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城市的繁荣,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展城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指出东西方城市发展道路不同,西方城市以土地私有和工商业为经济基础,并形成“市民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城市经济起了主导作用,东方中国古代城市以单一的农业为基础,在封建政权内,城市经济始终是剥削农村的,城市未孕育出“城关市民”以致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之长,为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2.
在乡土美学之既定学科语境中的乡土,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大工业文明出现以来,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乡村。在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的双重同步对立,最终表现为西方与东方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的双重同步对立。在这种对立中,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乡土和坚硬的本土。  相似文献   

3.
在罗马法时期和欧洲中世纪,公法人先于也盛于私法人。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为私法变迁和法人制度的私法化产生重大影响。进入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公法人逐渐成为国家间接行政的重要组成形式,行政组织法人化已经成为各国行政改革的共识。就中国而言,是否承认公法人并建构相应的法律制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即十六世纪正是世界经济关系急剧变革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商品经济按照自己发展的规律,已开始萌发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又尚在发展的初期,他们需要中国的商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西方市场学是发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学则是发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但是如果在理论上未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实践中未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前,是谈不上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学的。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生对于自然经济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它的历史使命是造成生产社会化,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论陶澍改革     
陶澍改革发生于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光时期,其主要内容是:整顿漕务,改河运为海运;革新盐政,改纲盐为票盐;兴修水利,创新求变;整饬钱法,主张自铸银币。陶澍改革承前启后,既是中国地主阶级改革的总结,又具有新的特点、新的性质:实行重商、便商、用商、利商的政策,将商人引入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促进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价值规律,商品法则,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初步萌发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具有保护本国民族经济、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严复(1853—1921年)是我国近代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较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和哲学理论,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很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主要是西方侵略影响的结果。但西方的侵略又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动荡之中,经济近代化的缺乏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巨额资金的外流又造成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严重短缺,因此,西方侵略又对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清代商品经济不甚发展的假说,经常成为人们各种立论的出发点。以此理论假说构建起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的传统研究,不仅产生出严重的理论错位,而且有悖于历史事实。它致使许多人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列强入侵与中国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普遍地以所谓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对立作为分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基本标志,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本质要素的分析。于是,凡见“商品”、“资本”或“雇佣”等字样,立即冠以“资本主义”之称  相似文献   

11.
清末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商品经济与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进而刺激了近代化的生产方式在某些区域与领域的产生.山东,作为华北地区传统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州县在清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中心由西部运河城市群转移到胶东沿海城市群,由单纯的农业经济向近代化的农、工、商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 随着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欧洲在十六世纪时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国家组织了武装商队,用海盗式的掠夺,到东方开辟市场,争夺殖民地。中国,是最先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手稿,厘清“农村公社—东方道路—中国特色”的内在逻辑。马克思试图将农村公社视为东方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并将其上升为总体性范畴,有如商品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功能。农村公社并不是资本主义体系之外的另一个问题,而是它的必要环节。马克思研究农村公社,是要确立“西方资本主义-东方社会”这个完整世界体系中的东方维度,是要找到一把解开东方社会奥秘的钥匙,以便解释东西方互动构成的资本主义总体危机。至于商品经济解构农村公社,进而影响东方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形,马克思设想了两种模式:俄国社会的“跨越”模式,以及其他东方国家的“冲击-解体-重构”模式。由于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较早、较彻底地消灭了农村公社,建立了强大的宗法皇权体制,故我国的现代历史路径有较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市场学是发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学则是发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但是如果在理论上未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实践中未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前,是谈不上建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学的。长期以来,苏联并未从理论上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诚然,斯大林曾提出,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承认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5.
近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城市在其产生与发展中,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开埠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开埠前,即使是较发达的汉口、天津、上海等城市,也仅仅是国内货物的集散地,但开埠却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拉开了帷幕;“因商而兴”是中国城市向近代化发展的基础,由开埠通商而产生的巨大商业力量,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中的新动力,商业功能日益成为近代城市的主要功能;由于兴办近代企业,使城市发展有了独立的经济保障和经济依托,从而加快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一、旧中国期货业的产生与发展 旧中国的期货业是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青苗法”开始的,但因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期货业未能得到发展。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渗透,加速了旧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为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7.
试论14、15世纪英国城市中手工业行会的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集中和自由受雇的劳动力的出现,城市中主要的生产和经营组织──手工业行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手工业行会的分化和联合中产生和发展着,手工业行会演变为公会保护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许多人患有比较严重的“市场经济恐惧症”,认定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因此,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来划分和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已形成固定的观念。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相继开始和正在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曾经引起西方的种种非议和国内人们的种种误解。所有非议与误解,归根结底,关键是没有划清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及与之兼容的商品经济的界限,混淆了彼此的区别与联系。要么否定两者的本质区别,要么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为澄清模糊认识,科学地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探求以社会化商品经济为共同形式的东西方经济体制的演变趋势,弄清两种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这对于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正确学习西方经验;又不失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