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范围内,大学文化传统正受到学术资本主义和大学行政化的侵蚀。中国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发挥大学教授的主体作用,需要的是"教授治校"而不是"教授治学"。"教授治校"的前提和基础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这已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在我国现代大学治理中,真正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必须做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工作,强化学术力量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度是对特定时代的适应,"教授治校"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属性,"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最初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发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为促进大学科学发展,必须处理好各个利益相关者权力的配置与行使,倡导一种多元参与基础上的民主管理,"共同治理"是我国大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45-249
现代大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机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现代大学将从"单一行政管理"走向"共同治理"。我国行政主导型大学治理结构导致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方面形成并留下了许多颇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大学与政府关系不顺,大学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处于被支配、被控制地位;大学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学生权力缺失,教师游离于大学治理决策之外;作为社会大众参与大学治理代表的董事会组织不完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主体缺失。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合理配置大学权力、努力推动大学管理决策民主化、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赋予学生参与大学管理的权力,将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教师参与管理是参与管理在学校领域中的运用。教师参与管理问题一直是高校治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校是教师的集合体,高校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教师。高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国内外高校教师参与院校管理具体表现为“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欣伟 《江海学刊》2012,(5):228-233,239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和基本任务,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需要,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与有效路径。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关键在于科学配置大学内部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监督权力,促进大学内部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具体来说,必须以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为核心,通过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优化高校政治意识形态;通过积极探索教授治学路径,加大民主管理力度,规范高校政治实践行为;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健全内部管理规范,完善高校政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要和谐,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必须有效协调政治领导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管理权力这四种权力的关系.浙江树人大学"一元制"的权力结构、统一高效的决策机制、高度融合的管理机构、凸显学术的治校原则以及民主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初步构建了一个新颖、独特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授不愿意为本科生授课,主要是因为教授对机会损益的权衡、大学绩效考评制度性缺陷以及校内外风气整体浮躁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设计出一套有利于激励教授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本科教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仅有必要而且很紧迫.既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必要的约束,还应建立一套长期的激励机制,诸如重新定位大学功能与重构大学使命、改革现行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和同行的参评和互评制度、大幅度提升教师授课待遇、完善教师进退机制、改革当前学术管理方式、推行教授治校等.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优化,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必须遵循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运行规律.建构在"分轨制"之上的、以"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为主体框架,以"管理队伍专职化、学术权力主体化、行政权力服务化"为运行特征的新型权力生态,是实现大学学术生态平衡和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2):243-247
学术权力的主要行使群体为科研人员,但其本身又间接与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导致高校内部行使学术权力出现了障碍。《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在成员组成比例方面遵从"教授治学"思想。学术委员会要发扬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重要地位,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其制度建设,突显其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韦希 《社会科学论坛》2014,(12):219-225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探索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与“教授治学”相融合的新机制是促进大学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党务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和谐平衡是这一机制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理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划分党政联席会和教授委员会的职责,发挥党政正职和教授委员会主任在各自权力系统中的枢纽作用是处理好党、政、学关系的思想保障、制度保障和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佟健  宋小宁 《兰州学刊》2012,(2):150-153
大学治理机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分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一直是教育政策制定时永恒的主题。中国大学的"行政化"治理严重地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西方大学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介绍和评论,为中国大学破除"行政化"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教授治校并不是有效的大学治理模式;有效的大学治理要求大学内的不同利益群体控制不同类型的决策,决策权的分配取决于不同利益群体在决策时面临的激励和信息约束;与学院和专科学校相比较,综合性研究大学更趋向于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2.
大学治理理论及我国大学的治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是指调动与大学利益相关的各种力量,使他们之间通过权力分割、责任分担与利益分享,共同为实现大学教学科研的目标服务。我国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建议我国从落实大学的法人地位、建立完善的校长遴选机制、扩大学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等方面着手推进大学的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揭露和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为己任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在有关的学术讨论中,人们过分关注学者个体的学术失范问题,而对学术研究管理中的学术腐败问题重视不够。学术管理机制在权力运行当中的根本性缺陷在于,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从而使学术管理事实上成了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重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杜绝“近亲繁殖”,规定各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得留在本校;建章立制,彻底禁止以权谋学;建立合理的学术制度和学术规范,取消诸多不必要且引发很多问题的评审制度;大学管理应以学术管理为主导,确立学术自由的价值理念和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所享有的职业权利,作为大学或团体成员所享有的团体权利以及作为公民和劳动者所享有的公民权利与劳动者权利是教师权利的基本内容。在大学章程的视野,设计合理可行的大学教师权利体系,一方面要对教师的法定权利予以继承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章程中尝试发展新的权利形态。为确保教师权利的实现,需要在大学章程中明确学校的职责与义务,同时还有必要通过配套制度确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戒权是教师为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针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纪律的学生行使的管理权,是教师依法管理学生的专业职权。惩戒权的行使,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要求,是教师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管理学生需要惩戒但应规范。惩戒权的肆意行使必须限制,惩戒权行使的方式必须规制,使惩戒权的行使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大学制度历经政治化、行政化和法治化三种形态,现代大学制度呈现法治化形态。与法治建设一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两者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路径上的相通性。中国法治实践正在描绘的一幅可能的法治图景是:从法律制度的完善到法治理念的凝练再到法治文化的型塑。这个法治图景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指引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因而也将从三个层面实现法治构造,即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学术自由、主体平等为重点的现代大学理念建设,以理性文化和权利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于晓光 《理论界》2014,(10):16-20
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大学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积极研究探索,改革创新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措施与方法,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权力配置失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民主意识,不断规范民主管理的程序,协调好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教代会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充分地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以更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术自由是否是一个法律概念、一项法定权利,历来是一个问题.在美国法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和教师管理核心学术事务的权利,是一项由最高法院创制的宪法未列举权利.美国早期的学术自由依附于契约权利,体现了一种大学内部政策,即大学管理者在规章制度范围内通过签订契约而赋予教师的自由权.在“学术自由第一案”——Sweezy案——中,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将学术自由提升为一项值得宪法保护的价值,并指出其基本内涵是自主决定“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谁被教”;在Keyishian判决中,法院迸一步明确学术自由是“第一修正案的特殊关注”,将其纳入了宪法权利话语体系之中.至Grutter判决,最高法院肯定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自由是一项独立的、未列举的宪法权利,并可先于其他宪法权利受到保护.相应地,对大学学术性事务的决定,法院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尊重;尊重的程度,取决于决定是由什么样的主体做出的、需多大程度的学术技能、意识形态中立与否以及是否危害到了别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以表述,权力的运用得到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治藏"方略的提出凸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构建西藏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大法,在大学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大学章程的制定,必须基于法治的基础,以此来审视和创新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通过大学章程,构建行政与学术并重的二元权力结构体系,确立以民主参与为基础的开放服务型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体现现代行政分权的内部组织机构,以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章程之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