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课题组按照立意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0年对全国26所大学5070名大学生和2010年对全国53所大学7829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同结构的封闭式的大学生性文化同期群调查。文章对十年来大学生对贞洁的观念、对恋人过去性行为的观念和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的观念等影响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十年来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观念、对恋人提出性交要求的观念、对有性行为之后是否一定要嫁(娶)他(她)等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对比分析了大学生对同性恋性行为等同性恋问题的相关观点。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性行为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和处理"贞洁"、同性恋者的性行为和在多元性行为观中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以及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我国在校大学生在性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性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性关系混乱、校外同居、未婚先孕、不安全人流等。甚至还有极少数大学生走上性犯罪的歧途。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不仅已经成为关系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的现状,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抽取了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主的部分高校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知识比较缺乏,对性生理知识、性病、艾滋病知识、避孕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大学生的性观念呈多元化倾向;大学生仍很看重"贞操",但他们对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又持宽容态度,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大学生获得性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学,通过书刊、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和与同龄朋友的交流,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方面仍处于薄弱环节。调查结果说明:学校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性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39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依次为现实爱、热情爱、奉献爱;男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逐渐趋于一致,对个人的内在品质都很看重,而不太看重家庭背景、身高等外部因素;"90"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但无论是对男性婚前性行为还是女性婚前...  相似文献   

5.
普遍缺乏生殖健康知识,不正当渠道获得性知识,婚前性行为盛行及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应改变观念,根据大学生需求设置课程,借助各种形式及学校、社会力量等加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试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恋爱领域也不例外.网络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易引发大学生爱情价值取向的紊乱,易导致大学生恋爱道德意识的淡化,易引发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蔓延,易导致大学生情感心理危机.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自报刊、大医院、互联网的数据表明,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西方性自由观念、学校性教育缺失、社会的宽容程度、传媒的负面影响、生活条件都可能是诱发的原因。应澄清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无风险后果的似是而非,强调并关注婚后易发生外遇、生理易出现创伤、心理易出现伤痛、相关社会问题易出现的风险后果,在道德建设、性健康教育、社会风气治理、传媒社会责任、青少年学习生活条件改善诸方面,多管齐下,积极控制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20多年前,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谈性色变”,恋爱要悄悄地谈;如今,性话题成了大学生问公开的谈资,不少学校没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也应运而生。更有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人工流产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恋爱不良心理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的宏观氛围下,大学生恋爱群体中婚前性行为时有发生,违反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这给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针对女大学生恋爱不良心理,应采取:加强女生心理辅导,引导情感健康发展;加强性健康和恋爱道德教育,提高女生责任意识和自我修养;加强交往教育,提高女生人际交往能力;加强校园引导,增强管理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年对婚前性行为的社会态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我国近 10年有关青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数据 ,发现我国青年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趋势。这种趋势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开放的性态度昭示了青年性教育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6,(1)
据介绍,我国处于20~29岁的妇女约有1亿,其中27.3%的妇女做过人流,而导致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是性与生殖健康、避孕知识缺乏,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失败。在未婚人流者中有8%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其中有23%不懂得避孕。令人担忧的是,众多的流产人群时人流的危害性却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权威专家认为,人工流产可能带来女性生殖系统的众多并发症,甚至有可能造成死亡。另外,人流对实施手术者的心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据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3岁。调查同时显示,有超过十分之一(16%)的人采用安全套避孕,16%的男性采用安全套为主要避孕措施,女性的这一比例为19%。在16-20岁和25-34岁年龄段中的人,使用安全套避孕的比例均为16%。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道德规范已渐渐失去了制约力,性关系逐渐撕开了遮遮掩掩的面纱,婚前性行为的增多和低年龄化趋势,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恋爱中男女一旦发生性行为,往往将女性推到被动的位置。享受无罪!我们倡导快乐生活,提倡人文关怀,但绝不鼓励婚前性行为。不过,如果必须直面现实,就个体的(而不是社会的)婚前性行为而言,采取安全有效奥德避孕措施,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尤其对于女性。也许,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如何远离恋爱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要远离排斥传统和理性的恋爱误区,必须对爱情的涵义与互爱、专一、无私、持久等基本特征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树立事业至上、并争取事业爱情双赢等正确的恋爱观,学会正确处理与恋爱相关的多种重要关系:如恋爱与学业的位置、恋爱与友谊的关系,“第三者”的道德问题、婚前性行为的道德问题,失恋的道德问题,才能最终获得幸福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性文化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科学的,但也有种种矛盾的认识和看法:当代大学生对性的态度较开放,性心理尚未成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比较低,深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更是身心健康的教育、完美人格的教育.大学生性教育系统的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随着性生理方面的逐渐发育成熟,会产生强烈的性欲望和本能的性冲动,同时他们的性心理也得到发展,有了强烈的性意识.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若干高校的931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充分利用分析软件和数学模型的功能,以量化指标来说明当代大学生"性"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大学生"性"的问题与困惑,提出了多元化的性教育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性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中的女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但女大学生性道德的缺乏和性行为的随意性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解女大学生性道德、性行为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实施性道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性行为,保证女大学生在品德、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健康成长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各种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女研究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她们的婚恋观正在发生着温和而又深刻的嬗变。相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她们的恋爱目的更加明确和务实;在择偶标准上,具有长远眼光和理性色彩;对待与恋人间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在婚恋观上所反映折射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基本正确的。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应重点强化六个方面的教育:强化男女平等以及女性人格独立意识的教育,强化摒弃陈腐观念、大胆寻求真爱的爱情观教育,强化去功利化、去物质化的道德观教育,强化慎重对待婚前性行为、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的性知识教育,强化心理素质教育,强化家庭美德、婚姻法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内在因素,尤其是性格与气质、品德、感情、共同语言以及健康状况等,而不太看重家庭背景、职业、学历等外在因素。(2)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婚外性行为持否定态度,重视恋爱与婚姻中的忠贞,认为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有必要征求家人意见;但同时也对婚前性行为、离婚和独身等持宽容态度。(3)不同性别和专业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单分析了大学校园内女大学生的同居现象,讨论了女大学生婚前同居的主客观原因及这一问题的后果,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并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日益增多,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社会多元的价值观日益形成,对于婚前同居的规范环境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上都宽松了许多,人们都倾向于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行事,婚前同居早已不是新闻,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未婚同居问题有社会、高等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对大学生加强健康性教育,树立正确恋爱观和婚姻观;对待已发生的大学生同居问题宜“疏”不宜“堵”;尽早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行政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