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物价指数上涨,国内生产总值下降,通货膨胀,失业人数上升。我国是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递增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能源危机后西方外交石油政策的调整刘波随着中东石油的大量开采,特别是50年代末美国石油进口限额政策的实施①,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廉价石油。缺乏资源且资金有限的西方各国便趋之若骛,迅速进行了“能源革命”。到60年代中后期,石油第一次取代煤炭成为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中东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和引进西方价值观,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阿富汗大选、巴勒斯坦大选和伊拉克大选正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为改造中东地区而连续砍下的民主“三板斧”。美国在民主盛装之下,其实另有他图,即地缘战略、石油战略和反恐战略的远东地区霸权利益谋求。民主改造“大中东”国家的背后是“美国利益”高于“阿拉伯利益”。  相似文献   

8.
委任统治与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范围遇到的最强烈的抵制来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不是简单的反西方文明,也不仅仅是反抗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对阿拉伯人的弹压,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这种倾向的历史根源产生于委任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是变相的殖民瓜分,是对阿拉伯人的欺瞒哄骗。英、法分割阿拉伯地区,把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划入同一个国家,也单独划出新国家;但又听任同一民族(如库尔德人)被划到不同国家;尤其是支持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导致阿、犹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英、法强行把肥沃新月地带诸国推入现代化轨道,但又没有认真解决阿拉伯社会问题,半生半熟、非西非东的政治制度更不利于中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世界长期的劣势地位,使阿拉伯人对西方强权心怀戒备。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又插手当代阿拉伯国家内政,触及了几十年前委任统治带给阿拉伯人的未能平复的旧创痛,使这种反抗情绪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三年年底,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阴暗、混乱,资产阶级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在经济危机的乌云笼罩下,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抛出了所谓中东“石油危机引起当前经济危机”的奇谈怪论。这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处于穷途末路的惶恐之中,又一次暴露了他们嫁祸于人的险恶用心。一一九七三年十月,中东地区生产石油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采取禁运、减产和提价的办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蒋介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和平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逐步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刘合波 《国际论坛》2011,(1):34-39,80
尼克松政府初期,负责中东事务的国务卿罗杰斯继承了约翰逊时期对等平衡的中东政策,但这并未促进阿以之间的和平进程。约旦危机中约旦和以色列的表现,使美国意识到以色列在实现美国意图中的战略价值,这促使美国改变了对阿以冲突的对等平衡政策,转而采取加强以色列军事优势的威慑平衡政策,从而实现了美国对中东政策的第一次嬗变。约旦危机对美苏、阿以双方的攻防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既助长了以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又更加激发了穆斯林世界的不满 ,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尽管在美国内对这一关系的舆论支持呈下降趋势 ,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改变 ,以色列企图“安全自助”的致命伤难以消除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美以军事援助关系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阿拉伯人和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阿拉伯现代文学为这种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主要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民族的忧患意识;对阿拉伯大一统的梦想;追忆阿拉伯往昔的光荣;对纳赛尔的崇拜;坚定的巴勒斯坦立场;对阿拉伯语标准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犹太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关系到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本文试从早期犹太定居点政策、犹太定居点的建设与扩张、犹太定居点的出路三个方面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来,美国对中东政策历经冷战、海湾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三个分水岭。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除了基本的战略、政治和经济利益外,还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外交理念、国内利益集团以及美国与大国的关系、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都有着紧密联系,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沙特阿拉伯面临三大威胁:美国与宿敌伊朗和解、美国和里海地区加入对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以及周边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和高失业率带来的政治动荡。美国中东政策变化的推动力来自其重返亚洲的战略以及中国对此的应对。美国力推TPP,而中国则力推地区综合经济伙伴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沙特阿拉伯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虽然它将极大地改善伊朗作为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的地缘政治地位,但如果沙特阿拉伯在安曼与伊朗之间的霍尔姆茨海峡建海底隧道,在也门建通往吉布提的红海大桥,阿拉伯半岛则将变成连接亚洲与非洲的陆上通道。这样一来,沙特阿拉伯可以一石三鸟,与伊朗和解,推动自身经济结构多样化,并为周边国家提供经济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8.
云南自古以来就跟中东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云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赛典赤·赡思丁来自中东的布哈拉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 ,跟中东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云南具有跟中东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旅游往来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关系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纷争,这场危机不仅仅是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对抗,它还使德美关系面临最现实和最严峻的考验。危机期间的德美关系处于战略困境和同盟困境这两重困境之中。在面临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战略困境时,美国的决策起着主导作用;而在开展对苏谈判,面临考验同盟可靠性的同盟困境时,联邦德国则决定了美国可以作出让步的限度与步伐。  相似文献   

20.
自伊朗秘密建造核设施的消息曝光之后,伊朗的核问题成为国际又一热点.本文介绍了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分析了伊朗现行核政策的意图以及"逆潮流而动"坚持现行核政策的依据,并进一步指出它对未来中东政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