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照辩证法办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冉昌光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最善于应用辩证法来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相统一的方法论探析叶山土《邓小平文选》中,处处闪耀着矛盾辩证法思维。其中关于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相统一的方法论,是贯穿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学习领悟。实事求是思维和矛盾思维的统一,一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经济建设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邓小平在经济建设中的矛盾辩证法思想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体现了质变与量变、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关于发展 与发展手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有关矛盾共性和个性关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全面性观点等唯物辩证法思想,活现了小平同志“讲两句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照辩证法办事”的理论原则和生动实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运用辩证法艺术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要照辩证法办事"的辩证法思想、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唯物史观构成了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哲学思想还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朴实性、开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既是指导革命的理论,又是指导建设的理论。革命要讲辩证法,建设也要遵循辩证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体说来,邓小平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特征体现如下:第一,这种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这是邓小平同志辩证法思想的首要特征。78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一生特别重视按照辩证法办事 ,并且声明 :“这是邓小平同志常讲的。”① 可见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邓小平在坚持按辩证法办事方面是有重大建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仍然坚持用辩证法指导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邓小理理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是对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又是对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 ,邓小平更从下面几个方面继…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的杰作王端林恩格斯说过,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只有借助辩证法才有可能。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在《邓小平文选》第3卷里,处处充满了辩证法,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坚持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特色分三个方面 :继承特色是 ,坚持彻底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下 ,照辩证法办事 ;运用特色是 ,辩证法必须是实践的、具体的、革命的 ;发展特色是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界定了彻底唯物主义的内涵 ,把握住辩证法的关键环节 ,对辩证法创新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政策策略的"变"与"不变"是事关大局的重大课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之为着眼点,详细分析其具体内容、层次特性、辩证关系、判断标准等内容,既能够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辩证特质的认识和把握,更可以为我们制定政策、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繁荣民族文化的方针继承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对毛泽东关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以及文化统一战线等理论作了切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与邓小平文化思想分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人认为,邓小平因早年出国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思想,受传统文化影响不大。还有人以邓小平的著作几乎没有引用过传统文化典籍为据,来印证这一点。理论界对此也研究甚少。其实,邓小平作为一位深受民族文化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具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阐述所存在的历史局限,使传统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迷失成为偶然中的必然。邓小平同志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所包含的共同富裕规律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从高度肯定自我否定的作用、坚持肯定为主、坚持彻底否定和部分否定的统一、有“左”否定“左”,有右否定右,主要是防止“左”和坚持实践否定优先的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否定观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执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等核心执政理念,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统一的执政思想体系,为我国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和目标取向必须遵循服务行政、责任行政以及法治至上原则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贫富观.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的四个重要特征——坚持在解决“实质问题”中求发展;坚持在“全面联系”中求发展;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坚持在“开拓、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内容和任务;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认真回顾和领略他的光辉典范,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继续实现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