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沈俭期、宋之问在神龙元年因依附张氏兄弟遭贬。与盛唐、中晚唐贬谪诗人相比,沈宋具有明显人格缺憾,他们的被贬也近于罪有应得,但他们在贬谪诗歌中始终表达着无罪遭贬的怨愤与悲伤,这种心态颇耐人寻味。其成因,可以从中国专制政治背景、神龙贬谪的不公正、古代哀怨文学传统、诗歌的传播功能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宋之问是初唐诗坛重要的诗人 ,他和沈亻全期对格律诗的定型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宋的贬谪历程进行分析 ,来解析他的贬谪心路 ,并由此兼及对中国古代逐臣的心态研究。  相似文献   

3.
初唐、中晚唐、唐末的宋之问、韩愈、李德裕、韩偓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文士均有贬谪的遭遇。在贬途中,他们不容迟留,日夜兼程,翻山越岭,历尽艰难,过着极为苦楚的生活。在这一遭遇中,他们的情感心态颇为复杂,或伤心凄楚,或极想辩诬自白,或想念亲友、故园、盼望回归,或憎恨权奸、仍怀忠恳依恋、深叹难于报国之情,或提防再被害或不愿再仕,宁愿隐避等等。凡此种种,均展现了唐代文士在贬途中的生活情景与丰富复杂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神龙之变,宋之问、沈佺期等一大批宫廷诗人被驱赶上了南贬的迢迢路途。流贬中的宋之问、沈佺期写下了一系列诗篇,与他们的宫廷诗相比,沈宋贬谪诗从题材内容到气势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抒情内质的强化和浑成完整的情感表现,给浮华繁缛的宫廷诗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呈现出与盛唐诗风格接近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神龙元年是古代谪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贬谪,也是古代正向贬谪文人史上被贬人数最多的一次,尽管他们遭贬的具体情形不同,面对贬谪命运的心态也不完全相同,但人格上的卑弱和依附、被贬之后缺乏深刻的反省意识却是这一时代正向贬谪文人人格和心态上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20年来,尚永亮教授倾力于中唐文学的研究,尤其对中唐元和诗人群体情有独钟,早在1993年即出版了《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一书,从社会文化、创作心理等层面对元和诗人的心态动机、审美趣味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剖析。后来又陆续出版了《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唐五代逐臣与贬  相似文献   

7.
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生命沉沦初考尚永亮作为中唐元和时代的五大诗人,韩愈、柳宋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数遭贬谪厄运,其生命无不在沉沦中经磨历劫。从踏上贬途到初至贬所再到长久谪居,可谓其生命沉沦的三大阶段。为篇幅所限,这里仅就其第一阶段,亦即在严诏催迫和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唐代诗人心态研究成果丰硕,有从历史宏观角度研究唐代诗人心态对唐诗的影响,也有从贬谪、科举、隐逸、宗教等层面,探讨政治文化因素对唐代诗人心态的影响,还有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创作心态进行深入剖析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9.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十年。他在朗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表现了诗人贬谪后的种种心态。其中主要有三种坚贞,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愤懑,对造谣中伤,打击革新人士的权贵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与不屈;豁达,在逆境中不消沉,开朗乐观。  相似文献   

10.
羊士谔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其诗歌创作多与其为官生涯有关,表现出伤时、伤己、思亲、怀友、咏物等的相异内容,折射了贬谪过程中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充满了感伤的基调。诗人在《全唐诗》中虽占有一席之地,却并未受到重视,对其诗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诗人生活及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