱情的美好愿望。 情景交融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作品亘古吟咏的主题。本文从闻捷与伊萨科夫斯基的爱情诗实例分析入手,探讨了中俄爱情诗的选材和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具体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卡图卢斯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歌集》流传于后世,而真正让卡图卢斯获得永久声誉的无疑是他的爱情诗。他在诗中记录了一段完整的爱情经历,描写了爱情各个阶段的感受,语言生动、感情炙热,这些诗为后人了解和窥探卡图卢斯的情感世界打开了窗口。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入手,采取文本细读与伦理背景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布莱克创作的爱情诗的情爱伦理。布莱克一生都在情爱的实践(幸福的婚姻生活及爱情诗的创作)中与情爱的现状作斗争,并在情爱的理想中预言美好的爱情。笔者认为,布莱克的爱情理想孕育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爱情伦理。  相似文献   

20.
只有充满美好、纯洁感情的爱情诗篇,才真正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普希金的爱情诗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情感和高尚的德行,是完美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