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保险需求意愿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广东、广西两省10县区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对健康、意外、家财、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同时揭示了保险需求中"逆选择"现象.文章指出在农村保险市场开发中,不能照搬城市保险发展模式,要充分考虑农户的保险认知水平、缴费能力、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生产特征的差异,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农村家庭为分析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农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探讨母亲文化程度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无论母亲文化程度高低,在对子女教育期望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和一定的随意性;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都越来越高,母亲文化程度严重地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期望  相似文献   

3.
张德华 《统计与决策》2016,(10):106-108
文章的目的在于研究农户农业技术投资意愿.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253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播种面积、是否可以上网和农机平均马力三个指标,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户主学历、单块土地规模、补贴耕地规模、农户纯收入和粮食收入占比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电下乡与农户家电消费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农户家电消费需求模型,利用首批试点地区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2)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影响很大。(3)市场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4)家电下乡政策的完善与农户的家电消费意愿呈正相关。因此加快完善我国的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有积极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家电下乡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认知、政府补贴与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户的生态认知与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农村人居环境得以整治的重要保障。利用陕西省黄陵县、黄龙县、镇巴县和紫阳县的522份农户调研数据,以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改革、生活垃圾治理等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行动任务,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生态认知、政府补贴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的生态认知越高,厕所改造与生活垃圾治理的参与意愿越强。政府补贴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意愿,但未提高厕所改造的参与意愿。政府补助显著调节了生态认知与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的关系,但对不同整治行动内容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此外,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家庭年收入、区位条件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安徽省336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和农户采纳新技术的难易程度与农户对新技术采纳意愿呈反向变化关系,而农户的环境意识、销售渠道、政府补贴和宣传与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正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对农户参加用水户协会意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农民用水户的调查数据,文章运用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用水户协会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户参与用水户协会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为甚;是否当过干部、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可灌溉面积以及协会专业化程度等非社会资本因素对用水户参与意愿也有着显著影响。为此,协会应从增加社会资本投资、重视精英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关注弱势农户的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加强协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粮食补贴政策背景下,随着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和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对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意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河南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有助于理解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的原因,为探寻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提供农户层面的微观证据。基于江苏、河南与甘肃三省1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运用截取回归模型和排序数据模型对影响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T统计量检验其地区差别。研究表明: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支出与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而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则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教育支出、还款能力、贷款申请规模以及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东部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建议政府可以从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创新抵押担保机制与金融产品等方面来增强农户家庭还款能力,提高正规贷款可获性,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疆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四元Probit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GHK模拟估计法对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供需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估计出影响因素对两类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结果稳健。研究发现:(1)对农村正规金融需求而言,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等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是否拥有技能等的影响为正;(2)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而言,居住地距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距离的影响为负,非农收入比重、家庭纯收入等的影响为正;(3)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需求而言,家中劳动力人数和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等的影响为正;(4)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而言,是否处于南疆的影响为负,家庭纯收入、家庭获取礼金和获赠所得总额等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农户两生命周期模型,将东中西部农户家庭金融行为(储蓄、投资和借贷)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分析。运用GMM估计方法对东中西部农户家庭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投资、住房投资和储蓄方程进行分别估计,针对分析结果,文章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农民住房问题是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民居住投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豫  王丽斌 《统计与决策》2016,(15):150-152
文章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5-2012年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国住宅价格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住宅土地杠杆和住宅投资需求占比显著增加了住宅的价格风险;另外房价风险存在逐年递增的趋势,东部地区的房价风险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降低房价风险,稳定房价,政府可以考虑调整土地价格、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完善其他投资市场、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2005-2013年我国省际农村金融包容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对农户创业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户创业.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目前处于较低的家庭经济系统层次上,这与使用权安排最低层次原理相一致,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前期对农户收入水平产生良好效应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收入效应开始递减,现在依靠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已难以继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经济现象表明,我国家庭经济对土地的使用权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18.
农村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态度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身份等4个人口学变量考察了我国农村汽车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意愿与态度.结果表明:在"汽车下乡"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与态度明显增强;从农村汽车消费者的意愿与态度来看,男性较女性强;文化程度越高购买意愿与态度越强;家庭年收入越高购买意愿与态度越强;村干部购买意愿与态度最强,农村教师和工人次之,普通农民最低.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的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户成为农业投资的重要主体。农户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随着生产收入的不断增加,资本存量迅速上升。农户农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定对于弥补国家农业投入的不足,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被视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本身有着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根据需求动机理论,人的需求引发动机,动机引发满足需求的行为。当动机受挫,人类行为方式就会进行调整。目前的农户投资行为表现出如下突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05年,青海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对 15个县、600户农牧民家庭,100个乡镇、180 个村的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达1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 54亿元,增长15.5%。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特点 1、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