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所表现的人与外部环境、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他对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忧虑.这一主题和20世纪西方社会危机的衍生物--现代派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对于马克思“异化”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联系人们比较熟悉 ,而相对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二者在概念内涵、批判倾向、解决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区别。逐一描述 ,为大家更深入触及马克思及西方现代派作家们的思想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文学的交融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哲学和文学的交汇点."异化"不仅成为现代派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且对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同人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现代人自我表达的载体,网络同人文学的一系列社会行动不仅反映了现代人自身的意识,同样也是一种被赋予意义的自我认同实践,成为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危机、获得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八十年代中期的前先锋派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自我寻找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关注人性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方法,受其影响,我国的这两个文学流派也不例外.本文从这两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入手,从他们共同关注的人性问题着眼,探讨他们在表现自我寻找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自我放逐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深刻的体现了这一主题,老人桑提亚哥背向世人怀疑的目光,毅然地驶向深海,体现的正是自我放逐的精神。在孤独的向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老人用无比的勇气证明:人可以被打倒,但却不可以被打败。  相似文献   

7.
从"等待"主体的自我分裂、"等待"内在维度的破碎性及"等待"对象的不自明三个方面论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等待"主题,揭示出这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对现代世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其精神危机深刻而敏锐的探索,反映了荒诞无所不在地把人桎梏于枷锁中.人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等待"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外在行为状态固化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西方二十世纪小说一个普遍的主题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乔伊斯的《阿拉比》在主题上都展示了人物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在艺术上都采用了明暗对比的象征手法 ,这些共同点正代表了 2 0世纪西方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 ,体现了文学理念方面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诗歌潮流,它是一代人生命体验的艺术折光,凸现了自我意识,带来了诗歌审美的嬗变和精神重建的要求。朦胧诗的诗人们呼喊人道主义和要求人的尊严、价值等的启蒙主题,以及大胆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的探索精神,无疑是一座崛起的丰碑,已经深深烙在人们心里。然而,朦胧诗由于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精神危机,在更为激进的新生代诗人的一片打倒声中,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在自我学中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主体际性世界”的建构问题。它的任务主要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 ,由“先验自我”出发逐步地建构起普遍的自然界、单子间的共同体和周围世界。从本质上看 ,胡塞尔关于“主体际性世界”的建构仍未超出近代主体主义的传统 ,即他只是在思维、意识中克服了思维、意识的主观性 ,并未触及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但另一方面 ,他在这里又力图在先验主体性的作用下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关系 ,寻求自我与他我、与世界重新沟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给读者宣扬了这样的道德教义:毫无节制的纵欲是不合道德的,忠贞是值得褒奖的行为和德行。但我们对这出剧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上,还应探究道德教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主题。维也纳所面临的道德危机实际上是更能动摇国家根基的政治危机。安哲鲁的堕落也不仅仅是道德的堕落,更体现了政治的腐败。莎士比亚的君主观和治国之策在公爵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2.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财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的深掘、对黑色幽默手法的出色应用、对人生存状况中可笑性和滑稽性的洞察,使<马伯乐>成为了一部未完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中世纪史诗对古代史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史诗在欧洲中世纪文坛独领风骚,其题材内容(战争、英雄、宗教),既继承了古代史诗描写的传统,又超越了传统,预示着文学题材内容发展的新方向,成了欧洲文学史上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核心链条。通过分析中世纪史诗的题材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欧洲文学的发展脉络,较为客观地评价中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境构思、设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莎士比亚在剧本中先后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特定情境。它们在引发悲剧、确定性格、决定动作、激发冲突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特征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此剧享有经久不衰的美学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境设计艺术对现代剧本创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创设的“培根计划”,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至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或者“灾难社会”。反思几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技理性的“两面性”,总结“培根计划”的是非功过,创新文化观念,进而为“社会技术”走向历史前台创造条件,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曾以“我不回转去”的态度表现出和传统文化断裂的现代精神 ,据此我们通过对 2 0世纪 80年代“寻根”小说与 90年代“还乡”小说中文化暧昧立场的分析与批判 ,认为对“故乡”和“母亲”这两个意象所持有的叛逆性与守护性、解构性与建设性兼顾的姿态 ,才是构成现代文学关于“故乡”主题所一脉相承下来的现代性话语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主题以及进路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及《圣经》渊源深厚。这种关系不仅是对基督教和《圣经》思想的宣扬,也含有莎士比亚的斟酌与反思;这种斟酌与反思既表现在其作品浅层结构上,又深藏在文本的深层结构。运用现代理性思维,借助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把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放置于基督教历史文化的空间做审视与剖析,无疑是对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涉及到"寡母抚孤"这样一个文学主题,这一文学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包含着作家强烈的现代女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19.
美狄亚原型中存在着“寻求———失落———复仇”的模式 ,在子君身上见出其为爱寻求与失落 ,在繁漪身上见出失落后的复仇。这个模式以爱为中心 ,体现了“女性与男性的不同寻求”这一长久永恒的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反映了这种主题和对这主题的扬弃 ,体现了新的两性关系和共同寻求  相似文献   

20.
“记忆之书”既指新近“发现”的诗人吴兴华将可能搅乱读者关于文学历史的记忆,更是对吴兴华的诗歌写作本身所呈现的“记忆”形态的指称。吴兴华诗歌对于时间和记忆特别敏感,记忆主题得到了反复呈现;这使得他的写作最终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某种内核勾连起来,记忆成为一门艺术,拥有强大的诗学力量。但记忆的法则又决定了记忆本身既是窘迫现实之慰藉,也是精神恐惧之来源,在传统和记忆被残酷压制的现代社会,诗人吴兴华的精神世界最终被“恐惧”所占据,他那“纤弱的”诗风,以及他在抗战胜利后逐渐放弃诗歌写作,均导源于此。而这样的诗人将以何种姿势进入新诗史与文学史序列,也就成为了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