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多岁的儿子有几套房子,却要“窝”在八句老母亲家,双方矛盾不断,无奈老母亲一纸诉状告儿子,请儿子搬家;九旬母亲进养老院养老,房子、存折都交给七旬儿子管理,儿子却将母亲存款挪作它用……最近,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受理了几起“老啃老”案件。几起案件最终都以调解结案,几位母亲赢了官司。可官司赢了,亲人之间撕裂的亲情却无法弥合。这一现象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9  相似文献   

2.
90岁的尊严     
正半年前,母亲在医院换了个髋关节,这是个大手术。我们知悉,90多岁的老人手术全麻,风险巨大。母亲进医院就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决定,必须告诉我。"我们奉命,问她是否开刀,母亲就一个字:"开。"她懂的,不开刀,以后生活质量为零。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太,99岁,虽高寿,却几次犯脑梗、心梗。那天,她儿子来,两人对话,清清爽爽的话音,但内容颇有"穿越感"。老寿星一次次问儿子:"你几岁了?"儿子答:"64岁。"她摇头:"我才60多岁啊,你怎么会64  相似文献   

3.
正我母亲住过两次院,一次在城市医院,一次是乡村医院。住城市医院时,同病房的是幸福的一家人。住院的女人六十来岁,儿子三十来岁。儿子把母亲当女儿般照顾,一会儿讲笑话,一会儿做鬼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煲汤、洗脚、擦身子、按摩,细致入微。我母亲看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乡下,她从没见  相似文献   

4.
用心良苦     
《老人天地》2013,(1):9-9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大款儿子,一边耐心地给他们比较好牙与差牙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5.
4目1日是个喜庆的日子。全天,田大妈认下的五个曾经被判刑或劳教的“儿子”中的老四——王天浩就要举行婚礼了。作为母亲,还有什么比亲手帮助儿子筹办婚礼更让人高兴的事呢……这些年,为使五个“儿子”成家立业,田大妈把“饺子馆”多年的盈利都用在了帮“儿子”们买汽车、办分店、找对象上了。如会,“儿子”们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家庭和睦温暖,田大妈的辛苦没有白费,她由衷的高兴!失足儿子让母亲痛心疾首田大妈名叫田淑珍,她和丈夫老齐都是东北人,为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1973年她与丈夫齐向前带着11岁的女儿齐艳杰和9岁的…  相似文献   

6.
风中白发     
风中白发文/第广龙母亲老了。我长年漂泊在外,难得回家去探望母亲,有一腔酸苦的水,伴我走在天涯路上。生病在床,我对母亲的思念最强烈。要是遇见一位长得像母亲的老年人,我就有一种丢魂的感觉。母亲老了。70多岁的人,走路走不动了,还慢慢挪着,到路口站一晌。母...  相似文献   

7.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奶奶走时,我18岁。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水,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要给他下跪磕头。  相似文献   

8.
132级台阶     
常州 《女性天地》2005,(8):29-29
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执意要找这个比他大3岁的继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几年后,父亲去世,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继母有个儿子,不太争气,至今还在监狱里,这使继母老来无靠。我们兄弟在外地都是有头有脸的,继母便把晚年的幸福寄托在我们身上。  相似文献   

9.
观点:别总怪孩子不爱学习,你爱吗? 代表人物:米粒, 40岁,《伴侣》忠实读者 《伴侣》杂志曾在2017年第3期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叫做《为激儿子上清华,文盲母亲变作家》.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华丽逆袭的真人真事,只不过它不是以往我们读过的母亲倾其所有成全儿子的那种套路,而是母子二人双双实现人生逆袭.主人公王秀云本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因为跟逃学成瘾的儿子打赌"你要是能考上清华,那我就能放下锄头,成为女作家!"被儿子耻笑,王秀云42岁开始学识字.老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做梦容易坚持难,王秀云用了十年时间,从文盲村妇蜕变成为乡土女作家,出版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儿子刘桦楠在母亲的影响下,也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在性上的知识水平有多高? 报社的记者来采访我,话题是一位母亲在11岁的儿子书包里发现一盒安全套,她不知该怎样面对儿子了.母亲把此事公布到深圳新闻网上后,引起了热烈讨论,记者要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1.
江川 《老年人》2013,(6):12-14
●"亲生儿子把我公证‘死’了,占有我的房子后,抵押出去还债。"说起自己的亲生儿子,70岁的母亲气愤不已。●"我并不是想独吞这套房子,而是想暂时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等债务问题解决后,再将房子赎回来。"40多岁的儿子这样辩解说。●母亲忍无可忍,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归还被抵押的房产。  相似文献   

12.
陈文洪 《老年人》2010,(8):33-33
母亲一生过着贫寒简朴的日子。因其穷自觉卑下,最怕麻烦别人。到老了,对我这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也从不轻易提出什么要求。唯一的一次,就是在她73岁那年,让我陪她到上海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3.
她曾是一位幸运的母亲:一对双胞胎男孩的降生让她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她曾是一位不幸的母亲:双胞胎男孩同时患上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并被预言很难活过18岁;她是一位坚强的母亲:5年间,她一个人怀抱、背着两个瘫痪的儿子走遍了半个中国,苦苦寻找医治儿子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日前有位56岁的李女士前来机构求助,她是一名28岁脑瘫男青年小明的母亲,与中风导致偏瘫的丈夫一起照顾小明23年,但面对未来她感到灰心:“我俩老了怎么办呢?我可能管不了他了。一想到儿子没办法生活下去,我就想着和他一起结束生命。”上个月李女士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后,尚未展开治疗’而是频繁为儿子小明找出路:“我希望有机构能接收他……”  相似文献   

15.
杨生文  靳静  孔庆利 《职业》2016,(8):12-13
虽然孝顺,但作为儿子,谢连喜对母亲有愧疚的. "我们姊妹四人轮流在母亲家里住,照顾母亲.母亲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有一次,母亲想他了,给他打电话说'家里没吃的东西了'.母亲不直接说你来吧,我想你了,只是借口说没吃的东西了,心想这样儿子一定会来."  相似文献   

16.
慧卿 《当代老年》2011,(7):25-25
社区里70岁的杜大妈,近日病故了。他的独子在办理母亲的丧事时,感到人手不足,于是便找出母亲生前保存的一张《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卡》,按照卡上的联系电话,打给了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请求派2个人来帮忙。因为联系卡上为老人提供的六项服务中,丧事服务就是其中的一项。可是电话那边的回复,让杜大妈儿子失望了。工作站协理员告诉他,社区工作太忙,抽不出人来。放下话筒,老人的儿子真想痛哭一场,自己母亲退休这么多年来,他可是第一次求助于社区,没想到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17.
第132个台阶     
活了62岁。她为什么来,来干什么,我们谁都清楚,但谁都不说。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执意要找这个比他大几岁的继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几年以后,父亲去世,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继母有个儿子,不太争气,至今还在监狱里,这使继母老来无靠,我们兄弟都在外地活得有头有脸,继母便把晚年的幸福寄托在我们身上。继母住在乡下,过着典型的农民生活。继母深知,她没有养育过我们,对我们也没有格外的恩情,要和我们  相似文献   

18.
谢云辉 《老年人》2006,(11):26-27
就读于湖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冯昊,是个“神童”。6年前,12岁的他以高分考入了湖南大学。然而,大学一年下来,他上网成瘾,逃课不断,四门功课不及格。这让他的母亲张燕飞十分难过,中年得子的她苦心将儿子培养成少年大学生,没想到儿子不争气。年过半百的张燕飞,毅然提前退休,来到学  相似文献   

19.
<正>我带着母亲和8岁儿子出去,一个女人撞到了我母亲,拒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我实在气不过,和对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是那女人先开口骂我并先动手的。但是一直目睹这一幕的儿子,过后却说我很可怕、没素质,让他很没面子。我说我不  相似文献   

20.
一盘剩菜     
很多年前,我和母亲住在赣北老家。我的祖父留下一幢很大的老房子。我和母亲住了其中两间,还剩几间空房就租给了一些从乡下到城里来揽活的民工。 住在院东角那间原来堆放杂物的尾间的是位30多岁的女人,她带着3个不满1O岁的孩子,都是女孩。听说她男人因为她没生出儿子而嫌弃她,一个人跑到外地去了。女人白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