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这里所谓的“内容传达”,是指苗族民间舞蹈的姿态动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若从舞蹈本身所指代、传达的对象和意象看,大致可分为巫舞、史诗舞、爱情舞和娱乐舞4类.A巫舞系统.这部分主要与鬼神、神灵有关,如湘西苗族《接龙舞》、《奶傩芭傩舞》、《跳香舞》,桂西北苗族《舞纸马》、《巴单舞》、《踏索舞》,黔中南苗族《粑槽舞》、《刀梯舞》、《跳洞舞》、《雷公舞》,黔东南苗族《鼓藏舞》、《马刀舞》,黔西北、滇东北苗族《神鼓舞》、《鼓笙舞》,广西融水苗族《拉鼓舞》等等,是一个庞大的舞蹈系列.它与学术界通常所称的“宗教舞”有近似之处,但却不能用固有的宗教模式硬套.尽管就其实质而言,神与鬼都是原始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产生的非科学观念,但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渊源和认识根源不同,对这二者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正>一、跳星跳月“跳月”是苗族青年男女最古老的一种传统社交活动.《续文献通考》载:“苗人仲春刻本为马,祭以牛酒,老人并马箕踞;未婚男女吹芦笙以和歌词,谓之“跳月’”.  相似文献   

3.
特指舞袖舞动的样子(即呈现似弓弯的状态)。①(唐)邢凤《梦中美人歌》:“长安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这里“舞袖弓弯”四字,实际上包含着举行舞蹈的一层意思在里面。诗句是说在舞蹈进行时,舞袖呈现出弓弯一样的美妙之态。②(宋)王千秋《临江仙》:“柳巷莺啼春未晓,画堂环佩珊珊。熏炉烘暖鹧鸪斑。寿杯须斗酌,舞袖正弓弯”。③(宋)陈晔《要鼓令》:“瑞露回翔,拥真仙、鸾驭临华堂。阗阗珠履争相庆,笙萧奏,绮筵张、捧玉觞。好深酌九霞浆。舞袖弓弯呈妙态……”(见《全宋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释词语,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俗词语,然而词义比较特殊,为一般辞书所未收,因而容易误解。今略陈鄙义,试为之解,以期引起同好们的注意,共同切磋琢磨,求得确诂。转一指吹奏乐器,如:“笳吟度陇咽,笛转出关鸣”。(陈后主《昭君怨》)“笛转”犹“笛吹”。“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颜之推《和阳纳言听鸣蝉篇》)“转箫”犹吹箫。“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谢脁《随王鼓吹曲十首·从戎曲》)“清笳转”,即清笳鸣。“出则鸣驺御道,文物成行,饶吹响发,笳声哀转。”(《洛阳伽蓝记·城南·高阳王寺》)《太平广记》引此文,“转”作“啭”,两字通。《广韵》去声线韵,“转”、“啭”同为知恋  相似文献   

5.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贞观二年夏四月己卯条载:“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梁、陈之音多吴楚,周、齐之音多胡、夷,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声,作《唐雅乐》,凡八十四调、三十一曲、十二和.诏协律郎张文收与孝孙同修定.”六月乙酉条载:“孝孙等奏新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情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御史大夫杜淹曰:“齐之将亡,作《伴侣曲》,陈之将亡,作《玉树后庭花》,其声哀思,行路闻之皆悲泣,  相似文献   

6.
笙,在我国现有的民族吹管乐器中,是历史上很早使用的乐器之一,早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的殷代(公元前1401年至前1122年)甲骨文字中就已有记载,距今已3000多年历史了。河南安阳的殷墟中曾经发现的关于它的最初记载:“龢”(即“和”)便是如今笙的前身。尔后,《尔雅·释乐》中有“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之说;春秋末期,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所编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亦有“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等诗句;到宋代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当时的杨杰对笙已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我国古代,笙是以自然野生植物--匏(即葫芦)…  相似文献   

7.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大清一统志·柳州府》载:“侗,在怀远(今广西三江)县,与狑杂,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过去侗族是善舞又善乐,如今,侗家人人爱唱歌,年老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这是侗族的传统习惯,也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侗家有句成语:“饭养人体,歌养人心。”说明侗歌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生活的亲密伴侣。  相似文献   

8.
苗族分布地域辽阔,内部支系繁多。为深入了解苗族的历史和现状,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支系苗族的具体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苗族内部支系区分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1 关于苗族内部的支系,明清的史志中多有记载。陆次云《峒溪纤志》载:“苗人盘瓠之种……尽夜郎境多有之,有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红苗。苗部所衣各别以色,散处山谷,聚而成寨”。黄元治《黔中杂记》云:“饮食起居,请苗亦相若,惟衣  相似文献   

9.
关于宋玉《舞赋》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宋玉《舞赋》的问题 ,历来学者大多视其为伪托之作 ,认定其是对傅毅《舞赋》的“简节其词”。本文驳斥了这一观点 ,分别以对汉赋、傅毅赋的模仿创作方式的寻根溯源 ,对宋玉《舞赋》与傅毅《舞赋》的比较研究 ,以及对作为认定宋玉《舞赋》乃“伪托之作”的所谓铁证《艺文类聚》的可信度的质疑 ,来考证宋玉《舞赋》并非“伪托之作” ,而理应是宋玉亲作。  相似文献   

10.
芦笙是我国西南苗族等一些兄弟民族最喜爱的传统自娱乐器。除湘西外,其他地区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人人会吹。据宋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当时湖南辰、沅、清州的“蛮”也吹笙。“蛮”就是现在的苗族,辰、沅一带就是现在的湘西,可见芦笙在整个苗族地区古已有之。 现在的芦笙是由竹管和木斗组成的。竹管有六根,长短不一,每根开两孔,卞孔安  相似文献   

11.
一“载”,究其本义,《说文解字》说:“载,乘也;”从车本声”。这明确地表明,“载”是一个形声字,它是以“车”为义符,以“哉”为声符,其本义从“车”而得“乘”意。最早文献,见诸《易·大有》,其文为:“大车以载”。然而,语言的发展,词义出现引申,人乘为“载”,而物乘也可以是“载”,如《诗·正月》“载输尔载”。再由此,乘坐之具也成了“载”,如《书·益稷》:“予乘四载”。更由此而产生“承”义,如《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事”义,如《书·  相似文献   

12.
统编中师语文《阅读和写作》第一册《再别康桥》一诗的课后练习和教参,讲诗人在再别康桥时,“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只是吹奏起‘别离的笙箫’”。依据是什么?据其分析看,他们的依据是诗中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而同套教材第二册“基础知识”,又把此句作为“比喻”例句。孰是孰非?师从于谁?学生常有发问。 为此,我们不妨再看看《再别康桥》。 康桥,是诗人徐志摩“难得的知己”,“精神依恋之乡”,与之作别,难免回味与之在一起的生活,倾诉  相似文献   

13.
《笙赋》中所表现的“中和”之美、礼乐教化思想,既对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创新,充分强调了以笙乐为代表的中和之乐的能动性,体现出笙乐在传统礼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音乐审美意识.以《笙赋》中所描写的情境感受及其表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为核心,结合潘岳履历、生平遭际,斟酌文中词气,可以确定《笙赋》作于闲居洛阳时,大概与《闲居赋》同时或稍后,即晋惠帝元康六年(296)或稍后.  相似文献   

14.
《诗经》“六笙诗”因“有其义而无其辞”,引发了古今无数的讨论。它的篇次莫定,前后不合,难以融入《诗》的辞章编排系统。特别是由它引起《诗》文本编排的变更,所谓由毛公“推改什首”,造成了《诗》的“非孔子之旧”,多与史实不合。这在出土文献海昏侯《诗》、汉《熹平石经》与毛《诗》互证中得到充分证明,并在《诗》文本的学术源流与汉代《诗》学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持。“孔子之旧”就只有“三百五篇,遭秦而全”的《诗》文本,四家皆无异义。郑玄相关解说的存亡、缘由自相矛盾,反映的只是其笺《诗》所见与注《礼》所用乃不同的另一个《毛诗》文本。其中的“六笙诗”序,不过是其时的《毛诗》学者将《乡饮酒》《燕礼》中用乐的《小雅》的《南陔》等6篇编排到《诗》文本中的新变现象,而不能说是代表“孔子之旧”的古《诗》文本。不包括“六笙诗”,才是“孔子之旧”三百五篇古《诗》文本的实际篇目。  相似文献   

15.
脸谱艺术     
《老友》2003,(6)
我国戏剧中的脸谱,起源于古代的面具。据传,早在公元前的西周就有一种叫作"傩"的乐舞,舞者就带着面具。唐代乐舞中,亦有戴面具的。唐代的崔令钦著《教坊记》中载:北齐兰陵王勇猛善战,但其长相像一个妇人,打仗时敌人不甚畏惧,他就刻了一个形象威猛凶悍的面具戴上,以后上阵,屡打胜仗。他的部下编成了歌谣《兰陵王入阵曲》,以后又发展为《兰陵王破阵  相似文献   

16.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两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一股学者多以为此二句是写洞箫声之悠然动听,是从音啊的效果上极力渲染那种幽怨悲凉的情绪,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等句作用表达手法相同.本文拟提出一点新的看法,认为二句是暗用典故以寄托不便明言的某些感慨.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为数不少的古代文献,都有苗族在历史上曾有过犬图腾崇拜的记载。晋干宝《晋纪》曰:“武陵、长沙、卢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称:“今武陵夷即盘瓠之种落也”。隋黄闵的《武陵记》载:“武陵蛮七月二十五日祭盘瓠”。唐《元和郡县志》道:“辰,蛮夷所居也,其人皆盘瓠子孙。”宋朱辅《溪蛮丛笑》说:“五溪之蛮,忤盘瓠种也。”《大明一统志》载;“辰之沅陵,壤杂苗僚,祖皆尊盘瓠。”盘瓠故事始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其后记述盘瓠文化的古籍就屡见不鲜了。从盘瓠故事的内核来考察,这些记载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武陵蛮中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确实有过犬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8.
汉代“鼓吹”与“骑吹”的区别是乐府学史上的疑难问题。以出土汉代画像材料为证,“鼓吹”与“骑吹”之所以容易混淆,主要在于它们都以骑载的方式用于道路。骑载“鼓吹”与“骑吹”的区别,应该主要在于前者必须有鼓有吹,而后者则是有吹无鼓。“骑吹”可以视作低配版的骑载“鼓吹”。“骑吹”的出现与骑载“鼓吹”的表演难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诗经》 “六笙诗” 因 “有其义而无其辞”, 引发了古今无数的讨论。 它的篇次莫定, 前后不 合, 难以融入 《诗》 的辞章编排系统。 特别是由它引起 《诗》 文本编排的变更, 所谓由毛公 “推改什首”, 造成了 《诗》 的 “非孔子之旧”, 多与史实不合。 这在出土文献海昏侯 《诗》、 汉 《熹平石经》 与毛 《诗》 互证中得到充分证明, 并在 《诗》 文本的学术源流与汉代 《诗》 学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持。 “孔子之旧” 就只 有 “三百五篇, 遭秦而全” 的 《诗》 文本, 四家皆无异义。 郑玄相关解说的存亡、 缘由自相矛盾, 反映的 只是其笺 《诗》 所见与注 《礼》 所用乃不同的另一个 《毛诗》 文本。 其中的 “六笙诗” 序, 不过是其时的 《毛诗》 学者将 《乡饮酒》 《燕礼》 中用乐的 《小雅》 的 《南陔》 等 6 篇编排到 《诗》 文本中的新变现象, 而不能说是代表 “孔子之旧” 的古 《诗》 文本。 不包括 “六笙诗”, 才是 “孔子之旧” 三百五篇古 《诗》 文本的实际篇目。  相似文献   

20.
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梅村)所作《圆圆曲》以其脍炙人口而流传百世。并被史学家称之为信史。陆次云谓:“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刘健云:“惟吴梅村《圆圆曲》,为得其真。特别是《圆圆曲》中:“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一句,被一些史学家作为吴三桂降清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