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国利 《老友》2014,(7):25-25
李某去年从一家国有企业行政岗位上退休。退休前,由于工作忙,儿女也已成家立业,她很少操心家里的事情,对儿女们的事情基本上是"大撒把"。可自打退休后,她的心态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里的事她事必躬亲,儿女们的大事小事都要过问一下。大儿子肠胃不好,她每天打电话叮嘱大儿媳,要给儿子做些容易消化的饭食,不要常吃大米、硬食等等;对孙子、外孙女的学习也很上心,不断地打电话“问长问短”。  相似文献   

2.
李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儿女们都成了家,因为忙于事业,又要照看各自的子女,陪老人的时间很少,看望她的机会也不多。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凳子还没焐热就一个一个都走了。”虽然孙子们就读的学校离老人住处也不远,但是儿女们却认为一来老人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二来“隔代教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山西老年》垒起来几乎与人等高,是我家中最多的刊物,也是我们全家人最爱读的杂志。每月杂志一到.我便爱不释手地从扉页一直看到最后一个栏目“夕阳看台”,其中,“文史丛林”、“文苑漫步”和“养生保健”的全部文章都要篇篇细读,并用铅笔勾画出来,让家人翻阅时多加注意。我家祖孙三代都抢着看,老伴儿爱看“真情人生”,女儿、媳妇爱看“文史丛林”,儿子、女婿爱看“共同关注”,孙辈们则喜欢“休闲驿站”,总之,一本《山西老年》全家人共享,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批评家,理论家来帮助读者,作者。过去由于批评家底态度不好,作家们就喊着什么“圈子”啦,“尺度”啦的,和批评家们对立起来了,以致于作家和批评家当中隔离得很远:作家不管批评家底意见如何,批评家也不问作者底反响如何。这现象在去年还存在着,不过已经好了些。作家已经开始接受批评了,但是我们底批评家还是没有能够英勇地执行他底任务!  相似文献   

5.
晨晨 《新天地》2012,(12):24-25
快到新年了。每逢年节,孝顺的儿女们纷纷选购礼物回到家中,让老爸老妈们开心。小张在朋友家中看到了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坐便器,便想着过节的时候也给年迈的父母置办一套,去卖场询问才知道,一套类似的可升降的坐便器要两万多元,超出自己的预算,只好作罢改买其他物品送父母了。小张在家具城采购时发现,偌大的家居卖场,各种家具建材应有尽有,在家居卖场设计的样  相似文献   

6.
儿女十六七岁时,常常跟父母争“人”的权利,让父母平等地把他当“人”看待。“人权”,实际上是独立权,特别是犯错权。反过来,父母跟儿女说,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人”看,儿女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不解、会愕然、会完全不接受父母的请求,以为父母得了痴呆症。  相似文献   

7.
爱家 《社区》2009,(15):21-22
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在此之前,一些年轻人就已经早早地开始谋划着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心仪的礼物。但是,这几年来,“送什么礼物给母亲”越来越让子女们头疼,有时候花高价买来的礼物却遭来母亲的一顿埋怨,说子女乱花钱;也有的母亲明确地向子女表明“什么都不要买,这个节过不过都行”。本来是想买礼物讨老人欢喜,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那么,这个节到底应该买啥样的礼物呢?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8月24日我收到了贵刊今年第8期杂志,内有我两篇稿件:“我怎样孝敬叔父”、“我家的翁媳、婆媳关系”。对我来说,这不啻是个喜讯,我太高兴了,以往白天要睡一会儿,那天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全家人都同我一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3,(2)
10年前,儿女们吵着要在家里安装电话,我盯眼吼道:"你娘退休了,爸是个小干部,也快退休了,与外界没啥联系,安什么电话!"小儿不听话,强行给家里装上了电话。接着住在外地的四个儿女的家里也安上了电话,每逢双休日,儿女们都打电话向我和老伴问  相似文献   

10.
萤火虫献宝     
夏夜,威威和小伙伴们坐在翡翠湖边乘凉。微风轻轻拂面,头上点点流萤,四周那么静,那么美。突然,身后传来淘淘、皮皮、豆豆一阵笑声。只见他们每人举着一根荧光棒,在夜色里晃来晃去,一道道绿色弧线在空中划动。哪来的荧光棒?大家仔细看,原来是一根根大葱啊!大葱怎么会发光?淘淘、皮皮、豆豆得意地说“:这是我们的小发明!”说着,手中的荧光棒越晃越快。这时,威威听到几声微弱的呼叫,从荧光棒里传来。威威要过一根大葱,贴在耳朵上细听,原来是哭喊声“:憋死啦!晃死啦!辣死啦!呜呜呜!救命啊!”威威忙说“:快别晃啦!”说着,威威破开手中的葱叶,只见…  相似文献   

11.
春天来啦!     
春风轻轻的柔柔的摘下几片迎春花瓣撒向远方小河接到春风的礼物高兴极了哗啦啦地奔走相告春天来啦!花瓣慢慢地轻轻地飘到了蜜蜂的巢里蜜蜂醒来了连忙拿着小桶出了家门它“嗡嗡”地一边采蜜一边奔走相告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实验小学五[7]班@孟君尧~~  相似文献   

12.
上课了,老师背靠火炉站着,他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说话前要三思,起码要数到五十下,如果是重要的事情要数到一百下。”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起来,最后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九十八、九十九、一百。老师,您的衣服着火啦!”  相似文献   

13.
“督导来啦!督导来啦……”很长一段时间。在校园里充斥着这样的声音。现在的督导检查改为不定期抽查,督导检查结果又决定着学校的各项荣誉,决定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校长办学与管理能力的评判,和教师们的切身福利也息息相关。因此。这绝不是像“狼来啦”那样的虚张声势,而是一种实打实的迎战状态:加班赶材料。加强校园设施维护和建设。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加强教师执教行为自查,清除卫生死角……  相似文献   

14.
看谁画得妙     
《新少年》2014,(4):38-39
小朋友们,这一期的“形状游戏”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要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这个栏目里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意。没有任何约束,也没有标准答案,评选的准则是看谁画得更好,看谁创意更妙。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下几期《新少年》杂志上,我们还为获选的小朋友们精心地准备了一份神秘小礼物,快快投稿口巴。  相似文献   

15.
胡婷婷 《21世纪》2010,(9):20-20
这是一批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他们经常要工作到深夜,随时随地查看手机,生活节奏完全要跟着“老板”走;他们要为美国总统撰写热情洋溢的讲稿,也要为白宫高级幕僚们开会时递上滚烫的热茶。美国总统奥巴马那句著名的口号“是的,我们能”就出自他们的笔下。他们,就是白宫里充满朝气的“80后”秘书们。  相似文献   

16.
正经常听到老人这样说:"我就怕过年,孩子们都回来闹腾死。"其实,这话里的意思要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老人确实怕家里人多,做饭收拾卫生,太累了;二是老人也在默默地盼着孩子们回来团聚,怕的潜台词就是盼,这种心理很矛盾,也很复杂。由于不和儿女们同住,而且儿女们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左右,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都很孤单,打打太极  相似文献   

17.
看谁画得妙     
《新少年》2014,(11):38-39
小朋友们,这一期的“形状游戏”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要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这个栏目里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意。没有任何约束,也没有标准答案,评选的准则是看谁画得更好,看谁创意更妙。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下几期《新少年》杂志上,我们还为获选的小朋友们精心地准备了一份神秘小礼物,快快投稿吧。  相似文献   

18.
看谁画得妙     
《新少年》2014,(9):38-39
小朋友们,这一期的“形状游戏”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要感谢大家的踊跃参与,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这个栏目里来,尽情释放自己的创意。没有任何约束,也没有标准答案,评选的准则是看谁画得更好,看谁创意更妙。优秀的作品将刊登在下几期《新少年》杂志上,我们还为获选的小朋友们精心地准备了一份神秘小礼物,快快投稿吧。  相似文献   

19.
文仕全 《社区》2010,(24):28-29
最近,成都一家网站通过调查发现,有七成老人“退而不休”,为儿女当起了“贴钱保姆”。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老人角度看,帮儿女带孩子是一种传统习惯,也是替儿女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从儿女角度看,工作太忙,竞争压力大,保姆不放心,不得不将小孩托付给老人。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小说中有比较明显的旧式封建大家族日渐式微的模式。在这种家族中 ,“祖”虽有时仍能显示其权威 ,但实质上已经“缺席”;父权已经不可逆转地衰落 ;母亲 ,成为禁闭在角色中的“疯女人”,成了失去母亲面目的“父权”的代言人 ;与此同时 ,生活在阴影下的儿女们也失去了他们的儿女性。这个被封建主义的腐朽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颠覆了的家族 ,在张爱玲笔下 ,处在极度颠倒混乱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