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南京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人居环境建设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自然基 础,并指出南京距离优良人居环境的差距。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居环境是城市的首要属性,追求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共存、注重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开发、强调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并重是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笔者分析了南京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现实条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笔者认为,南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独特的滨江景观风貌、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等优势条件,多项城市建设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要求.但是南京在目前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必须妥善处理好改善城市景观环境与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样板工程与实现均好性、建设与管理等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趋势越加明显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需要了解目前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研究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理论的研究,对中国大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探讨,力图找到适合中国大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应将科学发展观与人居环境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择了城市尺度作为研究层次,对南京市区人居环境的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网络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吐鲁番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具有特殊性、典型性,是当地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场所.其“空间”模式已跨越了单纯的建筑功能划分,呈现出当地民族人居文化的演进,是区域性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类因子的综合体现.本文以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田野调研为依据,从多角度分析思考区域性人居建筑环境体系,溯源吐鲁番传统聚落人居空间模式的成因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南京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2004年南京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270.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4.1%;南京市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30余万人,促进了城乡居民就业;新型居住区的建成,旧小区的出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和改善了人居环境;近年来南京年人均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61-65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复合系统,"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的人居环境系统揭示了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通过"原因、效应、响应"的不断循环而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通过阐释人居环境PSR概念系统,构建PSR框架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11个地市为例,对其2009—2013年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偏低是影响江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最大障碍因子,其次是工业"三废"的排放;改善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8.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陕南秦岭地区是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境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居环境恶劣,当前需要大力推动城乡统筹进程,推动秦岭欠发达山区的城镇化进程,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文章分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条件下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从多维度探讨了基于生态敏感特征下的陕南秦岭地区城乡产业统筹的作用机制与适宜模式,从而为西部山地生态敏感性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与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也存在着较大问题。南京需要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的路径转换 ,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当寻求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强化科技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实施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牢固确立新的发展观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营造一流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为了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应在遵循指标易获取性、灵活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从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包括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和物质规划四个方面设置22个指标综合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的整体建设状态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裴育 《南京社会科学》2004,(Z2):353-360
政府转型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职能的界定,对南京市创业环境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进而就如何优化南京创业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数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交叠派生出的充沛政策势能为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围绕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运行机制、价值意蕴、偏差审视、优化路径等四重逻辑维度展开立体解析。在深描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刻画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多维功能,并从“理念迟滞:传统治理思维的滞后性约束”“结构失衡: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性缺失”“技术鸿沟: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的数字基础孱弱”“制度异化: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力度式微”等四个方面深度审视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文化驱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的理念升级;结构重塑,激活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技术适配,推动数字赋能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度契合;制度优化,重塑农村人居环境数字治理的多重保障等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效能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道教聚落生态思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教在致力于天国世界构建的同时,也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洞天福地的营造和理想人居环境--生态聚落的选择和建设.前者以神仙思想为基础,将洞天福地大置于名山大山之中.这里树木葱茏、环境幽雅,既是神仙居住之所,也是道士修道成仙之地.后者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倡和选择临水背山、阳光充足、交通方便、供排水通畅的理想人居环境.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聚落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中所包含的一些不健康、迷信、落后、愚昧内容应加以摈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与开发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南京技术创新中的研究与开发的活动主体以及它们的现状,然后选择了与南京经济规模大体相当的6个城市与南京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进行横向对比,指出了南京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就当前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化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新的世纪,南京如何发挥沿江、近海、沿线的区位优势,选择正确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南京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南京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重点对如何加快南京城市化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识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五大主体,分析各主体的边界,从多元共治行动逻辑出发,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型,并以福建省晋江市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实践为例进行分析。从理顺合作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合作主体的相互信任、创新合作主体的治理方式等角度探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抚顺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理论界》2007,(7):106-107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抚顺农村的特点及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改善抚顺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村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学科基础,以“结构—情境—行动”为分析框架,基于乡村空间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交互性等特质,系统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空间再造的整体变迁和实现机制。从四维圈层的空间结构来看,农村人居环境的四类空间再造并非呈现线性发展逻辑,而是彼此交织、互构共生。当然,在不同的空间情境中,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又遵循相应的行动逻辑,从而共同形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效能。因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是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建成一流人居生态环境 ,是贵州小康建设的重大目标。贵州具有建设全国一流人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条件 :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能源充足、灾害较少。贵州在建设一流人居生态环境过程中 ,要树立人与环境共存共融的生态思想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发展三者的关系 ,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指导经济发展。要以建设一流人居环境为目标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资源开发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搞好建设一流人居生态环境的试点 ,制定推进一流人居环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既要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又须加快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方面的创业.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发展城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有一定优势,从而具备了创业的优良环境.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后南京创业的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回顾了南京从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二次创业为开端,90年代民营企业逐渐涌现、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创业发展历程,并且从南京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增长和企业重组等方面,展示了南京创业者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