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知识经济最早提出于80年代初。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认为,到目前为止社会发展经历的农业经济,是第一次浪潮;工业经济,这是第二次浪潮;现在是处于第三次浪潮的前夕。第三次浪潮有各种各样的名称,有的叫信息化浪潮,有的又称后工业化经济浪潮。实际上指的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美国,80年代初期,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到1982年奈斯比特写了《大趋势》一书,他认为工业经济之后是信息经济。1986年福莱斯特写了《高技术社会》一书,又把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称为高技术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欧美和日本的一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预测学家,对新技术革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1978年,法国前内政部长米歇尔写了《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一书,认为人类经过工业社会,现将跨入科技社会。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发表了《第三次浪潮》一书,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的冲击,现正进入第三次浪潮时期。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特发表了他的新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和国民生活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和发展趋势,指出美国于五十年代中期已进入了信息社会。同年,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  相似文献   

3.
一场引人注目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国外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文明浪潮”,或所谓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专著也相继问世,可谓时髦一时。尽管我们对其中一些政治观点不能同意,但他们对变革事态的综合描述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却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炒作     
金田 《市民》2006,(9):10-10
未来学家托夫勒闻名,是因他曾首次宣示了资讯时代的来临,并将其命名为“第三浪潮”。《财富的革命》很可能将会掀起新的财富浪潮,这本书耗费了他12年的时间,甫一出版就迅速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个新的浪潮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社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影响。对此,托夫勒称作“第三次浪潮”,图拉克呼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丹尼尔·贝亦则说是“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些未来学家们的学说和预测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一个以信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卷地而起却是事实。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样,这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整个意识形态,又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呢?这个信息革命的新浪潮,将以不可遏止之势波及当今社会的所有领域。无疑,高校学报也当然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6.
序言 今天,我们将产业技术史和社会经济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恐怕不能忽视托夫勒的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这三次浪潮的历史顺序的。因为它不仅很有名,而且已为学者们普遍接受。 笔者的论述也从托夫勒的产业技术史观开始。但是,笔者的产业技术史观同托夫勒的三次  相似文献   

7.
预测漫谈     
一、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对科技革命的社会后果进行了考察,出现了象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这些影响很大的著作,引起人们对未来的关心。八十年代又出现了象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等畅销书,又掀起了一个对未来思考的高潮。到了九十年代,对21世纪的预测,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冯凭在《学术月刊》1988年11月号上发表文章,用长波理论分析新技术革命,并对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说提出异议,对“反工业化”思潮作出独特的评价。长波理论,是康德拉提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提出的经济长期循环理论。第五次长波的主导性技术进步因素是信息、硅、太阳能和空间。冯文认为,当前的新技术革命应该是第五次长波,而不是第三次浪潮。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程度较低的国家,和世界经济的衔接交融不十分紧密。但  相似文献   

9.
1994年6月7日俄国《独立报》发表米罗诺夫采访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的文章。该文国内有的报刊曾摘译发表,但涉及托夫勒理论的核心部分未予翻译,且译文与原文有较大出入,故本刊仍作详细摘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欧阳志远博士1992年在他的学位论文中提出“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这一命题,并对国外学者提的“信息社会”之说持否定态出度。他认为,人类正面临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1.
二、论战之果:可持续发展战略1.1980年,是未来学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一方面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灿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使乐观主义又一次崛起;另一方面,法国学者施赖贝尔也推出了“巴黎小组”的力作(世界面临挑战),很乐观地预言信息社会必将取代工业社会,人类将跃人新的境界。不过,西方此种类型的著述对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新的社会形态某种特点的描述,虽有深刻之处,但往往流于夸张和媚俗,往往陷于对新奇性的欣赏之中而缺少深刻的理性推断。这一年,美国政府在夏天发表(公元Zop年世界情况报告)。有人认为这份报…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年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是一部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未来学著作。作者自称曾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书中关于西方未来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的观点,一方面反映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形势,因而是值得我们认真注意和研究的;但同时也应看到,资产阶级学者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急和动荡,因此对书中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原理、替资本主义作辩护的观点,我们也必须予以鉴别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未来学专家托夫勒最近撰文说:后近代社会“第三次浪潮”的特点是高度的计算机化,在这一时期,战争的形态将不同于以前任何时期。人们从美军和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的经验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未来战争将不再靠数量取胜。 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实际上进行了两种形式的战争:一种是传统的战争,其特点是使用“第二次浪潮”时期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一种是近未来战争,其特点是使用“第三次浪潮”时期的有限打击武器。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战争,这两种战争形式  相似文献   

14.
自从托夫勒(A.Toffler)最初以《未来的震荡》一书使世人感到震惊以来,已过去了27年多。在他的合作者和妻子海迪(Heidi)帮助下,他写了13本有关未来的书。托夫勒称信息时代的来临是人类文明“第三次浪潮”的开始。随着计算机变得无处不在,托夫勒认为,变革的步伐比他所预言的更迅速。虽然他认为很难适应变革,但变革的更大影响是对现存体制本身的影响。他认为,因特网只会促进权力分散化,并破坏传统的官僚体系。在托夫勒看来,我们已看到的变革是丝毫不能与仍有待发生的变革相提并论的。最近,齐夫—戴维斯电视公司《现场》节目编辑惠特莫尔(S.Whitmore)采访了托夫勒。  相似文献   

15.
人类理论思维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动。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描绘了当代理论思维的危机和转向: “第二次浪潮文明特别着重提高我们把问题分成各部分的能力,而对把各个部分重新综合的能力,却很少予以鼓励。多数人从受教育时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未来的设想(包括对我们自己在内)是这样的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第186页。)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源泉,指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变革,归根到底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出版以后,在西方国家引起轰动,它的影响,不是因为它具有象“一千零一夜”那样寓言式的效果,而是它确实地一生动地描绘了一系列未曾被人们深深感触到的、或正在感触过程中的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历史。然而描绘仅仅是描绘,正如托夫勒自己所言:“《第三次浪潮》不是一本客观预测的书,它并不自命为科学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当人们阅读诸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或纳斯比特《大趋势》等未来学著作时,对书中所描绘的“信息社会”还是一个模糊的甚或是遥远的印象。进入90年代以后,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芯片技术、光导传输技术和个人电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入全球信息时代的进程。人类跨入信息社会的大门已经打开,一个激动人心的划时代意义上的突破已经临近。西方七国信息部长级会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 引 言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新著《新战争论》中阐述第三次浪潮产生巨大冲击时指出,世界第三次浪潮经济体系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点就是“知识将成为核心资源”。知识作为一种弹性生产要素,将最终成为生产过程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替代品。这种无形资产在整体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在未来的世纪中,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将决定整个  相似文献   

19.
距今200年前,人类从持续了近800年的“家业时代”跨入“工业时代”。在100年前,电话、电影等新兴产业出现,地区经济各自完成了向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变。而现在,财富的源泉不再是土地、金钱或石油,而是“知识”。莱斯特·瑟罗教授在他的近作《财富的金字塔》中,把这一戏剧性变化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而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大概合称之为“第三次浪潮”。总之,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它甚至很可能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是名副其实的大变革。家电:家里家外实现网络化到2020年,数字播放技术已普及10年,…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末,美国冲突法理论及实务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第三次冲突法重述的大讨论,它似乎预示着一场新的冲突法革命的开始。虽然第二次冲突法重述受到了美国司法界的欢迎,但随着冲突法的发展,理论界逐渐认识到第二次冲突法重述在结构和具体制度上都存在缺陷。如何理解最密切联系原则与属地规则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思考。第三次重述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在冲突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实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