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东地区因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世界大国的争夺重点。冷战结束后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 ,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并谋求建立一种维护美国利益的中东新秩序。但美国所采用的强权加武力的政策日益引起阿拉伯国家的不满 ,且世界其他大国谋求中东地区主导权的力度也在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 ,美国不得不对其中东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东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随着大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中东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成为大国之间争夺的要地,加之这里的宗教和民族矛盾异常突出,战火连绵不断,成为当代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认真研究中东历史与现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大国,又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石油领域展开竞争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一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石油竞争,导致双方的利益缺失。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外交调整。目前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的矛盾与争夺加剧,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化。土耳其加速"回归中东",积极塑造大国地位,实行更为强硬和安全化色彩浓厚的地区外交政策。土耳其借助介入地区争端、建立军事基地、扩大安全合作等形式稳步扩大了在东地中海、海湾、红海—非洲之角这三个中东核心次区域的政治与军事存在,提升了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正在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中东地缘三角战略,对中东地区热点问题、地区格局与大国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9·11"事件以来,大国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角力,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权力斗争的需要,上述大国尽管竞争的手段各异、程度不同,但都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在中东的霸主地位构成现实而潜在的挑战,未来中东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或许又将跌入大国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中东的石油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石油储量的65%以上集中在中东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进口石油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国政府在中东地区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政治高层互访、经济合作与援助、军事贸易与往来,有效地保证中东石油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并有效地保证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进入21世纪,中东地区局势成为一个充满了冲突与战争的国际政治难题.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危机显得更加危急,主要表现为:伊拉克局势恶化、阿以和平进程停滞、伊朗核问题逐步升级.中东的冲突呈现明显的周期性、长期性特点,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以特殊关系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他们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复杂化.展望未来,中东地区局势存在如下几个特点:引发战争的因素依然没有消除、阿拉伯世界分化趋势日渐明显、国际社会干预能力大打折扣、大国之间新的博弈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8.
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奔赴巴勒斯坦建国的历史成因在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始终没有友好接受这个民族,一千多年来的歧视、排斥与压迫使得犹太人不得不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由于中东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色列国家在巴勒斯坦的建立和发展的行动又受到大国的干涉。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了今天中东地区阿以冲突的紧张形势。  相似文献   

9.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地区内部来看呈现出权力结构重新洗牌、教派冲突愈演愈烈、恐怖主义日益泛滥等特点。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大国也在积极调整其中东政策,美国继续实施收缩政策,欧洲在中东进退失据,俄罗斯则巧妙地重返中东。在中东动荡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并积极防范中东地区的安全、政治、文化等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大国,又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两国在国际石油领域展开竞争在所难免.在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及世界其他地区,中印展开石油竞争,导致双方的利益缺失.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双方领导人做出了及时的政治外交调整.目前中印企业联手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正在实现由竞争对手向合作伙伴的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11.
晓丹 《可乐》2008,(8):79-79
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在外部大国势力的插手下,一直是世界的多事之地。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中东各国不分贫富,都在拼命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进入新世纪后,约旦将一种外形前卫、线条流畅的履带式重型步兵战车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型步兵战车就是AB14,绰号"鳄鱼"。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1996,(5)
阿以冲突由来已久阿以冲突是20世纪中持续时间最长、最难解决的一个矛盾,也是使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之一的重要原因。阿以冲突不仅对中东政治局势、地区战略格局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中东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巴勒斯坦历史变迁与阿以领立之争巴勒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东研究所学科建设成绩斐然中东史学科在我国世界地区、国别史研究中一直是个薄弱领域,学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全国唯一的南亚中东史博士学科点,近三年来,在博士导师、中东研究所所长彭树智教授的领导下,研究所全面规划,集体攻关,有步骤地进行了扎实的学科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世界经济体系寒意依旧,欧债危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拖累了全球经济迟迟无法回暖,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又为本已动荡不安的全球市场蒙上一层阴霾。作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中东局势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与美国之间围绕制裁与反制裁、"颠覆"与"反颠覆"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9·11事件后,美国怀疑和指控伊拉克参与和支持恐怖主义活动、拥有和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欲对伊动武。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其短期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拉克;其中、长期目的是独霸中东,制约欧、亚大国,主导世界事务。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伊拉克变得面目全非,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欧洲出现裂痕,亚洲一些国家受到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中东是国际政治中的“热点”地区。海湾战争后,处于世界新旧格局交替过渡时期的中东,在阿以冲突与中东和平问题上既出现了新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未来中东政治格局的发展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内外各派力量对中东的争夺亦不会减弱,因此,海湾战争后的中东仍将是一个动荡多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刘强 《今日南国》2013,(1):18-19
1.中东局势动荡 标志事件: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防务之柱”行动。 评点:2012年的中东乱局,既有地区国家长期积淀问题发酵的原因,也有现实民主、民生和宗教等问题直接诱发的因素,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对反对派各种层面的支持,导致局势更加复杂。多事之秋的中东,依旧是世界热点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中东路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对象。十月革命后,中苏双方在中东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交涉。在交涉过程中,苏联政府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力图恢复沙俄时代对中东路的特权,以至将该路区域视为俄国领土之一部分。苏联政府发表的三次对华宣言中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无产阶级对华政策的原则和精神并没有得到贯彻。苏联政府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态度,不能不在中国人民的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而且成为以后影响中苏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东地区军事工业发展迅速。在长时间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中,各国为自身安全而开展的军备竞赛是中东军事工业发展的基本动因。以色列、土耳其、埃及等已成为第三世界中重要的军品生产大国。特别是以色列,甚至可与西方国家媲美。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军事工业自身的弱点,中东军事工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