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进程的加速推进,涉外法律案件逐年增多,法庭口译的需求相应地逐渐增大,对法庭口译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通过文献计量法梳理我国法庭口译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展望法庭口译研究的未来,为我国法庭口译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归纳得出法庭口译中导致直译无法顺利进行的常见文化问题有:蕴含文化特性的肢体语言、礼仪习俗、法律词汇以及语用词义;同时指出语言与文化的不对应性使得译员更难处理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流障碍.从消除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入手,指出法庭口译员扮演文化调解者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法庭口译实例,提出文化调解应遵循如下原则:在必要的时候添加信息;促进双方直接交流;澄清之前先获得法庭许可;不作随意改述;不向任何一方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法律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法律和法庭制度的实践,是一个广义的话语和会商过程。把握法律和法庭的话语特征,尤其是非正式话语在实际的法律和法庭活动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法律和法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讨论英美法系中法官席前会商的内涵、形式、特征,并着重论述非正式话语在法庭话语和会商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及其合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华,我国的涉外案件随之增加,加上近年一些西方国家给中国处处设置障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卷入涉外诉讼中.因此,培养更加专业的法庭口译人才具有现实战略意义,而角色定位是培养专业法庭口译人才的前提之一.基于戈夫曼谈话"参与框架"理论,借助孙杨抗检一案公开听证会上口译员表现,从听和说两个角度,可以更好地解析法庭口译员在法庭机构话语语境中角色的构建与转换.  相似文献   

5.
为设计具有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限期治理法律制度,在考察我国限期治理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比较日本环境限期改善命令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令及法庭限期治理协议,论证了限期治理的法律性质为非惩罚性公益合同,强调了磋商的过程,并结合对限期治理法律性质的界定,针对限期治理的适用对象、范围、适用程序,特别是限期治理的履行保障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提出借鉴美国环境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关于限期治理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一种违反法律与善良风俗的暴力行为,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防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已经展开。在我国,解决家庭暴力的相关政策仅仅是一种高层次的伦理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家庭暴力纠纷案件的增多对现行法律体系提出了挑战。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是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基于此,法院内部也应设立一个专门的解决家庭暴力纠纷的家事法庭,并构架起此领域的公正审判权,从而树立起司法权威,这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正义的必然选择。家庭暴力立法与司法制度的发展,对法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7.
专家证据制度对于英美法国家的法庭审判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专家意见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法律责任通常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也应是保障专家证言的客观性的有力武器。在我国,由于对鉴定人的法律责任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以及理论研究的空缺,使鉴定人制度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我国法律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鉴定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的目的是鼓励出口和刺激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出口退税法律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企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出口退税的含义和特点,对现在我国出口退税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律英语口译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前沿领域,是“以内容为基础”即CBI教学理念(Content—basedInstruction)进行外语教学和创新的一个实践应用。笔者认为,法律英语口译教学的首要问题是确立一个明确和科学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具备英语和法律双重知识背景的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之下,目前法律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继之,笔者还对法律英语口译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师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日益推进,碳金融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其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监管理念、监管主体以及碳排放权等基本法律理论的深入研究,法律制度尚存在完善空间。因此,在明确界定碳金融监管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优化监管法律制度和监管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双碳”目标下的碳金融进行法律溯源分析,阐述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监管模式。其次,本文对比分析了欧盟和国内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寻找对我国碳金融监管有益的法律制度经验。最后,本文通过全面剖析目前我国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发展阶段和需求提出了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明确碳排放权法律属性及碳金融内涵界定问题,并为完善我国碳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巡回法庭制度起源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学者大都以英国的巡回法庭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成功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司法统一,吸收了地方习惯法,削弱了地方势力,为英国以普通法为主的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司法目前饱受"行政化"和"地方化"的困扰,司法权的统一性、系统性难以在地方上有效实施。借鉴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经验,在我国巡回法庭成立的初期阶段,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我国口译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理论、基于语言形义、基于场合、基于口译过程及基于口译教学的口译策略研究五个方面.口译策略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口译策略理论研究滞后,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科的理论借鉴较少,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等.未来的口译策略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加强口译策略的理论研究,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口译策略的跨学科研究,注重基于场合的口译策略研究,注重口译专业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司法职权配置存在着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在实践中难以解决.本文介绍了国外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具体设想--建立中国的治安法庭制度,收回法院应有职权.同时,从治安法庭应当具有的职权,到如何建立治安法庭制度,再到治安法庭的具体办案程序等三方面设计了大量新颖可行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法条和司法解释的逻辑解读,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系对鉴定制度的补充,专家辅助人应属于裁判辅助主体,以辅助法院对涉及专门性问题的鉴定意见和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定,但其所发表的专家意见不具有证据效力。专家辅助人在资格确定上应与我国鉴定制度相适应,享有查阅案卷,向当事人、鉴定人和证人发问,要求鉴定人就其鉴定意见作出具体说明,参与法庭辩论,发表“专家意见”等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和责任。专家辅助人可以通过参与法庭审理和庭前证据交换,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提供辅助,辅助范围也不应限于自然科学问题,但不得就法律适用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司法机关的权威性不足,成为影响司法独立和裁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英美国家的藐视法庭惩罚制度是较成熟的保障司法权威性的制度,在其司法体系运作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我国应引入这一制度,以解决因司法机关权威性不足而导致的干扰司法程序、执行难、法律白条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海洋能源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在颁布之初就存在着立法目标不清晰、法律条文原则化倾向、配套的可实施的法律制度缺失等主要问题,导致我国的海洋能源利用与法律制度需求不相符合的现状。通过对青岛市的经济以及能源使用状况的分析,检视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认为要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必须构建以设定和保护产权为主要目的的海洋能源法律制度,即从产权的设立、范围界定、纠纷解决、激励等方面着手研究,以此来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填补我国海洋能源发展中的法律空白,促进海洋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以规范监管职责为内容,以惩治食品违法行为为手段,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目标为目的的。然而我国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映射出我国现阶段规制食品行业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性,表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食品召回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造成这些问题的背后成因,同时根据这些成因找出各自解决的办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这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有助于一国国际商事法庭提升司法竞争力。各国国际商事法庭中意思自治的深度与广度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国际商事法庭中的意思自治非常有限。为了充分实现我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制度功能,应适当优化我国国际商事法庭中的意思自治,选择对现有制度触动不大但对国际商事法庭优势发挥效果较大的领域先行推进意思自治。取消协议选择法院的实际联系限制,识别适宜强化意思自治的领域进行率先尝试,是我国国际商事法庭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起源于法国的口译释意学派不仅是西方最重要的口译理论之一,而且也是在中国影响最深远的西方口译理论。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了该学派在中国译介、传播、进展的过程和原因。在肯定中国口译研究界在传播和发展口译释意学派理论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中国口译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国法律制度体系并没有相关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性是争议焦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基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我国的制度架构,认为检察机关不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最佳主体.但是,从检察权的权力内涵、权力性质和功能预期上考察,它保护社会公益的属性为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形成了正当性基础.并且,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在陆续试点的环保法庭司法创新实践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