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莉 《决策与信息》2011,(5):206-206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 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是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帮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 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 ,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已经浮出水面。90年代初中期 ,有的调查已经涉及到“浙江村”里的幼儿园 ,有些南方报刊也有关于深圳郊区的“铁皮房”识字班的报道。但是 ,那时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重视 ,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中 ,突出而具有标志性的现象是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毫无疑问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著名的流动儿童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个社会问题的象征。国内多家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 ,若干海外媒体如《…  相似文献   

3.
吹风     
《领导文萃》2012,(21):133-134
温家宝: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缩小校际师资、设施差距,更加有效地保障所有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真正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就学,接受优质教育,还涉及更多的政策措施,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已经超过800万。庞大的流动儿童数量对于其在城市受教育问题造成了很大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因此,要想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对公办学校的投资以及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要鼓励多方办学拓宽教育渠道,使农民工子女多途径就学。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构建包含高、低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量化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提升教育程度和提高职业技能两类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可以拆分为3个渠道:不同类型群体的数量比例、工资差距大小的变化及劳动者的地区间配置。在这3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提高低受教育群体教育水平的政策能够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最终得到改善。提升低受教育群体职业技能的政策则主要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技能溢价缩小两类人群的工资差距,促使收入不平等状态持续改善。更换高、低教育程度划分标准、改变生产效率溢出效应系数相对大小、引入两类人群的劳动可替代性差异、引入资本等均不会影响结论。本文为收入分配和技能溢价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也为现实经济中政策成效的评估及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一个城市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择校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表明,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规范理由虽有市场失灵的考虑,但主要在于公平,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平等应该是义务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底线标准。作者以一个城市的公立与公办民助初中为例,调查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就读的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现行的经济择校已导致学生的家庭背景与他们就读的学校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作者建议采用强、弱学校联合办学、增加教育财政拨款和发放教育凭单等政策工具,构建一个公平且具有竞争效率的义务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8.
——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体育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承担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所撰写。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性分析,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需要构建体育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保障农民工子女顺利地接受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遇到了户籍制度的限制、教育的不完整、享受教育资源机会的不平等障碍,这都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违背  相似文献   

11.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确立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是各个地区采取较多的一种解决方式。但对于让每个孩子享有法律赋予的免费义务教育还有很大差距,近80%的农民工不得不缴纳各种费用,以确保子女的就读。定点学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业中解脱出来,纷纷到经济较发达地区打工挣钱,掀起了新的外出"淘金"热潮.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文化融合作为社会融合的维度之一,在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流动儿童的文化融合教育问题也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以文化排斥视角为依托对流动儿童融合教育的路径做相关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以改革促发展的转型时期。国家从农村到城市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制度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接着,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后来,又对城市的蔬菜、副食品和粮油供应、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等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给农民带来了“自由活动空间”和“自由流动资源”,从而引发了中国特有且令世界瞩目的民工潮。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异常活跃的现象。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即全国有近2000万的流动儿童。截止2005年底,我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达1.4亿人,据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的权威人士估计,到2010年将达1.6亿人。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正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数量上持续增加。二是“家庭化”趋势明显。三是不少流动人口正在变为“移民”。这些特征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引发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义务教育是制度性安排的公共产品(服务),在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领域,有为政府应正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采取高效并能保证公平的政策措施,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本文拟就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人数的不断增加,随迁子女队伍也不断壮大。由于当前各项条件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时存在不同的障碍和歧视,而这一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最终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残疾群体就业政策措施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多年形成的社会文化规范对残疾人的歧视,阻碍着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获得幸福生活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残疾群体就业政策和措施,并对完善国内残疾群体就业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不考察其教育;要看其教育,不能不从基础教育看起。因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很多地方已经从“有学上”进入到“上好学”的阶段。然而.由于各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今天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就是要让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享受相同或相近的公平的优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均衡”的内涵就是让每个学校每个学生平等分享教育资源。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面对我国这样一个现状,假如要强调教育质量的公平,就要强调区域内的公平。就要从区域内、校际间的公平做起。  相似文献   

18.
高跃光  范子英  冯晨 《管理世界》2023,(2):72-82+123+83-87
具有相对固定来源渠道的义务教育经费专项融资机制,对于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供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专项融资不仅需要考虑资金的筹集,还要重视资金的分配。本文利用我国各省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政策变革,根据开征时间的差异以及省与市县的分配比例,引入双重差分模型,以识别拓展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专款专用性质的地方教育附加的开征,为地方教育支出提供了确定的经费保障,显著地提高了地方的教育支出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也实质性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政策覆盖范围内的年龄群组的受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为义务教育寻求具有稳定财源的专项融资渠道,并且协调好这种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分配,对于义务教育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也证实了义务教育资金下沉到基层财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李科 《管理科学文摘》2010,(24):190-191
义务教育无论从公民权利而言还是从立法初衷而言,在原则上都是平等的。然而,地区差异、社会阶层差异、性别差异、教育模式弊端和学校原因等方面导致了教育机会不均等。那我们要从增加政府投入,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实行教育专项基金、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教育体系等方面积极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一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教育对收入不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教育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教育不平等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0年的数据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表明,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仅存在密切关系,且这种关系比较稳定;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尽管不能拒绝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倒U型关系,但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倒U型曲线顶点左侧,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这个结果与中国劳动力市场两重属性下工资压缩效应表现较弱有关。上述结论对收入分配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