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太湖,烟波浩渺,无锡,钟灵毓秀,合着太湖新城建设和滨湖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历史步伐,一所崭新的小学诞生了,她就是无锡市太湖实验小学。新校成立于2010年8月,由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巡塘小学、周潭小学、龙渚小学整合而成。三年多来,太湖教育人呕心沥血建新校、立体制、育文化、抓养成、提质量、创特色,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在滨湖教育崭露头角。2011年12月,通过创建,高标准建成了"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学校植根于三所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吴越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着实小学子。学校确立了"建人文校园,塑志雅新人"的办学目标,以"志雅"为校训和育人理念,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做一个高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江北新区是国家级经济新区,优先发展教育惠民生。为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放大优质教育资源,2017年8月组建"扬子一中教育集团",以扬子一中为集团本部,原长城中学为分校,采用"名校+乡校"模式,实行一体化办学,一校两址,同步发展,合作共赢。集团化办学两年多来,成果丰硕、令人瞩目。35年的办学业绩已让扬子一中成为本地区颇有影响力的名校。  相似文献   

3.
正句容市崇明小学创办于2010年9月,学校按照省现代化小学一类标准建设,现有31个班级,学生1400余名,教师96名。教师群体中拥有特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后备人员2名,县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帅26人。建校以来,崇明人秉承"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创造潜能"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改善教育设施,彰显人文环境,提高学校发展硬实力;  相似文献   

4.
正旺庄实小是一所二十一世纪创成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十几年来,她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从原来的农村中心小学管理转化成中心校和分校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放大盘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走在了新区教育的前列。近年来旺庄实小的管理模式又不断革新,中心校和分校模式将变成"一校三校区"模式,旺庄教育进入了共同体管理的快车道,为无锡新区区域教育高位均衡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5.
正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原钟英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曾走出两院院士、"两弹"元勋任新民等优秀人才。学校为"江苏省首批文明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呈一校三部格局:北部校区为办公区,古典建筑风格,绿树葱笼,环境幽雅;中、南部校区为教学区,现代气息浓厚,整洁美观。学校遵循"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宗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遵循"实施最大化教育,教育最大化学生,追求最大化提升"的办学思路,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争创省市一流品牌初中"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以"责任"为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明确了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初中学业  相似文献   

6.
正无锡市新城中学位于锡城东南,伯渎河畔,新区商务商贸功能区核心位置。学校始建于2008年,年轻,却不薄弱。学校以"信诚"为校训,以信念、信心、自信、真诚、诚恳……来培养全体师生守信讲诚的品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品牌,追求卓越"为学校核心精神:把"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满意"作为办学追求,提出了文化立校的发展理念,努力"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家园、乐园"。学校占地86.5亩,布局合理,新颖别致,环境优美。校园文化布置设计,注重学校景点设计的文化品位,致力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校园内科  相似文献   

7.
正把握现在,放眼未来,锤炼特色,铸就品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2011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其前身是徐州市科技小学。学校本着"倡导人本化管理,构建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实施生态型教育,构建生态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创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学校按照市、区的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打造特色,争当率先发展排头兵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教学、实践、培训、研发、创业和创新功能为一体的学校。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办学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校园园林化、办公网络化的现代职业学校新格局,走上了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道路。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质为重、特色发展、服务社会,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当职教排头兵"的奋斗目标,以"质量、品牌、特色"三项工程为抓手,坚持走内涵发展、创职教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即“以校为本”的课程,它是指学校自主研发的、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带有鲜明的学校或地方特色、体现学校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学校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体现,又是更加贴近校情、教情、学情的办学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创办于1919年,原名"求是小学",抗日战争时期更名为"城东小学",目前为福建省级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坚持"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持久深入开展了"传承客家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活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下面笔者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秋白精神"的主题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树立信心、自主发展、激发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锡市新区江溪小学是一所跨越百年历史的老校。革命先驱瞿秋白先生曾在此任教。学校充分利用这深厚的德育资源,开展瞿秋白精神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江南燕"德育品牌。近年来,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德育工作以"秋白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的发展需要思想的引领,当这种思想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时,学校发展也就有了可贵的先机,有了前进的引擎,有了向上的动力。金湖县实验小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她成立于1960年的小学,现有63个教学班,3386名学生,190名教师。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金湖实小人默默耕耘,不懈探索,反复实验,一直把"科研兴校"作为自己的办学方针。"启发自我教育,培养‘三白'小主人的研究"、"构建小学生良好习惯立体化模式的研究"、"基于艺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快乐语文思想和策略的研究"、"实施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研究"……金  相似文献   

13.
"华水精神"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60年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的结晶,它是由科学的办学理念、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鲜明的教育特色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它集中体现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当前,学校确立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更加需要以这一精神为指引,认真总结办学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彭埠第一小学是地处杭州城东的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以“绿色、自主、和谐”为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建构办学特色,曾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红旗大队、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杭州市示范小学、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江干区教学质量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15.
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沙县大洛初级中学遵循"和谐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确立"平安为本,立足常规,务实重效,争创一流"的管理思路,以"三风"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  相似文献   

16.
正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马坝小学凭借着"校  相似文献   

17.
我校的核心办学目标是:追求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共振。近年来,我们从校情、教情、学情出发,立足校本研修,用多维平台撑起教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市名流学校 学校创办于1994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100097.51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92人,64位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2人,专科以上毕业52人。学校始终以“科学管理示范校,创新教育实验校,社会主义文明校”为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应当重新思考与定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的教育之路已八年有余,实践表明,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中心小学是2004年创办的一所年轻的市属小学。学校创办以来,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合力办校、严谨治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质量立校、特色托校”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平安校园”、“诚信校园”,正朝着人才辈出的示范性学校奋进。校毛毛虫文学社是于2004年由爱好文学的同学们组建起来,旨在让所有爱好文学,在文学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能在一起探讨文学,促进交流。文学社以“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感情世界,提高写作能力”为宗旨,扎扎实实地努力着。在理事会社员的努力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毛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