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小议“pk”     
文章主要探讨新词“pk”的来源及其目前常见的几种意义,以用“pk”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以借为名”受贿的几起典型案例,进而分析了“以借为名”受贿行为特点,最后提出了规制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改革的浪潮将工业组织结构的改革推到了议事日程。经过几年的理论论证和改革实践,我国工业组织结构开始从过去单一的以“条条”或“块块”为主的模式向以“条块”结合型为主的模式转换。自理论界产生了重新认识“条块”关系的论述和以城市为中心管理工业企业的观点之后,人们对以城市为依托管理工业和以“条块”结合为主的组织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论述了陆九渊的“文道合一”观点,以及他“理会本心”、“以心会心”的作文与评论方法,进而通过陆九洲的几篇代表作举隅,肯定他的“文道合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二程共同建立了理学,推动了仁学的本体化。但是二程在“仁”的训释上差异明显,分别以“万物一体”训仁和以“公”释仁。其实二者的差别体现在“仁之本体”与“仁之用”、生命境界与道德实践、体认天理与大公无私几个方面。两种仁说上的差异,与二程兄弟的气质个性与思想境界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减肥     
“再过几天就要放月假了,可千万别感冒了,饭也得多吃一点。”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以大姐身份自居的高小红对大家说,“免得家人担心。”“对,一定要胖胖地回家。否则,老妈又要逼着吃那没完没了的补品了。”肖青装着呕吐的样子,惹得大伙儿一阵笑。“你老妈还不是为你好呀!”“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想她对我太好,那会增加我的压力。”肖青撇着嘴说,“她越是对我好,我就越觉得对不住她。”“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林蓝抹抹嘴,起身要走。“哎,林蓝。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吗?怎么只吃这点饭?”高小红关切地问。林蓝转过身,笑笑说:“没有。我在减肥…  相似文献   

7.
申力雯 《社区》2008,(26):14-14
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相关机构纷纷反击。几个月之后,吴冠中又打破了沉默。  相似文献   

8.
近日来,“烂尾新闻”一词在网络上不断升温,有网友将过去一年的“烂尾新闻”一一罗列,在微博上风传一时。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烂尾新闻”的出现跟新媒体又有什么关系,它又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文章试图以“烂尾新闻”为出发点,从以上几个角度对新媒体与新闻的关系进行解读,并试图提出几点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10.
: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几个方面 ,论述了儒家教育的“入世”思想 ,并且从与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儒家“入世”教育的哲学基础 ,由此探讨我国主要由儒家“入世”教育滋生出的几大学术弊病———对学术的淡漠、对科学技术的排斥和学术的不自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兼词“诸”为例,证明兼词在古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文中笔者讨论了“诸”的几种用法:相当于“之于”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在一些句子中,“诸”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能训释为“于”;有时,“诸”与“乎”连用,“诸”只有代词作用,失去了语气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宋中期,中国出现了一个与天地齐名的历史伟人——包拯。近千年来,他以“公正廉明”、“执法不阿”等优秀品质,一直是民众心目中最称神圣的“青天”。然而,在包拯的仕宦生涯中,更多的是从事以赋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活动。从经掌州县赋税,到数任路级赋税长官;从户部副使,到总领三司,包拯为北宋王朝“理财”几十年。当时,北宋政府已面临严重危机。税政不治,税吏贪婪,几成百弊之首。勇于以国家为己任的包拯,对  相似文献   

13.
作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构成了“文革”期间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历史地看 ,自杀一是因“活不下去”而以非常方式获得生存痛苦的解脱 ,一是以“不活下去”为最后手段来维护自身神圣的精神价值观念。“文革”期间作家的自杀 ,一方面是由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将他们置于“活不下去”的境遇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为恪守人格理想而对传统精神的自觉回归。他们的自杀无疑是对丧失理性的社会的一种强烈抗议 ,但较之屈原的沉江自殉 ,却又少了几分壮烈而多了几分悲哀。然而 ,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 ,这种选择却构成了中国作家良知未泯的确证。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 ,明确提出以德治国 ,赋予德治以新的内涵 ,并提出把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本文在深入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及“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上 ,就如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实施“以德治国”提出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师专社科部以无记名问卷回答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两课”的情况及学生对“两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态度及效果在全校近半数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列出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据此提出了几点看法,可作为指导“两课”工作和进行“两课”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曹德和博士几篇较有分量的论文为对象,概要评述了他在“如何看待修辞学是否属于言语语言学大讨论”、“如何界定修辞学的目标对象、研究范围、学科属性”、“如何认识修辞现象中的内容与形式”等课题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观点。对曹德和以索绪尔学术思想引领修辞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应当如何理解索绪尔设想的“言语语言学”阐述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2月7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朱寰教授和北京大学历史系马克尧教授应我校历史系邀请作学术报告。朱寰教授作了“俄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学术界有关古罗斯建国的几种不同见解,然后以丰富的史料着重讲述了古代罗斯国家起源于诺曼人的征服,对“罗斯”一词的由来也作  相似文献   

18.
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大体描绘了几种家庭婚恋模式,却以不谈“爱情”作为隐性的情感之线解构了文本中“爱情”的存在。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可以得出老舍是以“过日子”的民间理想来作为观照民间生活的美学原则,同时也显示出老舍“不谈”爱情的婚恋观的“保守性”,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1915—1923年)反对派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在我国媒体及影视文学作品中 ,频繁出现“……有没有V ?”、“……有V”等句式。这些句式都是汉语传统语法中不存在的。本文以大量详实的例句及资料探讨了这几种句式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指出这几种句式的出现是英语语法中完成体助动词“have”与闽粤方言语法中“有”的独特语法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时也体现了各种语言语法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笑话与幽默     
计算收成从前,一位老汉面见县官报告灾情。县官问:麦子收了几成?”老汉回答:三成。”“玉米收了几成?”“两成。”“棉花收了几成?”“两成。”县官大怒,说:“有七成的年景,你还说是灾年,想欺上吗?”老汉听完县官的指责,换了口气说:“我活了160岁,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