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时期:"中产"阶级子弟向下流动 中国最近的60年风云激荡,社会结构巨变,不同阶层在结构中的位置也是起起落落。谁在中间,这在西方稳定结构中不言自明的问题在中国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有些历史时期,不要说中产的含义、应该包括哪些群体,就是用中产这个词都有些可笑。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公共权力、资产控制权和技术资本为基础的中国城市阶层地位划分的理论模式,进而建构了一个由社会上层、中产上层、中产下层、技术工人及小职员、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5阶层构成的阶层结构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阶层地位是制度化的、由资源占有关系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居于这些位置上的人们是这一阶层的成员,他们享有相应的生活机遇,甚至在主观上认同这一社会身份。对中产阶层的界定应置于社会整体阶层结构中进行;中产阶层地位是位于基本阶层地位之间的阶层地位。据作者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2003年中国全国综合调查"(CGSS2003)资料所作的分析显示,中国城市的社会上层占大约0.6%,中产上层占7.6%,中产下层占22.8%,技术工人及小职员占25.7%,非技术工人及个体劳动者占43.4%;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是较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统计结果还显示,这一阶层框架对收入、家庭住房面积、阶层地位认同、幸福感等生活机遇和主观社会态度变量的方差的消减,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结果表明,作者所提出的阶层分析框架对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阶层结构而言,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之后,立即引起广大民众的热烈反响和学术界的讨论,其中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中等收入阶层,二是中等收入阶层与中产阶层是什么关系。对这两个问题,学术界分别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回答。对第一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经济统计的概念,也就是说,中等收入阶层就是收入处于中间的那部分人。  相似文献   

4.
张翼 《社会学研究》2016,(4):74-97,243,244
本文利用2013年CSS数据对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倾向进行分析,发现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但受收入约束,农民阶层和工人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将消费进一步区别为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之后,显示的趋势是: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的生存性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新中产阶层与之相反,其生存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发展性边际消费倾向却很高。由此可见,在顶层设计居民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需要在生存性消费上瞄准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老中产阶层,在发展性消费上瞄准新中产阶层和业主阶层。  相似文献   

5.
与强调用民主价值观、政治效能感解释中国基民人大选举中人们投票行为的思路不同,作者将阶层政治论的基本逻辑用于解释投票行为。该理论的理性选择解释把阶层利益作为核心阐明变量,而阶层政治的社会心理解释则强调阶层认同的不可或缺性。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及检验模型间系数差异的自助法对CGSS2006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基于这两种解释的研究假设。公职新中产、市场新中产、小业主与自雇者均比工人更有可能参加投票;而这又由其收入更高、更认同中产阶层来阐明;收入越高越认同中产阶层;收入越高、越认同中产阶层就越有可能参加投票。归纳这些研究发现,并进一步整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心理解释,作者认为阶层利益不但是联系阶层地位与投票行为的机制,还通过阶层认同阐明阶层地位与投票行为间的因果关联;阶层政治论是分析当前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有效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贫富差距拉大备受关注的同时,"中产阶级"成为新近的流行词汇,部分学者认为:中间阶层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因为,中间阶层是介于高层和底层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大大缓解;中间阶层代表温和、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发展的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当这个群体在人数上成为社会的多数时,其生活、消费方式就保证了社会有庞大、可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稳定、持续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是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社会分工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我国 2 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使原来僵硬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 ,人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迅速变化。在这一剧烈的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 ,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坚力量的中间阶层的悄然崛起 ,正日渐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中间阶层作为我国新兴的阶层 ,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相对独特的社会要求 ,因而是影响社会结构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构成和社会特性中间阶层介于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 ,其划分的标准主要…  相似文献   

8.
约旦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结构与现代结构在社会内部同时存在且相互交织。传统部落与大家族势力通过攫取国家的政治权力,实现了权力在上层内部相对稳定的传递。部落成员依靠家族与部落势力,依据亲缘与血缘关系,获取了现代中间阶层的地位,且实现代际地位传承。由于约旦存在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这一特殊群体,巴勒斯坦人在融入约旦社会的过程中面临地位落差的问题,这导致约旦的双重社会结构更趋复杂。约旦现代化与海湾国家石油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结构中各阶层间的流动开辟了渠道。然而,约旦国内外政治与经济环境导致中产阶层仍面临向上流动的困难与向下流动的危险,其中阶层向下流动的压力易引发社会震荡。  相似文献   

9.
现代工业社会催生“新中间阶层”在西方社会理论中,“新中间阶层”是和“旧中间阶层”相对立的概念。“旧中间阶层”通常指产生于前工业革命初期的诸如小农、店主、独立经营者等小资产者和自雇者,他们依赖自己借以谋生的财产所有权独立经营。对于“新中间阶层”的界定,在不同学派的理论中有不同的解释。不过,研究者们对“新中间阶层”的特征在一些方面仍取得了共识:1.职业构成以脑力劳动职业者为主;2.具有较高学历,接受过专业化训练;3.以工资、薪金谋生的被雇佣者;4.程度不同地拥有对劳动过程的直接控制权,对社会公共事务一定的发言权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产阶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人群。主流的观点认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成熟的中产阶层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或称纺锤型)社会也成为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结构形态。但是,中产阶层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是否已形成了稳定的中产群体?其实并无统一的看法。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1.
将中等收入者培育成中产阶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产阶层是一个相对于中等收入者更为稳定的群体,被称为社会的“缓冲层”和“稳定器”。因此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结构,建立和谐社会而言,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中等收入者向中产阶层迈进,将其进一步培育成中产阶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盛睿 《阿拉伯世界》2014,(3):108-120
土耳其是第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伊斯兰国家。中产阶层形成至今约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其成员组成由最早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官僚阶级和军人、到现代土耳其时期的小商人、知识分子等。大多数中产阶层自身建构为欧洲身份认同,喜欢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在98%都是穆斯林的土耳其,这部分中产阶层坚持推行世俗化发展道路,支持国家加入欧盟和深化与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中产阶层不仅是民主化的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1世纪以来,土耳其经济稳定的增长使中产阶层占有比例不断扩大,以至于土耳其成为西方大品牌竞相投资扩张的热土。在当代土耳其,中产阶层与现代化已经融为一体,他们教育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文化特征,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中产阶层是决定土耳其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郝文华 《现代妇女》2014,(11):435-435
明代前中期,国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程朱理学",但是此学说逐渐变得僵化,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新阶层对文化思想也有了新要求。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得到了发展,其后的"泰州学派"提出了人性解放的观点,标志着明代启蒙思潮的出现。稍晚时期的法国,在经历过中世纪神学压抑人性,崇尚宗教的思想统治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也要求"人性解放""以人为本",法国启蒙思想也应运而生。这是巧合吗?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试分析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异同,以及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审美时尚是中国“后革命时代”可供利用的有力武器。中国的“新富阶层”与“中产阶层”以其财富优势轻易将之掌握,并充分利用审美时尚作为“礼器”和“意识形态”的功用为本阶层争取社会地位的正当性和话语权,但同时携带消费主义本质的审美时尚也使他们在物欲与快感的追逐中面临着主体性不断丧失的困顿与迷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高速增长期,也是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的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产业与职业结构变迁的不断冲击下,原来简单、固化的社会结构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松动。其后果之一,就是在先后展开与不断深入的社会分化中产生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新社会阶层——中产阶层。这一社会新阶层的出现自然有着更为丰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意义,但它同时也与我们关注的话题——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层多年来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议题。政府部门或学界很多人把是否能构建大量的中产阶层,形成"橄榄型"社会,作为社会成熟、稳定的标志。然而,谁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界定的依据是什么、我国是否已形成中产阶层?对此,一直是有歧见的。判断中产阶层的依据只能是收入近年来,判断分析我国中产阶层及其收入状况主要有两个理论。一是"职业分层论"。有人根据职业将国人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  相似文献   

17.
陈鹏 《城市观察》2013,(6):163-169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社区"经历中西不同语言的转化和社会变迁的形塑,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内涵和面向。社会、社团、村庄、单位、政府、财产是理解社区概念内涵的六个重要参照基点。作为一种制度结构体,"社区"是处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一个中间组织层级,是促进社会有机联系和良性运行的重要一环。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后,社区从"国家权力末梢"转变为"合法化私有财产",这为社区回归成为一种真正的基层自治组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我国中产阶层人群规模不断扩大,"80后"将逐步成为新中产阶层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具有向上流动机会受阻的整体特征,特殊的社会环境也使该群体内部出现了向上流动处境多元分割及发展策略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跨越1000美元以后,我国能否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一条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必须合理,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够及时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中间阶层”,把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纳入中国社会的主体,使之获得相应的社会归属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可以看作是80年代的延续,而另外一些则意味着重要的转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社会转型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社会转型结构都已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而伴随这些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一个类似于西方工业化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新中间阶层”应运而生,并业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中出现,并不断成熟扩大的“中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