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决定了其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为此,通过分析和阐释"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规模不经济(包括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探讨了克服规模不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爱芹 《理论界》2007,(12):24-26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并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富裕起来,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30年的农村改革,使得我国“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中心,是重中之重。湖南省农村30年改革发展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就是: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线。论文从总量、结构、阶段性、差异性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回顾和分析了30年来湖南农民收入的演变和现状,得出转折点上湖南农民增收不容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难,粮食大省农民增产不增收,务工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度不大,农业基础薄弱,贫困面还很大。因此,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市民化;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财政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能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来对待。研究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对“三农”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和基本判断。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村不稳、农民贫困,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离开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不从根本制度上解决农民的身份歧视和社会地位的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就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三农”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我国从传统的“二元结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向新的“二元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将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理论依据,解决过剩的农业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张奎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拥有占世界四分之一多的人口,12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从中国国情出发,“三农”问题是中国最基本的问题。从当前来看,中国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理论界特别是经济理论界长期探寻的重大课题。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主张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主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主张推进农村城镇化的,也有主张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这些主张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主张往往缺乏对我国“三农”问题全面而深刻分析,或系经典理论的简单推导,因而未能也不可能深入触及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最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是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政府应做好立法、发展非农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问题,都在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原有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发展县域、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逐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并确定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把农民收入问题放在了“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并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侧重点放在了做“减法”上,亦即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中的“三农”问题已经日渐突出,不管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也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已于去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农业在内的对外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就全国的总体状况而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但同时,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收入偏低,农村消费市场是低水平的市场。据统计,我国农民的消费、包括乡村两级的消费,只占全社会的27.28%。也就是说,占70%的农村人口,只消费了不到30%的商品。如果长期维持这样一种局面,中国的内需将长期启而不动,“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要真正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给“三农”平等的待遇 ,具体对策是尊重农民、解放农民 ;重视农业、支持农业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端重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既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又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的难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出台了一整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政策、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理论和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之根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 是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大问题,也是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老问题,其根本症结,就是农村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增加收入。因此,解决“三农” 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积极实施小城镇战略,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是关键,而“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农民素质。因此,实现农村小康,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本文从枣强县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攻坚性问题,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进程。“农村贫困严重、农民地位低下、农业潜藏危机”是“三农”问题的基本特征。“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农业政策制定中违背了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农村传统小农经济的现实;只有正视中国农村小农经济的现实,遵循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歧视农民、掠夺农业、侵占农村”的现象,中国短期和长期农村政策必须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中心来进行,才能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与劳动力农民所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对十五届三中全会这一主题,坚持马克思劳动的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确认劳动力的农民所有制;强化法制,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充分实现劳动力的农民所有制,才能促进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与良性循环。一、三农问题的焦点是确认、充分实现农民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业是农民从事的,农民的积极性与素质提高了,积累增加了,农业才能发展。尽管农村中农民的比重在减少,但农民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 ,又是一个农村和农业经济十分薄弱的国家 ,在这样一个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课题。为此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我国的“三农”问题农民是我国国民的主体 ,农业是中华民族经济的支撑 ,农村则是中国版图的最大区域。中国是“三农”地位十分突出的国家 ,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中国共产党从它一诞生 ,对这一问题就有较清醒的认识。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 ,对于“三农”问题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规定 ,…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出路】李昌平在《东方》(2002年第8期)发表文章《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提出了破解“三农”难题的四个需要:第一,需要大思路:进一步给农民“松绑”。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和农民进城;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第二,需要大前提: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给农民同等的赋税权利;给农民同等的国民财富的占用权;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给农…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通过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 ,实现柳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等措施 ,开创农民增收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形成原因很复杂 ,如不尽快解决 ,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 ,坚持按科学发展观办事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