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谈"好好X"句     
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好好X"结构,分析了"好好"在此结构中所出现的不同语义,以及"好好X"内部的结构.文章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此做出解释,说明X的原型范畴和"好好"语义虚化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语义学源于维特根斯坦对"游戏"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的描述。词义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乃家族中之典型成员,边缘为非典型成员。将模糊集合论引入语义范畴的原型研究,为描述语义的原型结构提供了形式化模型,但Lakoff认为该方法无法阐释范畴的原型效应,他提出用"理想化认知模式"阐释原型范畴模式。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语义学尚存在问题,如,在分析不模糊的语义范畴时显得无能为力;忽视语义范畴的理性内容;无法解决将语义范畴的原型分析与语用文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代汉语中一种新的短语结构"打……牌"(以下称"打X牌")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句法分布、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与篇章功能.就其形成机制而言,"打X牌"首先模拟了原型词"打牌"的语义和框架,伴随着"打"、"牌"以及这一结构的虚化,形成了"打X牌"短语结构.这其中既有语言自身演化的规律--隐喻机制的作用,也有语用需要的驱动;此外,"打X牌"在篇章结构中也有其特殊的功能."打X牌"因其结构能产性强、表义简洁丰富而广泛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型"被××"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运用原型理论,对"被××"语言现象与汉语传统"被"字句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结构和语义两方面的分析发现:结构上,"被××"与"被"字句结构范畴存在交叉属性,即"被"字句结构范畴的原型成分"被+及物动词";语义上,"被××"与"被"字句语义范畴相交于"被"字句语义范畴的原型成分——"消极意义"。因此,可以认定,"被××"是汉语"被"字句范畴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的语义结构就是一个范畴。语义范畴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认知模式向外扩展和延伸。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探讨空间介词behind的原型图式和其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流行结构"被X"是当代社会语言创新的产物.从语义特征上看,"被X"所表示的语义内容可能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也可能与客观现实相背离."被X"的施事多为具有强权或影响力的人或事物,而其受事通常是事件中的弱势对象.从语用色彩上看,"被X"结构多带有"不幸、不如意"的贬义色彩,只有少数带有中性或褒义色彩."被X"结构的出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语言的内部因素来看,传统"被"字结构的基本语义特征为新兴"被X"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和语义基础.语言的经济原则推动了"被X"的出现.从语言的外部因素来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造成了语言表达的空位,使得"被X"结构的出现成为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研究庾信骈赋中常用颜色词的语义系统.根据范畴理论,将庾信骈赋中的颜色词分为青、赤、黄、白、黑五个范畴.首先,简要分析了庾信骈赋中颜色词的总体数量、词形和组合概况,研究发现,庾信比较喜欢用亮暖色,最喜欢用的是“白”范畴和“赤”范畴的颜色词.其次,文章重点分析了“青”范畴中的“青”和“春”,“黄”范畴中的“黄”和“金”,“赤”范畴中的“赤”和“丹”,“白”范畴中的“白”和“苍”,“黑”范畴中的“玄”和“黑”的语义系统.最后,文章将颜色词的语义分为原型语义和非原型语义,而每个范畴中都有一个原型颜色词,重点分析了原型颜色词的非原型语义的产生机制,认为其产生机制主要有隐喻、转喻和社会文化赋予三种.  相似文献   

8.
日语语言学界对术语"外来语"界定的不一致反映出该术语外延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体现了"外来语"范畴各成员之间的典型性梯度.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来看,这种典型性梯度源于"外来语"范畴的原型效果,而该原型效果是由日本人关于"外来语"范畴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所促动的.  相似文献   

9.
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角度提出,语义范畴具有原型效应,应当以基本范畴词为核心,重视多义词各义项间的理据性联系,并通过语义聚合与切分、语义联想等手段,以原型词义为中心,在不同的认知范畴间建立起关联,帮助学习者探索出认知与语言的映合规律.  相似文献   

10.
语义的研究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它必须联系人类的认知心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与创造性离不开人类的两种思维模式:意象图式模式和隐喻认知模式.人类从具体的反复的空间经验中抽象出意象图式,以此为基础,隐喻认知能力又将物理空间概念映射到其它具有相似性的抽象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扩充一个具体词汇的意义.多义词的语义范畴是以原型即本义或具体义为中心而储存于大脑中的,其它抽象义项围绕这个原型以辐射状结构排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原型理论及非范畴化理论,从认知角度比较了动词-ed结构与动词、形容词及介词等基本语法范畴的语义句法功能,说明了动词-ed结构的边缘成员逐步远离动词范畴,呈现出特殊的认知语义句法特征的非范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根源及原型范畴理论界定下的模糊,主要探讨在认知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英汉模糊语言存在的差异,即:范畴体系差异、范畴结构差异、原型内涵差异及范畴的缺失;以期探究语言模糊的实质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采用语义描写和理想化认知模式,对汉语词语"春"的国俗语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和深入探讨。分析显示,国俗词语是范畴化的一种表征;作为范畴,"春"包含若干个子范畴,其中代表概念意义的子范畴具有原型理论的典型特征,属于春范畴的典型子范畴,其国俗语义延伸属于该范畴非典型范畴。国俗词语的意象图式主要表现为部分-整体图式,中心与边缘图式和系联图式。  相似文献   

14.
范畴原型性与语义典型性是原型语义学中的两个概念。范畴原型性表现为能最大限度地抽象概括某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和属性,是人们对范畴的抽象认知;语义典型性表现为除某一范畴典型成员之外其他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们对各种范畴意义的具体认知。在语义研究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意义分析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原型理论及原型语义范畴观,援引数例具体说明该理论如何进行语义描述,多义词的义项划分及义项排列.原型理论虽有自身的局限与不足,但它为词典等工具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角度,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对传统范畴观的批判发展而来的,从语用角度上来看,一些语用预设由于也同样具有相似的特征或属性,它们也能构成各种各样的语用预设范畴,并表现出原型结构,它们和概念、句法原型结构的不同是前者属于言语中的语用范畴,后者属于语言中的语义和语形范畴。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的各成员作为一种隐前提参与缺省推理和非缺省推理,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原型结构中的典型成员,非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原型结构中的非典型成员。从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出发,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语用预设的不同选择以及一些语用预设的“看似不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原型理论看中国月亮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型是人类认识和范畴化客观世界的认知参照点,而意象是原型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现以中国古典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语义范畴现对中国月亮意象作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中国月亮意象的原型是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神话中蕴涵的永恒精神;中国月亮意象具有体验性、文化依赖性、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范畴项之间的关联度跟它们的范畴特征有关.范畴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别,从强关联度的"相同范畴项"到无关联的"无关范畴项"形成一个连续体.名名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跟名词表示的概念所属的范畴层次和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联度有关,其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对称与不对称性体现了其跟现实世界的对称象似和不对称象似.  相似文献   

19.
名词的原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型理论对名词尤其以由形容词和动词通过名词化过程转化而来的边缘名词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认为名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其中心成员在语义和句法上更多地体现出名词特征,而边缘成员不仅具有名词某些语义、句法特征,而且具有其邻近词类范畴的一些语义、句法特征.这一研究不仅为名词词类的界定提供一种新视角,还明示了原型理论在解释语言范畴现象中的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大成果。在该理论框架之下,语义即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基本范畴层次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在此基本等级上,范畴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或向下区分为下属范畴。文章以该理论为切入点,从基本等级词汇构词、同一语义范畴内部及不同语义范畴之间语义场的形成、事件范畴中的语义搭配、下属范畴词汇的重要性及词性语法范畴方面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