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具有保证政府行为公共性、增强政府行为回应性和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价值作用。但因还存在着"官本位"思想观念、评估主体的局限性、缺乏有效制度设计以及参与的积极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转变绩效管理理念、创新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等,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进而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一种旨在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公民参与的政府制度创新活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具有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体制与机制之间的关系协调、防范"悬浮式"改革问题及注重公众参与作用等。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应加强行政权力的集中整合,建构行政服务局,扩大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3.
引入公众参与是解决雾霾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囿于传统"官本位"思想,以及受教育水平、理性经济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公众陷入参与意识的规避化、参与效能的离散化、参与途径的非制度化和参与过程的重结果化等困境之中。因此,寻求雾霾治理中公众参与困境的出路,政府层面包括有效利用利益杠杆,拓宽公民教育形式,创新政府实践方式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方式;公众层面则要以培育规则意识和提高参与理念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政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推进公众参与是其重要职责。然而,政府在推进公众参与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公民意识、健全参与机制和公开社会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王彬 《南方论刊》2020,(3):43-45
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引发了大家对于公共环境政府危机管理的思考,许多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失灵"现象屡屡出现原因就是缺少公众参与。因为公共参与危机管理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应变能力,解决"失灵"现象以及确保政府价值取向。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仍存在"两薄弱一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危机教育机制常态化和建立多边危机应急机制来应对公共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6.
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这一视角,考察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对于推动地方治理创新和公众参与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3个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来把握以公共参与为核心的参与式治理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参与对于地方政府改革和治理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使公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过程实现程序化、常态化的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创新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作为对"政府直控型"治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进入到学界视野。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对其从社会结构层面进行的探讨,缺乏从公众个体心理层面的深入研究,而后者才是决定公众行为的根本性因素。本研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从影响行为意向的三个关键因素"态度""社会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入手分析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可行性和困境,并且构建了"赋权—认同—合作"的参与机制,以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提供创新保障。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此后,学术界关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拟对相关研究情况做一简要的概括和梳理。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对政府效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弥补了政府的有限性。但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公众参与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等。通过对公众角色科学合理定位,分析政府危机管理中公众所扮演的参与者、监督者和信息传播者等角色,寻求构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对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琳  高洪成 《理论界》2012,(11):177-178
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克服政府内部评估模式缺陷的重要途径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公众参与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在当前的评估实践中得到完全落实,公众参与尚局限于浅层的"有限参与"阶段。基于近几年保定市效能建设及社会评议工作的实践调研,在总结归纳公众参与阻碍因素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技术的层面提出了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现路径,以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开始在我国兴起,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公众参与度的不足。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关键在于提升公众主导度、参与度、信息透明度、互动沟通度等在内的四大核心维度。“全过程参与”作为一种新颖的运作模式可以全面、系统地提升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维度,为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开展提供一种有效的路径突破。  相似文献   

12.
灾情信息管理在防灾抗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灾情信息传递主要存在灾情信息多元生成条件下官民信息融合性较差、灾情信息传递的结构化依赖导致灾情获取盲点、防灾抗灾减灾举国体制诱发灾情选择性传递、自上而下分灾种的管理模式导致灾情信息分割等突出问题。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与公众获取灾情信息的能力将得到强力提升,公众参与灾情信息传递的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灾情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孤岛"将得到有效消除,政府与公众灾情信息融合共生的生态将更加优化。构建政府与公众灾情信息传递联动机制要从提升政府灾情信息发布的精准度和公信力、强化多元灾情信息生成的包容性和整合度、夯实公众全方位参与灾情信息传递的基础、创新大数据背景下灾情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四个方面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对于政府决策关注度和参与意向日渐增长。政府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关乎到公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质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决策治理。将听证会制度纳入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工作之中,是调动公众参政议政,发扬民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因此,听证制度必须做到公民的切实参与,保证重大决策的透明、民主、科学。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各地,财政灾难、允许更大程度的参与以推进民主的压力以及克服官僚制和市场局限的愿望都普遍存在着,这促使政府为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而准许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组织扮演崭新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一新秩序被描述为从"管理"到"治理"的范式转换.政府让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组织参与进公共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是势在必行的,环境灾难、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行动都对此提供了佐证.本文探究"治理"概念的演变,讨论市民为基础的组织被要求参与公共风险管理时要解决的一些事项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公众参与实践中,公众有效参与不足问题正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公众参与影响力和破坏政府行政公信力的重要因素。缺乏有效公众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众参与制度设计不完善、公众参与操作机制不科学以及官员对公众参与存有顾虑等。推动公众有效参与,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的信息公开制度、权利制度、程序制度和反馈制度,从机制层面主动预判公共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参与问题和风险、科学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机和利益诉求以及理性设计决策不同阶段中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方式,从个体层面强化培育政府工作人员的民主行政理念和公众参与技能。通过多方并举,实现公众参与的有序发展,更好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构建起在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环保产品的提供需要构建三种机制: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环保的依据、公众参与环保的原则、公众参与环保机制的静态要素、公众参与环保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扩大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公众参与的功效,需从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选择恰当的公众参与方式和深度、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促进公众与政府间的良好互动及设计完备有效力的监督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充分调动经济主体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府、企业和公众利益失衡是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突出成因.社区环境圆桌会议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创新模式,其通过公众与政治企业家、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结合,以及会议带来的公众组织化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可以推进环境民主,改善环境质量,逐步趋向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均衡.从江苏的实践情况来看,社区环境圆桌会议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创新模式,其顺利实施有赖于一系列制度安排:政府主导制度、激励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专家支持系统、公众组织化促进机制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民主化、科学化、公正化、效益化是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基本价值诉求。然而,在实然层面却存在公众参与不足以体现公众利益取向、离决策价值目标存在差距、对决策影响力过低、不足以保障决策效用实现等价值缺失问题。实现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价值需要从几方面着手,其中有规范公众参与范围、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保证公众参与权利和提高公众参与效力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等口号和理念大行其道,并由此推动着整个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广州作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最成熟、公众参与意识最强烈的城市之一,在社区自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而天河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敢为人先,很多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