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要实现<课程要求>所规定的多层次要求,开设选修课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通过促进学习动机,选修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其它知识时构建语言知识,并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选修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课程.在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时,知情判断、目标定位和课程评估要特别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拓展英语课程的教材面临着挑战.文章依据CBI教学理念,以及对大学生英语四级后拓展课程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特别是在分析学生对教材满意度、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需求的前提下,实施拓展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探索,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方面进行尝试.特别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组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点,依托农林学科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成果的报道内容进行教学.课程结束时研究组进行了后期问卷调查,并将选修与未选修此课程学生的CET 4和CET 6的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校验分析.结果表明:以学科内容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选取国内外农林新闻报道内容作为拓展英语视听说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能使学生在获得新信息、扩大视野的同时,习得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也能提高学生英语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Dudley-Evans&St John的需求分析框架制定调查问卷,对翻译专业一到三年级本科生展开本科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一半的学生想要从事专职译员的工作,其中将近80%的学生选择应用翻译;学生对课程比重和课程顺序满意度较低;对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和口、笔译实践类课程和翻译职业知识类课程需求较大,而忽视中文类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翻译理论类课程和译作评析类课程。基于此次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的社会需求调查研究成果,笔者遵循《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精神提出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语言课程模块,翻译技能、知识与实践课程模块,职业领域课程模块,跨学科知识课程模块以及人文知识课程模块,旨在培养翻译专业本科生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学科领域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结合需求分析及ESP相关理论,调查了大学ESP课程的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对未来职业领域最需要具备的英语技能调查发现,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从学生视角出发,对ESP语言技能学习需求和课程需求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ESP课程学习需求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凝练出一套多元化ESP英语“模块”化课程。这个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必需的知识结构、专业方向和个体主观需求将课程设计成几个模块,如语言基础模块、学术技能模块、专业英语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几门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5.
高师院校要承担起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必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建立起以通识教育类课程模块为基础,以学科专业类课程模块为支柱,以教育学科类课程模块体现特色,以选修课程模块展示个性的四位一体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利用影视作品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阐述了讲授课程影视的选取、授课进程和课件的制作;并通过对建工学院三个班的讲授,根据测试和学生反馈验证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影视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扩展和深化,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已经成为目前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必要补充.从二语习得得相关理论出发论速了大学英语影视选修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并就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影视资料自身的优势,解决目前教学所面临的师资培养的压力,选修课管理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概念下的大学英语影视选修课的创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总结有关词汇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组块构建记忆策略的概念,并在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学中进行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结果表明:(1)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可显著地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和词汇记忆技能,能改善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态度,激发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不同类型的学生受益程度不一样;(3)本实验所采用的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方法、途径能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这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是一种半学习、半实践的语言类课程,是学生从学英语到用英语并掌握英语实用技能的关键环节。我们应提高对专业英语教育和学习的重视程度,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和学习氛围,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实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作为外语听说教学的辅助课程或非外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以其特有的真实语言优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师生认可。在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面前,如何选择影视作品和设计课堂成为英语影视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了解影视作品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选择,精心作好课堂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应从高等中医院校关于中医学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原则出发,来构建选修课程模式,提出了构建7个选修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12.
对改进农林院校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英语教学效果欠佳,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市场所需的语言水平。为此,本文提出4个改革思路:提倡快乐英语精神,重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增强学生的课程知情权与学习参与感,贯彻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引进利用原版教材,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国外教学体系,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指出研究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学”课程实施依托项目的外语学习的实验研究发现,依托项目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应用能力”、“逻辑论证”和“自我评价”四个方面。此外,依托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职院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运用语言交际是语言学习的首要目的。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强调学以致用。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职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改进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语言迁移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了语言迁移在第三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从中得到一点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通过对某高校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该校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归因、教师角色及学习行为等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英语专业教学的三大模块:语言知识和技能;终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文化和思想素养,英语教师职能的特殊性凸显在以下三个方面:语言实践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辅助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的指导者;提高学生文化和思想素养的引导者。以上职能的履行及新形势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英语技能分项教学,以求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两个学年的成绩进行SPSS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确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程是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习俗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习得第二语言并加强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习得是外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大影响.明确语法习得的重要性,及时排除文化干扰,可以明显提高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全面掌握和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