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观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取向的心理观和人文取向的心理观。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又称实证心理学,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其实证科学观一直主导着心理学的发展,导致心理学出现"不统一"的困境,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观是解决困境的唯一出路。新的科学观应是整合观,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心理学的研究才能真正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方人文主义不同的起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中西方人文体育观的差异及互相影响的因素.西方体育观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而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人文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强调文化意境,注重艺术性的特点.随着"西学东渐"浪潮,中国的人文体育观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价值观.比照中西方体育观的差异,可以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更多哲学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逻辑观是困扰当前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两千多年来,逻辑的名称虽几经变化,但对命题形式、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始终是西方逻辑不变的主题.由于中国逻辑史研究是基于西方逻辑的传入而产生的,因此,西方逻辑的逻辑观应当成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思格新的公正观以西方社会形态演变为依据,从社会经济学说的角度研究并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公正观.而中国儒道墨法家的公正观则植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除了与西方社会的公正观有一定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性.因此,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公正观与中国儒道墨法家的公正观之间的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舆论环境是当今国家"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概括几千年来西方中国观的变化,探讨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变迁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影响西方的中国观的四个因素:第一信息不足、不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给正确的西方中国观的形成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第二非我类民族偏见的影响和制约着正确的西方中国观的形成;第三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国自身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第四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是否有利于西方国家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人性观的后现代转向对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决定论、内源决定论和交互决定论是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人性观。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进行了深刻解构和重构。人性观上的后现代转向对当前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有田 《东方论坛》2005,(5):92-97,108
在以什么人为本和如何以人为本的问题上,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看法,形成多种多样的人本观.其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中国传统的伦理主义人本观、西方的个人主义人本观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本观.伦理主义人本观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个人主义人本观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集体主义人本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人本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西方美学思想不断传入,使中国传统的文学观逐渐削弱,近代文学观逐渐嬗变.比较明显的是,现代游戏文学观得到提倡,反映文学观得到加强,以及审美文学观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9.
时间观与民族文化--中美时间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的角度比较中美时间观念,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时间观既是线性时间观又是循环时间观,以循环时间观为主,而美国则是线性时间观;在时间取向上,中国重视历史,有过去的时间取向,美国重视未来,有将来的时间取向;在计时、用时和守时的习惯上,中国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美国属于单向时间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法依靠不断引进的外国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功能理论对中国的当代英语教学影响深刻。分析和思考在这两种理论影响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转变,意在促进我国英语语言学习理论及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能形成和确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英语教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